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342/j.cnki.11-1157/s.1990.10.051为的垦七一一宝已老政工张叔廉陈日午人老了,各有所好,各得其乐。养鸟喂鱼种花,临书写作绘画;玩扑克搓麻将、下象棋……。大千世界,老年生活也是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而他却与众有别。离休后,他眼睛盯的,肚里装的,头脑想的是政工研究。自他从热线退到`冷线”后,便成了`冷线”上的热心人。他就是新级石河子八一棉纺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张叔廉。年过花甲的张叔廉从事政工04载,历经坎坎坷坷,饱尝酸甜苦辣。他无忌无怨,埋I头实干,就在这无声无息地实干中,他得到充实,积蓄了一笔“财富”。当他从企业的宣传科长退居到“冷线”后,满腹经纶如同日积月累的“珠宝箱”一下子打开了,熠熠生辉、绚丽多彩。他凭着强烈的感受和欲望,一头扎进政工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他象军垦犁前一头牛,在灯光夜烛下,孜孜不倦地耕耘着绿色的方格。有播种就有收获。、近年中,、他用心血汗水和智慧撰写了50余篇2万字的政工论文。其中21篇获国家、、0多省部以上优秀论文奖,2篇发表在自治区以上报刊上。1987一一1989连续三年获新摄生产建设兵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8年他把这些作品荟萃成《求实求新求活》论文集,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030余册,1990年应各地读者要求再版5000余册,销售一空。其实,壮志未酬的老张热衷于政工研究的动力不是别的,而是他始终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他胸膛里充满了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厚眷恋。为了把实践上升为理论,他系统地、、、学习了马列经典著作教育学、心理学、法学史学美学等傍邻学科知识。理论的引力常常使他入迷,废寝忘食。他常常从书中回到现实,从现实走到书中,苦思冥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从纷繁的理论和复杂的现实结合点上走出来了,笔下的论文一篇篇地问世了。去年夏天,他到一纺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在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培养职工主人翁思想的途径》的论文,归纳总结了八条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了阐述。这篇论文在《中国工运》第七期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他又从理论上加以论述,改写成《试论树立职工主人翁思想的途径》。中纺部在厦门召开研论会,张叔廉这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为了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老张别出新裁地在企业中开展“研究成果公开招标应用”活动。他先后拿出自己6篇论文,分别同2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签订了应用合同书,在实施应用过程中都取得了较好效果,给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局面。老张欣然命笔总结了应用成果三条明显成效:一使研究成果“活”起来;二使政工干部`热”起来;.`三使研究工作实”起来。此后,他又以《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应用的新路子》为题,写了一篇经验体会发表在198了年第1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址,并加了编者按语。解放军某部一位读者还为此文写了一篇读后感《一条值得推广的经验》,发表在刊198年第3期上。湖南、山东等省一些读者纷纷来信索要,、、他的论文新疆一些高等院校工厂机关等纷纷邀请他去传经送宝和讲学。老张的研究成果应用方法,在全疆独树一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反响。1987年8月在乌鲁木齐召开的三北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联席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专程考察了八一棉纺厂研究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赵荫华说:“八棉对研究成果的应用,采取签合同的方法值得推广。”由于成绩突出,张叔廉同志获得1989年度《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近几年,他还先后被推选为兵团、自治区研究会理事,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华东研究所特约调研员,自治区总工会特约研究员等。张叔廉成了新闻人物,不少报刊作了报道。新疆广播电台的一名记者,在采访张叔廉时说:“您这位老工,默默无闻,含辛茹苦数十年,就象埋藏在泥土里的一块金子,而今才闪出一线亮光。”深沉寡言的老张淡然一笑:`不敢当,我不是金子,我只是一粒还,未姗尽的火星是上级在给我加柴’,是同志们在给我吹风’,使得我这团火不断地燃烧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