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刚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被人赏识能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动力和自身价值。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去拼搏,去取得成就,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许和重视。如果你的辛勤努力长期得不到鼓励和赞扬,那么,你就将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作为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赏识中快乐成长。
一、理解与尊重是前提
蒙台梭利曾这样说:“儿童有着他自己的人格,它自身具有创造精神的美和尊严,这种美和尊严是永远不能磨灭的,所以他的纯洁而非常敏感的心灵需要我们最审慎的爱护。”可以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永远记住自己的工作是因有学生存在而存在的。魏书生曾说过:“教师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教师的昨天,学生犯错误时的心情,教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的更具体一些。”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然后再推心置腹地去做工作,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的。
记得有一次,班级的卫生委员检查学生个人卫生,发现有一位女同学的手指甲很长,同学们都在责怪她不讲卫生。我见此情景,马上找其了解情况,得知她父母经常不在家,自己不会剪指甲。了解了情况后,我并没有斥责她,而是拿出指甲刀为她剪指甲,从她感激的眼神中我能体会到理解与尊重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与尊重他们,才能达到赏识教育的目的。
二、真诚与宽容是支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的许许多多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宽容不是教育的最后环节,在宽容学生所犯错误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错误,鼓励学生勇敢承认错误,善于改正错误,坚决避免重复犯错。如果教师都能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每一名学生,就会有利于我们的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成长!
闲暇时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成功的公司董事长在谈到他青年时代时深情地说:“没有我的老师的赏识,可能我就是一个贼。”这位先生中学时曾经有过不好的行为:偷东西、打架、顶撞老师……他评论自己“是个不知羞耻,臭不
要脸的家伙”“班主任看不起我,拿我没办法,只能放弃我。然而,改变我人生的却是我高二时接任的班主任黎老师”。黎老师刚刚接任他的班主任,他就偷了体育老师的钱买烟抽。黎老师找到他,教育他,启发他认识和改正错误。“黎老师把我当人看,我第一次不再顶撞老师。”最让他难忘的是,黎老师眼里含着泪水问他:“你说,我应该相信你吗?”这种真诚打动了他,他后悔了,难过得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就往自己左手背上切下去……黎老师的真诚与宽容感动了他,他开始痛改前非,进而走上成功之路。
三、激励与赞美是关键
激励与赞美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学生和教师人格尊严上的平等。面对学生,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又扮演着家长、朋友等多种角色。教师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不能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而要以一种广阔的胸襟给予谅解,并为他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美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主动的态度去探索新知。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师要随时注意赞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
我班有一位很有个性的男生,他父母离异,由父亲抚养。而父亲在外面打工,小小年纪的他住在别人家里,每周只能和父亲见一次面,缺少父母的关爱。开学初,我发现他头脑灵活,但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小动作多,下课经常管不住自己,做出一些较冲动的事,课余时间总是给同学们捣乱,时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同学们对他的评价是“心理有问题”。但是我发现他很有才能,画画很好,每次学习之余我便鼓励他画画,支持他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他对绘画的兴趣更浓了。基于他好动的特点,这学期我选他当纪律委员,可很多同学不满意,我怕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单独找其谈心,了解他的想法。他诚恳地表示愿意改正缺点,严格要求自己。我通过班会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并让他在同学们面前表态,赢得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最终他当上了纪律委员。他在担任纪律委员期间,对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稳步上升,而且在各方面都能竭尽全力地严格要求自己,可有时还是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针对他的表现,我抓住教育的机会,单独找其谈心,教育他要做一个合格的班干部,先管好自己,才有权去管其他同学,才能在同学心目中树立威信。经过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说服教育,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跨跃,学习也更积极了。
孩子的进步使我感悟到:对待问题学生,多一点真挚的关爱,多一点情感的交流,多一点激励与赞美,就能让他大步向前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留意发现他们的优点,适时去表扬他们,让学生在激励与赞美中走向成功。
赏识的教育理念是班级管理的一把金钥匙。赏识能让学生插上自信的翅膀,让学生去追求、去拼搏、去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让学生在赏识中快乐地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