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语文试卷

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语文试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九年级上册一、二、六单元语文模拟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圣火传dì梦想,爱心铸就国魂!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们无法_______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________它的宽度和高度来_______它的容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A.增加 扩大 控制

B.扩大 控制 增加

C.控制 增加 扩大

3.修改下面的病句。(3分)

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越过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 改正: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依次是( )和( )(只填序号)(4分)

__________。所谓“形散”,一般指行文的结构灵活多样,手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是指文章的主题集中。了解散文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欣赏散文。阅读散文,________。这样,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得到艺术享受。

A.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B.散文是一种最适合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文学形式

C.要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再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

D.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再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5.古诗文默写。(6分)

(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 (2)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4)何当共剪西窗烛, 。 (5) ,病树前头万木春。 (6)感时花溅泪, 。 (7)江山如此多娇, 。 (8) ,五十弦翻塞外声。

(9)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汶川大地震使许多人经历了家破人亡、生离死别的痛苦。请你借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有关句子,来安抚劝慰那些灾民,调节他们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灾情十万火急,党中央一声令下,英雄的子弟兵“ ”,迅速集结,赶赴灾区。(用《出师表》中的句子回答)

6.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7.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0分)

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 )(3分)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则材料?为什么?(4分)

[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乙]22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70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课题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综合性学习报告。由于天热,有位同伴提议一起到江边去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看了看学习报告的题目《呵护生命从现在做起》,灵机一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与探究(共43分)

(一)读光未然《黄河颂》的结尾部分,完成6~7题。(3分)

啊!黄河!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你一泻万丈, 发扬滋长!

浩浩荡荡,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向南北两岸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8. 下面的几种感情基调,不符合此节诗朗读要求的一项是( )(1分) ...A.雄浑豪迈

B. 澎湃激昂

C. 悲壮高亢

D. 含蓄委婉

9. 结尾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在朗读语调上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 甲 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0.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2.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13.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三)阅读下则短文,回答问题。

特 质 ◆ 尤今

①第一次光顾他的牛肉面,便领略了他可爱的幽默感。 ②我对他说:“老板,请你给我三碗牛肉面。”

③他伸手敲了敲摊子上那块木板,说:“你说得对,这块板,的确老。”

④这个牛肉面摊,坐落于锦茂区。经营它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妇。瘦削的丈夫煮面,丰满的妻子捧面,两人合作,融洽无比。最近,添了个小宝宝,也带到摊子上,夫妻两人忙碌地煮面捧面时,小宝宝便踢脚吮手,自求多福,一家三日乐陶陶。

⑤很欣赏那瘦子煮面的方式。不管有多少顾客在等,他绝不“粗制滥造”,总是一碗一碗“细雕慢琢”地煮。他先把面和豆芽搁进碗里,然后,把切成细片的牛肉( )在网状的构子上烫。初熟,便一片一片地( )在牛肉面上,( )上自制的浓酱,再( )一撮切碎的咸菜;( )上金黄的油葱和翠绿的青葱,五色纷陈,令人一看便食指大动。

⑥瘦子脾气极好,有时,食客盈座,他双手如轮,不停地转,做得汗流使背,可是,在这种叫人目眩的忙碌中,他依然脸带笑容、不温不火。看到小孩子,他还会忙里偷闲,以俏皮的话儿逗弄几句,惹得大人小孩全都乐不可支,胃口大开。更难得的是:他记性极好,谁的牛肉面不要放青葱、不要下豆芽,谁的要多一点咸菜、多一点油葱,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只要光顾过一两次,再去时,他便会朝你咧着嘴,笑嘻嘻地说:

⑦“你的,不要豆芽,对吗?”

