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采用地铁加固措施加强建筑物的风险管理

浅谈采用地铁加固措施加强建筑物的风险管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09年第8期 (总第1 19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Chinese hi—tech enteroris No.8.2009 (CumulativetyNO.119) 浅谈采用地铁加固措施加强建筑物的风险管理 杨 山 (中铁二局五公司,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对交通设施建设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地铁施工对近邻建筑物的影响已成为地铁 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可靠措施,并且根据建筑物的沉降及倾斜控制标准,对地铁施工 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严格控制地表沉降,才不会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地铁加固措施;建筑物风险控制;施工安全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136--0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市区修筑地下工程,尤其是在地 法或辅助工法的基础上,进行施工过程的沉降控制,保证沉降  面建筑密集、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中心地区,地铁施工引起的 在控制范围之内。地面沉陷将有可能危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对地铁 1.施工工法的优化。选择几种可行的施工工法(包括对现 施工进行安全管理。在施工前必须清楚地掌握工程沿线建筑 有的设计单位提出的施工工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确定最佳的 物的构造、型式、年代、使用状况等情况,对工前建筑物进行评 施工工法;在需要增加辅助措施时,还应确定最佳的辅助工法。 估,确定建筑物的已有的变形以及抵抗剩余变形的能力。其次 2.施工过程沉降控制。施工过程沉降控制的应用在于严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量测,并根据评价指标进行判断,对建 格控制每一施工步序的地表沉降值或水平位移值,从而最终 筑物进行评估。这样可以对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对建筑物影响的 到达控制地表的整个沉降值和水平位移值在控制标准内,其 步骤是:依据现场调查、工程经验,参考计算分析,在满足建筑 问题,做出比较合理的技术决策和现场应变措施。 物的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经济技术指标,确定施工 建筑物风险控制 过程中控制参数的总的控制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前面的施 (一)施工过程监测 工工法,确定每道工序的控制目标。依据以往经验,结合理论、 监控量测是地下工程信息化设计、施工必不可少的手段。 数值计算,给出每步控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如前一步施工 由于地铁施工,必然会对其周围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产生影 工序控制参数在控制标准范围内,则继续施工,如前一步工 响,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甚至倒塌。因此,应将建筑物的 序控制参数超过该步控制标准,则调整以后施工过程,保证提 监控量测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序纳入到建筑物的风险评估中。在 出每一道工序的沉降控制值;总的原则:在地铁施工过程中, 地铁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土建施工影响实施全过程进行监测、 应当保证各分步沉降值不超标,确保总沉降值不超标。 及时提供监测信息和预报,以便评估地铁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 二、建筑物的一般保护和加固措施 程度,预报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在监测过程中,对各监测项目 的监测值可采用预警值、报警值、极限值三个等级进行控制: (一)建筑物保护措施 施工前调查所有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着重查明 1.预警直恳 勃 研 I生破坏的前提下所能达到的最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数量、修建年代、材质、质量状 大差异沉降值,上述每一指标的预警值取为极限值的60%。 2.报警值是指当沉降过大或过决接近控制值时,采取必要措 况、工作状态、与地铁线路的位置关系等。当建筑物具有很大 一、的破坏风险时,应遵循“先加固、后施工”的原则。施工前的主 施和手段进行预防,E述每—指标的报警值取为极限值的800/o。 3.极限值是指施工过程中所能到达的最大的沉降(或差 要加固措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进行地层注浆、隔离桩 严重时可以采用建筑物桩基托换或加固措施;地层注 异沉降、水平位移)控制值,超过这个值,建筑物结构发生破 等措施,坏。在上述每一指标中的任意一个到达或接近极限值时,应 浆:从地表或洞内注浆加固地层;隔离桩:从地表或洞内施作 隔离桩;当邻近建筑物破坏的风险较大时,应考虑在地面或 立即停止施工,报专家组进行论证分析,确定具体措施。 洞内施作隔离桩,并对建筑物基础进行处理,控制基础相邻的 4.当上述每一指标小于预警值时,施工可顺利进行。 可以考虑实施桩间注浆,提高 5.当上述每一指标中的任意一个超过预警值时,应及时 地层沉降。当建筑物为桩基础,外侧土体的固结程度与密实度,增加桩底部承载区域内的约 制定和采取必要措施减小沉降(或差异沉降)。 6.当上述每一指标中的任意一个超过报警值时,应及时 束,力求将桩周的摩阻力损失降至最低。从而减小建筑物本 且桩长较短,应考 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分析,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进行防护,确 身的变形程度。如果建筑物基础为桩基础,通过后植筋技术承台扩大,并将部分荷载 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如果地铁结构邻近有风险很大的建筑物, 虑在地面打设深桩,应对该建筑物进行专项监控量测方案的设计。 (二)施工过程控制 转移至新增没的深桩上,使之能与短桩共同承受上部荷载,一 起抵抗后续施工中的变形。对建筑物进行基础托换或加固。 确定了各个柱基的沉降(水平位移)控制标准以后,先选 当邻近建筑物破坏的风险较小时一般时,可以边施工、边加 择最优的施工工法及辅助施工工法,在确定了最优的施工工 固,并进行施工过程量测监控。