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评疏 《诗经》品读-译释-通疏-注释-批注 胡永亮 国风·桧风 羔裘 素冠 隰有苌楚 匪风 羔裘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 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 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 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翻译 羊皮棉袄好逍遥,狐皮袍子上早朝。 哪里不是想念你?心中思念受煎熬。 羊皮袍子好闲逛,狐皮袍子上公堂。 怎能不把你来想?愁绪不解心忧伤。 羊皮袍面滑又软,阳光映照亮闪闪。 怎会不把你怀想,心中满满是思念。 注释 逍遥、翱翔:游逛。朝(cháo巢):上朝。 膏:脂膏。曜(yào耀):发光。 简评 这首诗写女子怀念他的贵族恋人。 羊皮羔毛的外套是当时士大夫的日常穿着,狐狸毛皮袍子则是士大夫朝会公堂的官服。诗中写女子的意中人是贵族士大夫官员,意中人不论日常闲适,还是朝会忙碌,时刻都牵动着痴情女的心弦。最突出的是,这份浓烈而炽热的思念怀恋、痴情相思,意中人却始终不知道。 这样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单方痴恋,另一种可能是追念。情人已逝,深情犹在,往事种种,如在眼前。不论自己多么怀念爱恋,多么思念回想,已经逝去的意中人根本无法知道!女子的内心苦痛可想而知。 《毛诗序》说:“《羔裘》,大夫以道去其君也。国小而迫,君不用道,好洁其衣服,逍遥游宴而不能自强于政治,故作是诗也。”对此,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不尽然:“夫国君好洁衣服,过之小者也,何必去?即云国小而迫,正臣子相助为理之秋,更不必去。此必国势将危,其君不知,犹以宝货为奇,终日游宴,边幅是修,臣下忧之,谏而不听,夫然后去。去之而又不忍遽绝其君,乃形诸歌咏以见志也。”然而,方氏的观点仍然不脱《毛诗序》藩篱,均是将私情提升到国事道德的层次上去,不免牵强曲解。现代研究者多认为是女子追念情人的诗篇。 素冠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抟抟兮。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 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 翻译 有幸见你戴白帽,哀痛憔悴容颜老,心中伤悲纷扰扰。 有幸见你穿白衣,我心忧痛又悲戚,真想和你一同去。 有幸见你白蔽膝,我心愁苦情郁郁,还是与你在一起。 注释 庶:幸,希冀之辞。素冠:素冠之人,一说清贫之人。棘人:瘠,一说哀戚之人。栾栾:瘦瘠,憔悴。抟抟(tuán团):忧思,不安。 同归:如一。 韠(bì毕):朝服的蔽膝。 简评 这是一首忆念亲人的哀痛之歌。 好不容易梦见或者恍惚之中见到了心中思念的人,本就伤痛的自己更加哀痛憔悴,心中伤悲。与其日日怀念,伤痛难抑,不如追随而去。这份忆念怀想的感情已经到了忘乎自我的地方,可见多么真挚沉痛。“聊”解释为“还是”、“姑且”、“真想”之类都可以,语义含有祈愿的感情色彩在里边。“聊与子同归”、“聊与子如一”都是“我心伤悲”、“我心蕴结”情形下,悲伤难以自我开解的痛语和哀号。 这首诗向来读解意见不一。《毛诗序》说:“《素冠》,刺不能三年也。”大致依据是由“素冠”、“棘人”等词联想而来。方玉润《诗经原始》提出了另外两个意见,说是对家遭不幸者同情,或者是国家破灭时臣子的哀痛之情:“窃以为棘人素服,必其人以非罪而在缧絏之中,适所服者素服耳而幸而见之,以至于伤悲,愿与同归如一者,非其所亲,即素所爱敬之人,故至‘劳心抟抟’而不能自已也。然律以首篇之义,或桧君国破被执,拘于丛棘,其臣见之不胜悲痛,愿与同归就戮,亦未可知。”还有人由诗中“棘人”就是囚犯、罪人推测,说这是一首痛惜贤臣遭受迫害、斥逐的诗。其实,“素冠”、“素衣”、“素韠”在这里并非如后世研究者所谓丧葬礼服的“素服”,而是服饰颜色简单朴素的意思。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云:“古人多素冠、素衣,不似今人以白为丧服而忌之也。