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新理念教学设计:整本书探究性阅读《堂吉诃德》

语文新理念教学设计:整本书探究性阅读《堂吉诃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语文新理念教学设计:整本书探究性阅读《堂吉诃德》

一、教案设计指导思想

本教案根据2017年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指导思想设计,按照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创设学习情境、拟定学习任务,把学习内容安排在各个学习活动中。设计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充分考虑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目标和意图。 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堂吉诃德》,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2、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时安排:

1、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课外通读《堂吉诃德》。 2、课内安排9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情景引入、提出阅读要求和学习任务:1学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完成阅读方面的任务:3学时; 语言学习活动:讨论、展示成果等:2学时; 交流与表达:2学时。 四、第一学时,布置任务 (一)情景引入

这里的情景引入,不是“情境引入”,跟以前课堂教学一样,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世界名著《堂吉诃德》来一个引人入胜的介绍,或许就会产生一

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讲一个中国式的堂吉诃德的故事,或许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可以在情景引入这个环节下一点功夫,展示自己的学识、智慧、口才,以提高情景引入的有效性。 (二)提出如下学习任务

1、学生在课堂学习《堂吉诃德》前在一周内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通读一遍的任务。 2、给你喜欢的词语、句子划上横线,适当作批注。

3、摘录小说中5---10句议论性句子(包括作者借形象之口所做的议论),或分析其深刻含义,或分析这些句子对理解人物性格、小说主题等有何作用。 4、概括你认为最精彩的一段情节并说明理由。 5、分别简述堂吉诃德三次外出时的故事情节。

6、阅读《堂吉诃德》的前言,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关于堂吉诃德更多信息。对照小说内容思考问题:堂吉诃德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7、通过网络学习,分别说说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什么?有人认为,读懂《堂吉诃德》的关键是弄明白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根据你的阅读《堂吉诃德》的经验,你是否赞成这一说法?请阐明理由。

8、读了《堂吉诃德》,小说主人公最容易让你联想到哪一中国武侠小说形象?简要说说他们在思想、地位、行侠的动机、武艺、爱情与友谊等方面的异同。 (三)提出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

1、在提出学习任务之后的一周内完成通读《堂吉诃德》的任务。

2、一周后开始在课堂上研读《堂吉诃德》。在开始研读前,检查学习任务1---5的完成情况。

3、集中时间完成第2----9项的学习任务,必须在这个时段完成学习任务6-----9。

五、2----9学时,课堂学习活动 (一)学习活动一:欣赏旁批旁注 1、活动要求:

(1)在学习小组内交换书籍,看看谁的旁注最得意趣。

(2)每个学习小组选出最有意趣的旁注,提交全班同学学习、欣赏。 (3)学习欣赏各小组推出的精彩旁批旁注。 (4)体会写旁批的好处。 2、安排学习活动的意图: (1)检查阅读情况, (2)积累语言材料, (3)积累阅读经验。 3、教学提示:

(1)教师要防止活动走过场,在小组活动时,要巡视、加入小组与学生一起欣赏旁批。

(2)在全班欣赏精彩旁批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穿插介绍写旁批的要点。 (二)学习活动二:理解小说中议论性句子 1、活动要求:

(1)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摘录的议论性句子含意的理解,分析其作用。 (2)小组合作探究。选取一个句子,全组讨论,形成一致观点,写一段赏析句子的话,推荐一名成员代表小组在班级活动中环节发言。

(3)班级活动。各小组代表发言,介绍本小组合作探究议论性句子含义的成果。 (4)总结探究句子含人的经验。

2、安排学习活动的意图

(1)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句子含义和议论性句子在小说中的运用。 (2)总结探究句子意蕴的方法。 3、教学提示

(1)在全班交流探究过程中,教师根据探究句子含义的情况,从探究句子方法的角度给以提示。

(2)把各小组探究句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用多媒体展出来供下一个环节使用。 (3)在总结探究句子含义经验时,老师应做必要指导以推动活动的有序进行。 (三)学习活动三:精读情节 1、活动要求:

(1)在课堂上分小组活动,口述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情节。 (2)在口述情节前,说明认为这段情节精彩的理由。 (3)不能照着作业本朗读。口述情节,要声情并茂。 (4)每小组推荐二篇简析精彩情节的短文参加全班评比。 (5)全班同学投票评比简析精彩情节短文。 2、安排这项学习活动的意图: (1)通过小组活动,进一步熟悉情节。

(2)要求学生从鉴赏情节安排的艺术角度说明理由,这有利于提升审美能力。 (3)通过投票评比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教学提示

(1)老师协调好各小组活动进程,以为全班投票活动做准备。 (2)把学生的短文及观点和主要论据展示出来。

(3)在投票前,老师可以把鉴赏情节要注意的问题介绍给学生。 (四)学习活动四:初步感知形象和主旨 1、活动要求

(1)学生在班级自由发言。根据小说前言的提示谈谈自己对堂吉诃德形象的理解。

(2)老师根据学生对主人公不同理解,归纳主要观点。设计讨论话题”堂吉诃德的可悲与可敬“,让学生展开讨论。 (3)总结学习活动的收获。 2、安排这项学习活动的意图:

(1)引导学生在阅读整本书之前阅读书籍的前言、序言、后记等,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2)引导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在利用互联网学习时,不能没有自己的思考。 3、教学提示

(1)老师不仅是讨论的发起者,还可以参与其中讨论。 (2)讨论不强求得到一致结论,只需学生积极参与、思考。 (五)学习活动四 1、活动要求

(1)在课前,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做主体演讲,演讲的主题:中国侠士------与堂吉诃德。

(2)班干部组成评审团现场打分进行评比。 2、安排这项学习活动的意图: (1)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2)拓宽审美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3)比较、探究人物精神面貌。 3、教学提示

(1)老师提出评分要求:总分10分。演讲状态 1分,语言表达3分,内容6分。

(2)演讲前,老师要对演讲的语言表达和内容要求做必要说明。 六、阅读和写作

有人认为堂吉诃德是勇敢的,你赞成这种说法吗?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字数不少于800字。七、老师检查作业 1、分别简述堂吉诃德三次外出时的故事情节。

2、通过网络学习,分别说说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什么?有人认为,读懂《堂吉诃德》的关键是弄明白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根据你的阅读《堂吉诃德》的经验,你是否赞成这一说法?请阐明理由。 3、针对大作文完成情况,课堂点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