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谈怎样写赋文

谈谈怎样写赋文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谈谈怎样写赋文

山花烂漫

近几天,有四川,陕西,贵州,深圳,辽宁,江门的诗友希望我给他们讲讲如何写赋。对于写赋,我也是门外汉,还没入门,不敢班门弄斧。在此,我讲一讲研习体会。

说到写赋,还得感谢山西的一位诗友。2009年,山西诗友写了首文体赋,题目叫《塞北大风歌》,叫我帮忙改一下。我一看散文不是散文,诗歌不是诗歌,不知从何处改起,无从下笔。当晚我认真的研习起如何写赋来。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初步了解了赋的结构和大致规律,我就把《塞北大风歌》进行大散架,以典通今,用行歌体的方式,两联一对偶,把《塞北大风歌》改好了。从此,我就开始学习关注赋的写法与特点特色和赋的写作。2010年,武汉一位诗友写了篇《江城月色赋》叫我帮忙改一下,我改好后,诗友还叫我唱和一篇,我便和了一篇《江城月色赋》,这是我写的第一篇《赋》,随后又写了一篇《黄鹤楼赋》。

2015年,有幸拜读了襄阳诗词协会秘书长周小东老师的《九路寨赋》,作为我仰慕的联界和诗词歌赋高手,更进一步了解了周秘书长文字的霸气,文章大气,文韵的底气,意境的深远,视野的开阔,也彰显了周小东老师精湛的文学造诣和深遂的文化底蕴。《九路寨赋》“山水合一,天人合一”饱含了对大自然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不是将山水描绘得多么逼真,更在意是否将作者的意识融入山水精神之中,表现出山水的神韵,令人佩服,受益匪浅。

写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用典。写文章我是量力而行的,主要是根据自己文化底子薄,文学底蕴无,文字功夫差的诸多因素,只能将文言文白话化。把典也用白话来叙述,把典有形于无形之中。借典可以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古代诗人在一些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达到借古喻今的表达效果。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用典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长短句。骈赋、律赋基本句式是四言与六言(简称4,6),后来衍生出来如“三五七八九言句”等等,皆是4,6为基础。尚在5,7言诗句与骈句的节奏上求索。六朝时期有一种赋叫“诗体赋”,即大量使用了5,7言诗的节奏。六朝以后,在“4,6”句的基础上增加虚词而得5,7言。至此,骈律赋骈文所使用的对偶句,与诗的对偶句,在阅读节奏上,亦然泾渭分明,各成体系。

我在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乃至长句交叉使用上,是短句与短句对偶,长句与长句对偶,长短句与长短句对偶,尽量用白话和排比句,做到朗诵上口。

三是对偶。除要大量用典外,最主要的是对偶,不管是文赋,徘赋,骈赋,律赋,都得对偶。特别是律赋,律赋是要对仗, 必须每联都对仗。对仗是我的短板,必须恶补。09年至14年,我在多个QQ诗友群里与诗友临屏对对联,经过几年的磨炼,对于对联有初步的认知。在以后的写赋方面得益不少。但还是不够工整,工对较少,宽对比较多。

四是用韵。严格讲,赋的用韵是比较讲究的。一是要用平水韵,可以一韵到底,可以换韵,但不可以乱韵。我在用韵上,没有严格按要求用,虽然用的是《词林正韵》,但不是全部用平水,而是用的一个韵部,平仄交替使用。这样解决言语流畅,词意顺畅,朗朗上口的问题,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还要注意赋的分类。按照其产生的重要时期,大致分为五种、西汉人将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作品视为赋体。没有一定的限制性,这称做楚辞体的骚赋、汉赋篇幅较长。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汉赋喜堆砌词语,好用难字极尽铺陈排比,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也称古赋。六朝赋是东汉抒情短

赋的变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拼偶组成。讲究平仄,通篇押韵,又称俳赋。唐宋有了律赋,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文赋是中唐以后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

写赋,必须多练笔,多创作,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只有勤奋创作,才能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写赋既然是创作,就要写实传神,有感而发,应景而作,切忌哗众取宠和追风赶时髦。文章千古事,惟有寸心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