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一课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细菌》的细胞结构是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从植物界划分出来,构成了微生物中的一员,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细菌》和一些腐生菌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在自然界中起到物质循环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对细菌在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归纳与总结的过程,获得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各种能力得到了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细菌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学生懂得了讲究卫生的道理;细菌对人类的两面性,学生树立了能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从植物界里划分出来属于微生物的范畴,总结出了生物具有多样性;有些细菌有夹膜、产生芽孢抵抗不良的环境,说明生物是适应环境的。
4、教学重点:(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对细菌在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认识。(2)各种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
(一)、评讲上节作业 选择题
1.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
A.菌落 B.细菌形 C.细菌体积 D.细菌结构 2.霉菌在下列哪种环境中最容易出现?( )
A.潮湿的沙地上 B.潮湿的粮食 C.干燥的衣物 D.煮沸的牛肉汁 3.夏天,未洗净的衣服上会长毛,而洗净的则不会,原因是( )
A.未洗净的衣服上有一些有机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真菌会大量繁殖。 B.洗净的衣服上细菌和真菌都被洗掉了,所以不会长毛
C.未洗净的衣服上有一些有机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细菌会大量繁殖 D.洗净的衣服上的霉菌受到洗涤剂的抑制,处于休眠状态不能繁殖
“未洗净的衣服上会长毛”,首先要搞清楚这“毛”是什么东西?“毛”是霉菌属于真菌,所以答案应该选A.
(二)、抽背上一节重点内容: 1、菌落的概念 2、菌落的特征
3、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4、什么叫接种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三)、检查预习情况
看教材71页学生是否提出了问题。 (四)、教师板书,学生笔记 1、细菌的发现 2、细菌的形态 3、细菌的结构 4、细菌的生活 5、细菌的生殖 6、芽孢的概念
7、细菌的营养方式
(五)学习
1.细菌是如何被发现的?
2.思考:巴斯得的鹅颈瓶实验说明了什么?
3.读了“细菌的发现过程及巴斯德实验过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认识?
4.认识不同形态的细菌,并且描述出细菌有哪些不同的形态。
5.观察课本中的“细菌结构示意图”,并思考教材中出现的讨论题,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及细菌的营养方式。
6.比较它们结构异同。 细胞壁 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特有结构 细菌细胞 植物细胞 7.描述细菌的生殖。 【当堂训练】
1、下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三种细菌,其中的( )是球形,( )是杆形,( )是螺旋形。
2、与高等动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 3、在下列细菌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
A.醋酸细菌 B.乳酸细菌 C.甲烷细菌 D.痢疾细菌 4、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主要是牛奶中加入某种菌,这种菌应该是( ) A.乳酸细菌 B.醋酸杆菌 C.酵母菌 D.棒状杆菌
5、细菌的细胞内没有( ),所以不能进行( )作用,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 )型。
A.叶绿体、光合、异养 B.线粒体、光合、自养 C.叶绿体、光合、自养 D.线粒体、光合、异养 6、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营养生殖
7、在恶劣的环境下,由的细菌可以形成( )以抵抗不良的环境。 A.孢子 B.芽孢 C.荚膜 D.芽体
8、消毒工作要以能够有效地杀死( )作为标准。 A.细菌 B.芽孢 C.荚膜 D.细胞壁
9、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口罩和手套,这样做的好处是( )
A.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内 B.防止因手消毒不干净而留有细菌 C.防止大夫呼吸时将空气中的细菌芽孢带入病人体内 D.以上都是 10、下列不是细菌特征的是( ) A.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细胞内无叶绿体,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C.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D.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11、根据细菌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细菌都是 细胞个体。 (2)与植物细胞相同的结构有 [ ] 、[ ] 、[ ] 。
(3)可以帮助细菌运动的结构是
[ ] 。
(4)起到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 。
(5)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 形成的休眠体是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六、小结
1、同学们,分别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这节课还有什么问题? 七、课后作业 选择题
1.细菌的发现者是( )
A.荷兰人列文虎克 B.英国人罗伯特·虎克 C.法国人路易斯·巴斯德 D.沃森 2.与洋葱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成形的细胞核 ⑤叶绿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被称为“微生物之父”的是( )
A.荷兰人列文虎克 B.英国人罗伯特·虎克 C.巴斯德 D.沃森 4.芽孢是细菌的( )
A.分泌物 B.休眠体 C.后代 D.生殖细胞 5.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的曲颈瓶实验证明了( ) A.细菌在肮脏的自然环境中产生的
B.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肉汤腐败是由于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造成的 C.细菌会在酒或牛奶等食品中自然发生 D.细菌会在牛肉等食品中自然发生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一理念。学生完成了“三维”目标的学习,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各种能力,尤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所提升。例如:通过细菌既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又对人有害的一面,学生能够树立对待事物用一分为二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等等。我始终培养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能提炼出相关的生物学观点、总结出生物学规律。例如: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从植物界划分出来,属于微生物的范畴这一知识的学习,提炼出了生物具有多样性的观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