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分: 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类:

二、构景手法 1、抑景

“抑景”又有山抑、树抑、曲抑之分。 特点:讲究含蓄,“先藏后露”“欲扬先抑”。 实例:

园林入口处挡以假山——山抑; 大门处种树,挡住里面的景色——树抑;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抑。 2、夹景

当甲景点在远方,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挡,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用两侧的建筑物或是树木花卉屏

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方法叫夹景。 实列:

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3、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等,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做过度,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做中间,近处的过度景,景色就显得有层次感,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就叫添景。 实例:

杭州白堤观赏雷峰塔或保俶塔远景时,西湖美景往往因为近处盛开的桃花和倒挂的柳丝作为过渡景而更显生动。 4、对景

对景在园林中,从甲风景点可观赏乙风景点,从乙风景点可观赏甲风景点的构景方法。 实例:

杭州西湖北面的保俶塔,与南面重建的雷峰塔,就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5、框景

园林建筑中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框起 来,使人产生风景如画的感觉,便是框景。

实例:

清代画家李渔曾经设计一种湖舫,在密闭的船舱中,左右开两个扇面窗。坐在舱内,两岸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往来游人,连人带马尽入扇面之中,俨然天然图画。 6、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内的美景,叫作漏景。 实例:

杭州三潭印月有雕以梅、兰、竹、菊,分别喻义春、夏、秋、冬的一组漏窗,用的就是漏景。 7、借景

借景是将园外的景色和风光,巧妙地收进园内游人眼中,以丰富园内景色,使园内外景色融为一体,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以小见大。有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 实例:

北京颐和园东堤一带可遥望西边园外的玉泉山及其宝塔,是远借手法的范例;苏州沧浪亭不用围墙用假山,巧借了园外的流水,这就是近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 8、障景

任何园林中,总有一些不足之处,或者是必须遮挡之物。用山、石、花木加以掩盖和处理,也可以形

--

成一种美景,这叫障景。 实例:

上海豫园鱼乐榭有一上实下空的墙,遮挡了原来流水较近的短处,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效果,这是障景的神来之笔。

三、中国著名古典园林 (1)承德避暑山庄

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始建于康熙年间,建成于乾隆年间,占地564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宫殿区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苑景区包括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三部分,有七十二景之说。 (2)北京颐和园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其前身是“清漪园”,乾隆皇帝为庆祝母亲六十寿辰下旨建成。清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重建,取“颐养太和”之意,改名颐和园。颐和园造艺术高超,巧借天然山水,体现自然之趣,高度表现出中国皇家园林壮丽、恢宏的气势。全园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为主体的生活区;由昆明湖、万寿山组成的风景游览区。风景游览区是颐和园的核心,分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园中的长廊、石舫、佛香阁、大戏楼、十七孔桥等建筑,堪

称世界建筑文化中的珍品,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3)苏州拙政园

位于苏州市东北隅,明正德年间,由明代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之膳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拙政园占地5.2万平方米,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各具特色。 (4)苏州留园

位于苏州姑苏区,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光绪初年为盛旭人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园。留园以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著称。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池水明洁,峰峦环抱;东部以建筑取胜,重檐叠楼,曲院回廊,并有名石冠云峰及瑞云、岫云三座石峰;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则是田园风光。全园四区皆有曲廊相连,廊长700多米。 (5)苏州网师园

地处旧城东南隅,始建于南宋,旧为侍郎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得此园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为“渔父钓叟之园”,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陈从周先生誉其为“苏州园林小园极则,在全国园林中亦居上选,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6)扬州个园

位于扬州市老城区,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两淮盐商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的基础上所建的私家园林。个园小巧玲珑,以假山堆叠精巧著名,运用笋石、湖石、黄石、宣石表现春、夏、秋、冬

四季景色,号称“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随候异色,被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7)上海豫园

位于上海老街城隍庙的北面,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于嘉靖年间动工建造的,豫园之名乃取“豫(愉)悦老亲”之意。整个园林规模宏伟,景色佳丽,兼有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风格,被誉为“奇秀甲于东南”。五条龙墙将全园40余处亭、台、楼、阁分割为各具特色的六大景区,以有限的空间表现无穷宇宙的意境,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壶中天地”的境界。玉华堂前的太湖石玉玲珑”为“江南三大奇石”之冠。

(8)无锡寄畅园

坐落于无锡市西郊惠山东麓,是明嘉靖初年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号凤山)所建,名“凤谷山庄”。万历年间,取王羲之“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命名。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清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游历此处,一再题诗。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后来也称双鹤斋)均为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

(9)顺德清晖园

位于广东佛山顺德区,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后为乾隆年间进士龙应时购得,经龙家数代人经营方列晩清名园之列。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清晖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为适合南方炎热气候,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

的独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筑造型轻巧灵活,开敞通透。 (10)番禺余荫山房

又称余荫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吸收了苏杭庭院建筑的艺术风格,整座园林布局以灵巧精致的艺术特色著称。它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在面积并不大的山林里,浓缩了园林的主要设施和景致,使有限的空间注入了幽深广阔的无限佳境余荫山房是广东“四大园林”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