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比较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比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堂瞳堂拯(』0u 0f th ilil Medical College)2006年12月第4卷第4 ・239・ ・信息技术・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期刊》之比较 戎文慧 李娜 胡晓湘 【关键词】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 2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876(20o6)o4—0239—02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 简称《总览》)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TC)出版的《中国科技 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别列出的核心期刊表和 统计源期刊表是国内作者发表论文应用最广的选刊标准,它 们都是经过一定的选刊原则筛选出的高质量的期刊目录,也 是科研院所进行学术成果评价时最常利用的参考工具。两者 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本文以2004年版《报告》 与《总览》 为依据,以其中的生物医学类期刊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 1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 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照其登载相关论文数量 的减序排列时,可以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 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区,位于核心区的期刊称为核心期 刊。广义的统计源期刊是指被各类检索系统、数据库等收录 而作为其文献统计来源的期刊。 《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 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成果, 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统计与定量评价,同时结合学科专家 对定量评价结果的定性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成果_1。。《总览》 所确定的核心期刊表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应用范围比 较广泛。 《报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 )《期刊引证报 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 版(不含港、澳、台)的1 576种(2004年版)科技期刊列为《中 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l2 ,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 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 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 列国内首位,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下文所说统计 源期刊即指此目录。 2《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相同点 2.1理论依据相同两者都以加菲尔德引文分布规律与布 拉德福分布规律为理论依据,因此可以认为都是经过严格的 文献计量学标准而获得的核心期刊。 2.2均采用多指标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21I)4年版《总 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由7 作者单位:050081石家庄 白求恩军医学院图书馆(戎文慧 李娜);050018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胡晓湘) 个评价指标组成。2004(统计源期刊》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期刊 引用计量指标与来源期刊计量指标两部分共l5项指标。 2.3两者研究成果均不能作为金标准使用 核心期刊与统 计源期刊都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由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的 局限性、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以及统计方法的不全面性,都 会使评价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其研究结果不可能像 自然科学那样精密,因此两者只能起参考工具作用,不能作 为检验期刊质量的“金标准”,过分夸大其作用只会带来负面 影响。 3《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3.1编辑出版单位不同《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 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而成,属于民间性质; 而《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完 成,具有一定官方性质。 3.2学科分类原则不同两者都采用分学科统计评价指标 数据的方法。学科划分对期刊评价结果影响很大,学科划分 过大,小学科学术性强的期刊会被淹没;划分过细,小学科的 一般性期刊就会进入核心区。《总览》基本依据《中国图书馆 分类法(第4版)》划分学科,同时考虑学科期刊的数量、期刊 性质等多种因素,共设学科类目74个。《统计源期刊》则根 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和《中国图书资 料分类法(第4版)》的学科分类原则,同时考虑综合性期刊 情况及各学科期刊数量与学科性质差异,增设了综合类和理 工大学、工业综合类、管理学类,对农业学科及医药卫生类学 科作了进一步细分,共设55个学科类目: 3.3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 《总览》以52种数据库或文 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统计文献量总计达943万篇, 涉及期刊1.2万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 定性评价,取各学科专业期刊数量的15%和进入统计的期刊 数量的2%,共评选出1 798种核心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广 泛,包括社会学科(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 育、历史等)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技术等),但未收录 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 《统计源期刊》来源期刊的选择综合参考了国外重要检 索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的情况及国内已有文献计量分析成 果、国内大型检索工具、各学会学报及其重要期刊等各种期 刊表,并征询了专家意见,每年根据期刊文献的被引用情况 等因素对来源期刊表进行一定的调整。期刊入选原则是: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40・ 自 垦至医堂瞳堂堂i』 婴 丛i!i! 丛 College)2OO6年12月第4卷第4期 期刊文献的同行评审;②期刊文献计量指标;③期刊的社会 和学科影响;④期刊文献是否反映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⑤ 表2《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而《统计源期刊》 未收录的生物医学期刊表 类目名称 期刊刊名 古生物学报、生物工程进展(现改为:中国生物工程 生物学类 照顾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⑥适当的地区性考虑;⑦在国 际和国内的显示度。《统计源期刊》仅包括国内出版的科技 类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但不包含社会学科期刊。 杂志)、古脊椎动物学报、微体古生物学报、生物数 学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糖尿病杂志 3.4评价指标体系不同《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 方法,核心期刊选择了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 标统计源,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被索量、被摘 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 具收录。专家定性评审力度大,共选聘1 871位评审专家参 内科学 J临床医学类 基础医学 中国医学 中华理疗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康复 上海免疫学杂志 中成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 上海中医药杂志、辽宁中医杂志、新中医、时珍国医 国药、陕西中医、江苏中医药、四川中医 加了核心期刊的评审。而《统计源期刊》定性评价力度相对 小,虽然经过一定的同行评审,但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研究 结果的客观性。2004年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两部分共l5项 指标:①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 子、引用期刊数、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主要显示 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与 作用。②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 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 论文比。通过来源文献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该期刊的学术 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 3.5收录期刊数量《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 798 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 刊》收录期刊总数1 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 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 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 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 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两者收录生 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之比较,见表1,属于《总览》核心期刊而 非统计源期刊者,见表2。 表1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比较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中国 预防医学卫生学 辐射卫生、辐射防护、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 综合性医药卫生 新医学 眼科学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药学类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3.6出版周期不同 《总览》每4年出一新版,出版时间比 数据统计大约滞后2.5年,反映期刊变化不够及时。《统计 源期刊》每年更新,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 3.7对综合性学科与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评价效果不 同 由于《总览》是分学科评价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学科期 刊会因为刊载的论文学科分散而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表。 2000年版开始通过增加综合性学科类目,将综合性期刊分散 在各学科的数据汇总一起进行评价,产生综合性核心期刊 表,较好解决了综合性期刊问题。但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 优秀期刊进不了核心区的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 《统计源期刊》选择入选期刊时给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 科一定考虑,并适当照顾期刊的地区性。因此诸如《中华男 科学》、《颈腰痛杂志》、《循证医学》、《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 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 病杂志》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能人选统计源期刊。 4注意合理使用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 价方法,对学术期刊评价比较客观公正,从而成为国内目前 比较公认的期刊评价工具。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只是 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没有完全绝对的量化指标,其研究成 果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参考工具,可以作为读者投 稿的参考工具,但如果作为衡量论文水平的绝对标准来用, 就可能发生谬误。从个体角度看,发表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 期刊上的论文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高,而发表在非核心期 刊、非统计源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低,应该根 据评价项目具体情况请学科专家来评价论文本身学术价值。 因此,使用两种期刊表时应避免因片面夸大其作用而带来的 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戴龙基,蔡蓉华,主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OO4年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潘云涛,马峥,主编、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北京: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06—09—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