当邻近建筑物破坏的风险较 一136一 2oo9 ̄第8期 (总第119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Chinese hi—tech enterorls No.8.2009 (CumulativetyNO.1 19) 浅谈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中的动态管理 黄双华 (云南高富投资公司,云南昆明650011) 摘要: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现状,对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和动态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造价控制;横向控制;纵向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137--02 对于工程造价,当前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从字意上理解: 工程造价是建造一项工程的价格,依照这一提法,估算、概算、 预算不是价格,不属于工程造价的范畴,也就没有什么计划价 一、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 格、指导价、最高限价,只有承发包阶段的承发包合同价才是 额在现行的计价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它仍然是计价的依据和 价格,即市场交换价是工程造价,持这种理解的人主张价格 基础,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造价的动态管理仍然离不开定额, 放开,类似一般商品一样,由企业定价,投资计划部门应退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经济还需要定额作指导。但 工程造价管理范围,并以工程产品进 ^.市场为界,将前一段工 定额必须改革,应实行“量”、“价”分离,将目前的定额消耗量 作划为计划管理范畴,后一段工作划为市场交换范畴;另一种 与定额基价分开。定额只作为严格控制工程消耗量的标准, 理解是:工程造价就应是建造一项工程所花费的费用的总和, 对定额基价实行动态管理,变计划价格为指导价格,变静态管 包括前期工作费用、勘测设计工作费用、安装工程费用、设备 理为动态管理,与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国际惯例接轨。定 器具购置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等,按这种概念去理解,工 额要进一步综合简化,合并同类项,取消一些过时的项目,同 程造价包括了要用价值工程的要求去加强设计环节,优化设 时增加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而产生的新定额子 计,按价值规律的要求编制估算、概算、预算、标底和造价,强 目,以适应建筑市场的动态变化。 化全过程的造价管理,不排斥重视承发包合同价的合理确定 “控制量”就是在规范、设计和质量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控 和管理。下面就围绕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谈几点看法。 制住定额的消耗量。消耗量是确定工程造价最重要的因索和 法定价在现实的定价中已逐渐从法定性变为指导性,定 额是法定价的根本。定额虽然逐渐失去它的法定地位,但定 小时,可以先施工、后加固,即在施工结束后,再根据具体情况 等建立不同的控制值,通过监控量测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变形 确定是否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加固。 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确保建筑物保护管理在可控状态。 3.不良的地质地段必须采取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如进 1.暗挖隧道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 行地质改良,缩短循环进尺等,以防止沉降超限。 快封闭、勤量测、早成环、环套环”的施工原则进行开挖支护, 4.喷射混凝土施工时应预留注浆管,支护完成后压注水 (二)地铁施工加固措施 控制地层的下沉量,同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加密格栅钢 泥浆或水泥砂浆回填背后空隙,并加固被扰动土体。 架,必要时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2)施工中要注意对施工工 5.加强洞内外的注浆措施,控制地层沉降。 艺的控制,采取小分块、短进尺、快封闭的手段,减少对地层的 在地铁施工完成后,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的最终沉降值 扰动,尤其要处理好拱脚变形的问题;(3)在地铁工程土方开 以及建筑物的倾斜量对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建筑物结构的 挖过程中,洞内加强横向支撑,限制土体的侧向变形;(4)施工 承载力进行复核,判断建筑物的安全状态以及还能承受的附 中要加强洞内和地面建筑物的监控量测,并做好记录,发现问 加沉降值或倾斜量。如果经过复核后,建筑物地基基础或建 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反馈信息。 筑物结构承载力接近甚至超过极限承载力时,则应对地基或 2.地铁工程在穿越邻近建筑物时,如果采取盾构法施工, 建筑物本身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应考虑以下措施:(1)合理设置土压力值,保持正面的平衡,防 止超挖和欠挖;(2)穿越时降低推进速度,控制总推力,减少土 参考文献 层扰动;(3)穿越前调整好盾构姿态,穿越时减少纠偏次数及 【1】刘海燕,姜玉松.隧道开挖对地表及建筑物影响研究与 纠偏量,减少土体的扰动;(4)在穿越邻近建筑物地段,保证一 分析[J】.西部探g--r: ̄,2005,(3). 次穿过,不能中途换刀,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在上部地段换刀, [2】贺善宁,等.建筑物下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隧 事先要准备充足的预案。首先从盾构前部预留的超前加固装 道及地TZ-- ̄,2004,(12). 置对土仓上部及前方顶部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以保持开挖 面稳定不出现塌方,然后再对土仓加气压后更换刀具。加强 作者简介:杨山(1973一),男,四川德阳人,中铁二局五公 建筑物的监控量测,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结构形式、基础形式 司工程师,研究方向:施工管理。 一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