古人丧服唯以麻之升数为重轻,不关于色也。”《郑风·出其东门》里的美女都是“缟衣綦巾”,也就是素衣绿巾,照样把男人迷得神魂颠倒。丧葬白衣的礼服穿戴,应该是礼制随着封建专制强盛起来之后才盛行的仪式制服。 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认为此诗:“思君子可以,为妇人思男亦可。”诗歌反复描写思念的愁苦,抒发亲人忆念之情,而且从“与子同归”、“与子如一”的词语习惯上看,其渴望与相思人合为一体的感情,凄婉动人,更像是夫妻忆念之情。 此诗结构很有特色,对后世影响也较大。陈继揆《读诗臆补》指出:“三句成章,连句成韵,后人《大风歌》以下皆出于此。五古如《华山畿》:‘不能久长离,中夜忆欢时,抱被空中啼’;七言如岑之敬《当炉曲》:‘明月二八照花新,当炉十五晚留宾,回眸百万横自陈’、谢皋羽《送邓牧心》三句诗体,皆是。” 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 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 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 乐子之无室。 翻译 洼地长着猕猴桃,枝条婀娜好妖娆,勃勃生机真美妙。 羡慕你无知没烦恼。 洼地长着猕猴桃,鲜花朵朵嫩娇娇,生机勃发真美妙。 羡慕你无家不操劳。 洼地长着猕猴桃,果实累累长得好,勃勃生机真美妙。 羡慕你未婚好逍遥。 注释 苌(cháng常)楚:猕猴桃,又名羊桃。猗傩(é núo婀娜):同“婀娜”,轻盈柔美。 夭:少。沃沃:光泽。子:指苌楚。无知:一说无妻。 简评 这首诗写自伤自怜的情感。 诗中反复出现“乐子之无知”、“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等句,说明作者十分羡慕青春年少,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悲叹自己生逢乱世,生活痛苦,远不如山涧草木无知无累,无家无室,一身轻松潇洒。 《毛诗序》说此诗是谴责放荡无行的人:“《隰有苌楚》,疾恣也。国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无情欲者也。”方玉润《诗经原始》还进一步阐发说:“此必桧破民逃,自公族子姓以及小民之有家室者,莫不扶老携幼,挈妻抱子,想与号泣路歧,故有家不如无家之好,有知不如无知之安也。而公族子姓之为室家累者尤甚。”其实,《诗》中的“子”常常是指青年人,特别是年轻少女。方氏囿于《诗序》观点,遂曲解诗意如此耳。 现代也有人认为诗写已婚女子备尝婚姻挫折之后,羡慕未婚少女的轻松自在,自伤感情的苦恼、婚姻的不幸和家室的拖累。聊存一说,以备参考。 匪风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 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 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 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翻译 大风劲吹嗖嗖响,大车疾驰飞一样。 回头看看大路上,心里实在很悲伤。 大风飘旋呼呼吹,车轮滚滚像疾飞。 回头看看来时路,心中牵挂多伤悲。 哪个能够水煮鱼?锅碗瓢勺都涮洗。 谁能回头向西去?捎个平安给家里。 注释 匪:通“彼”。发:风声。偈(jié杰):疾驰。 周道:大路。怛(dá达):悲伤。飘:旋风。嘌(piāo飘):轻捷之状,一说疾速,一说飘摇不定。 亨:烹。溉(gài盖):洗。釜:锅。鬵(xín心):大釜。 怀:归,指带个好信。 简评 这是游子怀乡的咏叹。 远游他乡,客居在外,漂泊流离之中念家想妻,人之常情。难在此诗音节跌宕之间层层郁积,将游子的归家之情蕴蓄得浓沛热烈,扑面感人。余冠英《诗经选》说:“唐人诗云:‘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意境相似。” 《毛诗序》:“《匪风》,思周道也。国小政乱,忧及祸难而思周道焉。”诗中“顾瞻周道” 之“周道”实指大道、大路,《诗序》曲解诗意,不过是为了附会政治礼教之义。此处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