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的酿造工艺和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
酒花 酵母
A糖化制备麦汁→B麦芽汁煮沸→C澄清→D啤酒发酵→E后发酵→F灌装→成品
A: 制备麦汁前要先制麦,制麦过程大体分为清选分级、浸麦、发芽、干燥、除根等;麦芽汁的制备包括原材料粉碎、糖化、麦汁过滤、麦汁煮沸和添加酒花、麦汁冷却等几个过程;糖化时,麦芽在糖化锅下料糖化,辅料在糊化锅下料,单独进行糊化和液化后,再并醪到糖化锅中同麦芽一起糖化;投料比一般控制在1:5左右;糖化时的温度一般要对几个阶段进行控制;糖化方法主要有煮出糖化法和浸出糖化法两种;再进行过滤,得到澄清的麦汁;
B: 麦汁过滤结束,应升温将麦汁煮沸,淡色啤酒的麦汁煮沸时间一半控制在90min左右,浓色啤酒可适当延长一些;煮沸强度控制在每小时6%~8%以上,PH控制在~范围内较为适宜;加入酒花,添加量依据酒花的质量、消费者的喜好、啤酒的品种、浓度等不同而异;
C:麦汁经煮沸并达到要求浓度后,要及时分离酒花,除去热凝固物;同时应在较短时间内把它冷却到要求的温度,并设法除去析出的冷凝固物;麦汁冷却后,应给麦汁通入无菌空气,以供给酵母繁殖所需要的氧气;
D:先要进行啤酒酵母的扩大培养,即斜面试管原菌种→富氏瓶培养或试管培养→巴氏瓶培养或三角瓶培养→卡氏灌培养→汉森灌培养→酵母繁殖灌培养→发酵罐;传统的发酵分为下面发酵和上面发酵两大类型;现代的发酵方法有大罐发酵、连续化啤酒发酵和固定化酵母啤酒发酵;发酵主要是利用啤酒酵母将麦芽汁中的麦芽糖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风味物质,经过一定的发酵周期后,成
为成熟的发酵液,也称“嫩啤酒”;
E:将主发酵后并除去多量沉淀酵母的发酵液送到后发酵罐内,这个过程叫下酒;下酒前应用CO2充满贮酒罐,以去除罐内氧气;下酒后的液面上方应留10~15cm空隙,作为CO2气的压力贮存;
F:啤酒发酵结束,需要进行过滤和灌装;啤酒灌装包括容器洗涤、灌装两个过程熟啤酒灭菌采用巴氏灭菌;基本过程分预热、灭菌和冷却;生啤酒要经过严格的过滤除菌微孔过滤和无菌包装;
2.操作要点
1糖化制备麦汁:麦芽粉碎,按1:4加水,在55℃保持40min进行蛋白质分解,升温至63℃,保温至糖化完成;63℃糖化时,每5min取清液用%碘液检测一次,至碘液反应无色;升温至78℃保持10min,过滤得到澄清麦汁,补水调整麦汁浓度至~11°P;麦汁PH值约为;
2添加酒花:麦汁煮沸前要预先加足量的水,补充蒸发的损失;总煮沸时间为90min;在麦汁煮沸过程中添加酒花,酒花添加量为麦汁总量的%,分3次添加;麦汁煮沸后加入酒花总量的10%;麦汁煮沸40min后加入酒花总量的50%;麦汁煮沸结束前10min加入酒花总量的40%;煮沸完成后冷却沉淀去除酒花;
3活化干酵母:取2g蔗糖放入100ml水中,加热沸腾后冷却至25℃;称取麦汁总量%w/v的活性干酵母放入以上糖水中,25℃保温30min以上;
4发酵:将麦汁倒入发酵桶中,调整麦汁的温度使其与室温相同室温<20℃;测定麦汁的浓度和PH值;将活化好的酵母倒入发酵桶中,搅拌均匀;盖好桶盖,即进入主发酵阶段;发酵桶为带有气锁的耐压容器,气锁可保持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气进入;
5后发酵:当发酵液的浓度降到°P以下时,主发酵阶段完成;转入后发酵阶段;监测发酵过程;自进入发酵阶段起,每24h取样测定外观、浓度和PH值;
6灌装:将前发酵结束的酒液装入干净的瓶子中,装液量为瓶子体积的85%~90%,每瓶再加入浓度为30%的糖水1%;在室温下放置后转入1℃的冷藏柜中,发酵7d以上即可成为成品啤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