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运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消化内镜病理标本合格率的效果研究

运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消化内镜病理标本合格率的效果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运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消化内镜病理标本合格率的效果研

郭巧珍;胡继芬;陈瑶

【摘 要】目的: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加强消化内镜病理标本的管理,提高病理标本送检合格率。方法运用PDCA循环方法分析消化内镜中心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立质量管理小组,通过计划、实施、检查、总结4个阶段对内镜中心病理标本安全管理进行控制。结果实施后,病理标本合格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病理标本的合格率及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促进临床质量持续改进,值得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年(卷),期】2016(014)004 【总页数】2页(P124-125) 【关键词】PDCA;病理标本;合格率 【作 者】郭巧珍;胡继芬;陈瑶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消化内镜中心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消化内镜中心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消化内镜中心 430030 【正文语种】中 文

PDCA管理模式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博士根据客观规律总结提出的,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管理体系,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1],是护理质量管理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消化内镜病理标本是指经内镜下用钳取、局部切除、剥离、穿刺等手术方法所留取下的病理标本。病理诊断是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我国各种疾病发展情况和死亡回顾统计中都将病理诊断作为第一诊断[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诊疗新业务、新技术的广泛开展,使得内镜中心的病理标本管理难度日益增大,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也成为消化内镜中心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病理标本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严重的可导致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我科于2015年7~12月在病理标本管理中遵循PDCA循环原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材料 选取我科2015年7~12月的病理标本,采用自行设计的内镜中心病理标本缺陷登记查检表,每天详细记录病理标本管理缺陷的情况。 1.2 方法

1.2.1 制定计划(P阶段):收集资料,分析原因。针对病理标本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现况调查,采用脑力激荡及鱼骨图,分析收集2015年7~9月我科病理标本管理缺陷存在的根本原因,见图1。

1.2.2 组织实施(D阶段):根据上述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2015年10~12月进行了以下的改进:①健全质量管理组织。科室成立PDCA循环管理质量改进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质控员担任组员。每天由质控员登记病理标本不合格数量及原因,并当场反馈给操作人员,及时纠正。护士长在每周的安全工作讨论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及整改措施。②完善制度、流程及标本丢失的应急预案。完善病理申请单的填写规范、标本取材的要求、甲醛管理规范、病理标本暂存管理要求,制定病理标本采集、核对、送检的规范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做到

有效实施。将病理标本处理流程及病理申请单书写模板制作成展板,张贴于各操作台醒目处,便于日常学习及指导。③加强对科室全体人员的培训,组织学习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要求培训率、考核率、达标率均为100%。尤其是对新入科人员及低年资护士,并将培训内容制作成册,列入新入科人员培训文件夹中。④加强对护士及送检人员的管理力度,建立长效、随机检查监督机制。由护士长及质控员负责跟踪检查,将检查结果列入到绩效考评体系中,成为工作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⑤完善标本暂存柜的管理。标本暂存柜由专人管理,并上锁。在标本暂存柜柜门上张贴病理标本暂存管理要求、送检流程等,以提醒送检人员。⑥标本容器及固定液的优化。请后勤处采购内镜专用标本瓶,要求透明带盖、密封好;定制标本瓶固定架,将标本瓶进行相对固定后放入标本转运盒中,防止标本瓶倾倒。使用与标本固定架大小配套的透明密闭储物箱作为专用的标本转运盒,防止标本运送途中倾倒、丢失等意外发生。甲醛溶液以其渗透性强,固定均匀,对组织收缩少,防腐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地用于手术标本的处理[3]。采用由中心药房提供的4%甲醛固定液500ml/瓶,分装于标本瓶中,固定液要适量,一般为不少于标本体积的5~10倍[4]。分装及开启的甲醛固定液未用完也须每周更换,防止甲醛挥发影响固定效果。同时,甲醛为易腐蚀类药品,应专柜专锁专人管理,每周清点。⑦规范标本送检登记本。标本送检登记本须详细记录日期、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理申请单号、内镜号、操作名称、标本名称及数量、当日标本总数、审核护士签名、送检工人签名及病理科接收核对者签名等16项内容。登记本要求字迹清楚、整洁易于辨认,不使用时存放于标本暂存柜,登记本用完后不可丢弃,需存放于资料库保管30年[5]。

1.2.3 检查巩固阶段(C阶段):实施计划后,工作人员能100%熟悉并认真执行病理标本采集、核对、送检流程,遵循病理标本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员采用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检查方式,对照质量控制标准,对每一个工作

环节进行检查监督,使用科室自行设计的内镜中心病理标本缺陷登记查检表,详细记录标本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针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每周的安全工作讨论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及整改措施。

1.2.4 总结经验(A阶段):工作人员对病理标本安全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完善了病理标本采集、核对、送检的流程及制度;加强科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检查督导结果为绩效考评提供了依据;提高工作责任心,增强团队合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实施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5年7~12月完成内镜诊疗2.5万余例次,其中7~9月送检病理标本4217份,不合格标本58份,不合格率为1.38%;10~12月送检病理标本4618份,不合格标本8份,不合格率为0.2%。发生病理标本管理缺陷类别统计结果见表1。实施PDCA循环原理进行病理标本安全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使病理标本不合格率由1.38%下降至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病理标本具有取材的特殊性和唯一性的特点[6],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取材到完成报告,只要任何一个环节有所疏忽,都将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的会引起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因此,内镜中心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应该高度重视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每份标本安全送检,保证医疗安全,杜绝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PDCA循环管理强调持续性、主动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在注重终末质量管理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控制[7]。PDCA循环具有以下特点:①大环小环紧紧相连,大环带小环,小环推大环,促进大循环;②呈阶梯式上升,不断提高、不断进步;③呈现门路式上升趋势。应用PDCA模式进行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不合格标本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健全质量控制组织,积极开展病理标本安全管理知识、流程及制度的制定及培训,加强对环境及材料的改善,严

格落实了交接班制度,提高病理标本的送检质量,从而降低了病理标本不合格率。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镜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运用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病理标本合格率,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献】

1 熊芸,胡阳,孙静,等.戴明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环境卫生学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80-81.

2 赖志华.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3):83. 3 谭淑芳,林岩.手术室标本留置方法的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9):786. 4 张乃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

5 许风艳,蒋玉婷,鲍磊.手术标本安全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6):486.

6 唐红兰,程爱荣.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做法[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7):110,114.

7 陈洁,李淑君,李燕,等.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4030-40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