⑧他是日常生活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可是,在他身上,我却看到了许多闪烁生光的特质,而其中最触动我的一项“特质”,是他十年如一日那种“敬业乐业”的精神。 14.作者用②、③段的对话来表现面摊老板很有幽默感,你能试着分析一下这句话为什么幽

默吗?(2分)

15.请将下边的动词恰当地填充到第⑤段的括号里。(2分)

放 摆 撒 淋 抓

16.第⑤段加引号的“粗制滥造”和“细雕慢琢”在文中的特殊含义是什么?(2分) 17.除了“敬业乐业”的精神之外,作者还从这个面摊老板的身上发现了“许多闪烁生辉的

特质”,请试举一例说说他身上还有什么“特质”。(2分)

(四)记叙文阅读(15分)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吴程程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18.概括。试简要概括本文第⑤~⑧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理解。虽然关门、叩门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从中能窥见一个人的人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从如下几种关门情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一种人?(4分)

(1)离开时将门轻轻一合,发出一声清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开时从不关门,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开时“砰”地一声关上,发出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体会。本文反映了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作者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揣摩。文中划线的句子写得很好,试品味其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要的笔墨是写“关门”,而第⑧段却写“叩门”,有离题之嫌,是多余的。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递(共2分). 2.C(3分)

3.在“突击速度快”后加上“的特点”。(3分) 4.AD(共4分。每空2分。)

5.(1)留取丹心照汗青(2)后天下之乐而乐(3)零落成泥碾作尘(4)安得广厦千万间(共8分。每题2分)

6.(1)B(3分)

(2)示例:我会选择[乙]材料,因为[乙]材料中乐刘会不因被困而慌乱,而是根据周围的情形进行判断,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自救,充分体现了她珍爱生命的智慧。(共4分。)

(3)示例1:不可以,江中游泳很危险,呵护生命应该从现在做起呀!示例2:不行吧,到江里游泳不安全,你可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呀!(3分。)

3.(1)各领风骚数百年 (2)窈窕淑女 (3)濯清涟而不妖 (4)过尽千帆皆不是(若加上“斜晖脉脉水悠悠”不扣分)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若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可) (6分。第⑴~⑷小题每空1分,见错则该空无分。第⑸小题2分,每句1分,见错则该句无分,扣完2分为止。) 5.( 12分) (1)却话巴山夜雨时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恨别鸟惊心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6)人则无法家拂士 (7)任重而道远 (8)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9)八百里分麾下炙 (10)长河落日圆 (11)金樽清酒斗十千 (12)奉命于危难之间 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6.( 2分) D 2分

答案:16.(1)选拔;(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17.(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8.D(2分)19.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15、“我”说的“老板”是指面馆的主人,而他说是年代久的“木板”,这样偷换概念,回答

错位而使人发笑,体现出幽默感。 16、依次为:放、摆、淋、抓、撒

17、粗制滥造:指面馆老板因客多而做面马虎,省工省时;“细雕慢琢”指面馆老板精心烹制

面条,敬业乐业。

18、示例:第六段中“有时,食客盈座,他双手如轮,不停地转,做得汗流使背,可是,在

这种叫人目眩的忙碌中,他依然脸带笑容、不温不火。看到小孩子,他还会忙里偷闲,以俏皮的话儿逗弄几句,惹得大人小孩全都乐不可支,胃口大开”的句子,写出其乐观幽默的“特质”

(四)(15分)

18.写“我”从关门声中来读人(或:着重写了几类关门、叩门人)(2分。意对即可。)

19.(1)细心,体贴(或:有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有礼貌)(1分) (2)粗心,不太体贴 (或:欠些细心、体贴)(1分) (3)粗鲁,不顾他人感受(2分。意对即可。)

20.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并且关门特别轻。②八九岁时的一天,“我”到父亲卧房取书,小手攥紧了门把手想轻轻关门不惊忧午睡的父亲,不料关门声还是异常响。③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 (3分。答对一件得1分,意对即可。)

21.答案示例: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短诗中的清脆的句点来作比),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那轻轻一合的清响着实令人回味。(3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若只品味词语,最多2分。)

22.开放性题。答案示例:不赞同。因为此段拓开一笔,由关门写到叩门,说明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关门这一细节上,还体现在叩门等许多生活细节上,更好地拓展了文章的主题。 赞同(有此同感)。因为文章标题及全文主要部分都是围绕“关门”这一内容来写,此段给人以节外生技之感;若无此段,全文意思也很连贯,整个行文更显得一脉相通。(3分。看法1分,理由2分。无论赞同与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