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播音创作基础》期末复习

《播音创作基础》期末复习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播音主持创作

第一单元

1.广义备稿: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2.狭义备稿:播出前具体一篇稿件的准备

3.备稿六步

A.划分层次

归并:把稿件内容内在联系较紧密的段落归并为一个大层次(划自然段)

划分:在一个自然段内把内在联系较紧密的句子划分为一个小层次

B.概括主题(稿件中心思想)

C.联系背景

一方面:和稿件有关的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另一方面:国际、国内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

D.明确目的(稿件播出后要达到的社会效果)

E.找出重点

F.确定基调

4.停连:解决词、词组、句子、段落、层次之间的疏密关系,它使语意更清晰,使语气更贴切。但只有语气的贴切,停连的位置和时间才有生命的活力

5.重音:解决句子段落中的主次问题,使语言目的明确,只有在语气的带动下才能够传神表意

6.节奏:具体的回环往复,如果不依靠语气,就会黯然失色。所以语气支配着停连、重音。也可以形成节奏的不同类型。而停连、重音也靠语气带动。语气是所有的核心

7.新闻稿件的特点:真实、新鲜(时间新、内容新)、讲求重要性、短小精干、迅速反应、字正腔圆

8.新闻备稿(自备字典)

A.读懂稿件(快速阅读,进一步核实和确定)

B.读透稿件,联系背景。定基调,将新闻内容分类

C.言语朴实明快,声音为实声

9.话筒使用

A.读硬性稿件,离话筒稍远

B.读非硬性稿件,离话筒稍近,增进亲切感

第二单元

1.感受:感之于外,受之于心。透过语言符号,感觉语言的具体客观存在。既而客观事件对内心间接刺激所产生的间接反映。感受是非现实的由语言符号系统呼唤产生的身体相关部位的反映

2.播音员具体感受

A.形象感受:播音员在播音过程,通过视觉看到的东西(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时间知觉、)

B.逻辑感觉:播音员在播音过程,对文字表达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一种主观体验(并列感、对比感、递进感、转折感、主次感、因果感、主观感)它是把物化形态的稿件连成语言的一种方式

3.情景再现:在尊重稿件的前提下,思维的一种联想活动

4.情景再现四部曲

A.理清头绪

B.设身处地

C.触景生情

D.现身说法

第三单元

1.内在语:

A.揭示语句本质(就是语句的内在含义和情感)可以使有声语言深刻丰富、耐人寻味、对表达起到深化含义的作用。

揭示语句本质。首先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目的。判断出具体的态度分寸、文字表面。与其本质含义。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B.揭示语言链条是要弄清全篇语言、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C.内在语的把握:

a.对稿件理解和感受的集中把握

b.在稿件重难点上把握

2.内在语六种基本类型

A.发语性内在语(“呼台”)

B.寓意性内在语(寓言故事)

C.关联性内在语

D.提示性内在语

E.回味性内在语

a.寓意式回味

b.反问式回味

c.意境式回味

d.线索式回味

F.反语性内在语

1.目中无人:

第四单元

A.录音室不能直接接触听众

B.自信大方面对镜头

2.心中有人:心里要想着与观众互动

3.对象感: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并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4.如何获得对象感

A.对听众进行假设

a.依据节目类型,具体假设

b.依据主题目的进行假设

B.感受到听众的存在和反映

C.努力熟知,了解听众

5.对象感在话筒前的把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