山东医药2010年第50卷第三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 脑病的效果观察 王欢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天津300450) 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 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予脑细胞赋能剂,脑细胞代谢促进剂,抗感染,抗震颤麻痹药物,维持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结果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效果确切。 文献标志码:B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关键词:高压氧;~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中图分类号:11742 文章编号:1002-266X(2010)31-0054-02 一氧化碳急性中毒能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 完全消失,可从事原工作。显效为临床症状大部分 消失,智力正常,可从事一般性工作;好转为症状、体 征减轻,但智力较常人差,或遗留失语、听力下降以 血管系统功能损害为主的多脏器损害,部分患者表 现为急性期意识障碍恢复后出现以神经精神系统损 害为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J。2006 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采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 碳中毒迟发性脑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 下。 及智力障碍等;无效为症状体征无变化,甚至病情恶 化。痊愈+显效+好转为有效。 1.3统计学方法意义。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 数资料比较采用 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9O 2 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例,其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23~76(50.7± 5.6)岁;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J:救治后意识障碍 恢复,经3—9 d清醒期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 观察组痊愈9例,显效l7例,有效16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分别为7、14、13、11 例和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3讨论 一神经精神症状,并有下列表现之一:精神意识障碍; 锥体外系神经症状;锥体系神经损害;大脑皮质局灶 性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炎。本组伴有精神障碍72 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的确切机制迄今 尚未阐明,一般认为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因缺氧、 能量减少、酸中毒、离子失衡等原因导致脑组织血管 例,伴锥体外系功能障碍56例,伴局部神经系统症 状18例。本组46例行颅脑CT或MRI检查,37例 有脑白质低密度改变等“中毒性脑病”表现,合并有 小灶梗死者8例,脑萎缩1例。将9O例患者随机分 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 性。 内皮细胞遭受损害,内膜变粗糙,引起血小板聚集, 形成微小栓子和缺血、出血,导致解剖上血液供应较 少且血管组织不健全的皮质下白质及以苍白球为中 心的基底节区域产生广泛脱髓鞘病变,继之出现软 化和坏死,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神经精神症状。一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应用脑细胞赋 能剂,脑细胞代谢促进剂,抗感染,抗震颤麻痹药物,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部分患者辅以理疗。观 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0.25 mPa (2.5ATA),间断面罩吸纯氧80 min,中间舱内休息 20 min,升、降压各20 min,舱内总时间为120 min,1 化碳中毒后缺血缺氧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脱落,启 动血小板黏附聚集,使其活性增高,血细胞黏附因子 表达增强,导致脑微小动脉血栓形成,并引起白细胞 浸润,造成组织损伤。另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还引 起一些酶及细胞内某些细胞器的变化,造成迟发性 神经元凋亡 。 次/d,1O次为1个疗程,共3~4个疗程,每疗程之 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键是纠 正缺氧,吸人高压氧气后肺泡内氧分压增多,血氧分 间休息3—4 d。疗效评定标准 J:痊愈为临床症状 54 f 东医药2010年第5O卷第31期 压随之增高,可加速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使 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i [1]关里,赵金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 展[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6):521-522. [2]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65. [3]张瑞霞.高压氧治疗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J].临 床急诊杂志,2008,9(4):238-239. [4]张海琴,魏艳胜.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 床疗效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2006,7(4):178.179. [5]王巍,赵成海,卢晓梅,等.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小鼠脑组 织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34(5):409. 410. 血中一氧化碳浓度下降,大大增加了血液与肺泡一 氧化碳的压差,进一步促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和一 氧化碳排除。王巍等 研究发现高压氧可以抑制 IL一1B和TNF一 的表达,同时促进IL4的表达,可通 过对这些致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整体调控,同时减 轻一氧化碳中毒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另外在高压氧 下随着氧分压提高,大脑组织亦随之得到充分的氧 供而纠正了缺氧状态,促进脑组织内侧支循环的建 立和毛细血管新生,加强受损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 修复;加速神经纤维髓鞘的生成;高压氧下机体体液 免疫功能减退,可减轻自身免疫反应 J。本研究观 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高压氧治疗一 (收稿日期:2010-03.17) 强制性运动疗法用于脑卒中偏瘫 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朱振丽 ,陈莉丽 ,张3解放军总医院) 庆 。王滁清 ,王跃丽 ,毕胜 ,王文清h (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2承德医学院; 摘要: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影响。方法 将49例 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康复治疗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照组采用 患侧下肢PT训练为主的神经发育技术(NDT),两组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量两组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 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静态平衡功能,“起立一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定移动平衡能力。结果治疗 组MWS、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UGT评分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偏瘫患者的下肢步行速度,改善动、静态平衡功能。 关键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脑卒中;步行速度;动静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志码i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0)31-0055-02 CIMT能明显提高脑卒中 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是一种新的康复治疗 中部位:基底节区29例,脑干5例;其他区15例。 技术,以往主要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的康复。有研 究表明,脑卒中6个月后步行能力变化不大¨ ;脑 卒中1 a以上经过治疗步行质量有显著提高 .3 J。 2007年3月一2009年8月,我们将CIMT用于26例 人选标准:①第一诊断为脑卒中(脑梗死或脑出 血),经CT或MRI确诊证实为首次发病,病灶位于 侧大脑半球;②年龄18—8O岁;③偏瘫患者下肢 Brunnstrom分级≥Ⅲ级,下肢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 一脑卒中偏瘫患者,观察了其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 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脑卒中偏瘫患者49例,男32例, 女17例;年龄(58.9±11.7)岁。其中脑梗死36例, 脑出血13例;左侧偏瘫28例,右侧偏瘫21例;脑卒 通讯作者 ≥Ⅲ级,在1人扶持下能够站立并且至少可辅助步 行10 m,速度<36 m/min。排除标准:①脑血管疾病 遗留功能障碍;②下肢骨关节疾患;③严重的认知功 能障碍、视觉障碍、沟通障碍等。④严重的高血压、 心脏病等不能完成训练任务。将49例患者随机分 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 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行下肢大强度CIMT :①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