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这个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西方词语,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表述形式,首次被写的十七大报告中。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不断深化,企业如何通过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激烈的竞争中激流勇进,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营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的现实课题。一个企业,如果只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就会给企业造成深重的创伤。企业有知识有技术,却缺少共同崇尚的价值准则,没有共同奉行的行为规范,知识和技术就无法有效地利用,甚至会反过来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企业人才流失、技术泄密,反映出企业文化的缺陷。没有共同的追求愿景,没有凝聚人心的事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和员工的联系就会简单化为雇佣关系,谁都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员工就会从心理上行为上与企业对抗。所以,建立优秀前面的企业文化软实力,是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那么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现象,就是企业内部共同的价值观,是组织内部共同认可的行为的基础。到今天,平朔已走过建设亿吨级大矿区的关键时刻,开始进入行业的低迷阶段。那么如何提升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帮助我们度过困难时期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下面笔者将尝试从企业文化的内容、元素等多个层次全面探讨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提升。
第一、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各类物质设施和企业产品等等构成的物质文化。如厂区环境、生产生活建筑,生产技术装备,产品规格、质量、标识等等。这些物质性的东西既表现着企业现实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生产经营状态,展示着企业的形象,也表现了企业员工对工作、对生活的情怀态度,表现了企业人的精神层次和追求。
平朔非煤产业公司通过建设新的工业园区实现企业的整体规划与发展就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最好范例。非煤产业公司在巩固原有经营项目的同时开发新的生产项目,引进配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在拓展新的产品、开发新项目的基础上严把质量关。着重开发新的市场,全面服务矿山发展,提高企业知名度,挖掘本地市场。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工作正是从提高物质文化的基层入手,全面建筑企业的文化基础。
虽然这些物质性的表象作为企业文化的现象,从表面看是较为容易实现的,但同时这些物质性的文化建设都是建立在深层次的企业精神文化的层面才能更好的实现。这些企业环境、企业形象等企业文化的载体正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等企业灵魂的主要表象。所以我们就是要在弘扬企业价值观的同时,重视载体的选择与构建,更好的从基础传达企业文化。
第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生活学习等活动中产生的行为文化,包括了企业在组织协调、工作状态、接人待物、文娱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文化现象。
企业的文化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员工的个人行为,建立优秀的企
业文化就是要打造优秀的员工队伍。全面提升文化的软实力就是要着重于文化的启发,着重挖掘开发员工内心美好优秀的元素,并使它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从而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在通过各种新式的培训、学习,组织各项活动竞赛等行为培训和认知建构的方式挖掘培养员工的工作生活情趣。同时在不同企业间进行观摩、学习,通过环境熏陶、比较建立员工以厂为荣、以矿为荣的文化主导理念,把传统的经济主导、制度主导的方式改变为文化主导的方式。使尊章守纪、团结合作得到员工普遍认同和饯行,使员工从内心真正形成以厂为家的思想理念。只有在此基础上造就互相关爱、诚信爱厂的员工队伍才能真正形成纪律严明、人际关系融洽的企业形象。也只有驱除唯利是图的员工心理,才能真正摆脱队伍涣散、纪律松弛的企业面貌。
从此看来,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反映。所以我们真正要将员工及员工队伍从思想、从精神层面上全面提升就必须有效得使员工认知我们的企业灵魂。在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等多个深层次上使员工与企业达到共识,使其成为主流行为方式,才是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
第三、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各方面规章制度构成的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是企业所制定的,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企业制度是人与物、人与人、理念与行为、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中介与结合,是企业经营管理意志和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一
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制度是一种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刚性约束,是底线规范,告戒员工什么是不能做的,越线将会受到惩罚。
制度在企业文化特别是员工行为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处于良性的稳定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第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逐渐形成和趋于定型的精神成果。
企业的精神文化就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包括了企业决策者的经营管理哲学、企业使命、思维方式、核心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作风、企业美学和管理宗旨等等,这是企业文化的灵魂部分。它的本质深藏于现象中,需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其中包括了企业环境、企业形象、员工行为、企业组织模式定位、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模范人物故事、企业标识和产品标识、企业内部宣传口号和对外广告用语等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表现着企业文化的本质。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体能、智能、技能,首先就要使员工与企业产生文化认同,依靠建立优良的文化体系来引导人力资源开发。一旦员工对企业的目标、愿景、战略、精神、价值观都认同,其职业生涯和企业的发展使命就会自觉结合起来,其个人的价值取向就会和企业价值观的引导统一起来,个人的体能、智能、技能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奉献企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
象,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升华,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总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从多层次表现我们的核心企业价值、企业灵魂。而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稳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宣传、交往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得到社会文化的认同,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非煤电器修理厂 李志忠
2008-1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