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的演进具有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性虽然对强化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对其功能结构的优化演进存在消极影响。路径依赖性的消极作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演进的推动作用的力量制衡,使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演进陷入停滞。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f293
引言: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历史是主导功能逐渐增强、发展、演化和升级的历史。大部分城市中心区功能发展的历程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城市功能发展的萌芽阶段,其发展速度缓慢,进入发展期后,功能逐渐增强并且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而后进入平稳增长的稳定期,并逐渐过渡到停滞期。城市中心区的功能结构以其具有的产业结构为依托,功能演进伴随着产业的变迁而同时进行,城市中心区功能演进的历程就是其产业发展的轨迹,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演进所遵循的规律从根源来看,来自于路径依赖性的影响。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空间界定研究
汤建中研究了中央商务区的形成机制,探讨了以步行街、过街天桥系统、地下街市为主要内涵的中央商务区建设的新趋势,并提出通过高地价、高人口密度、高信流量来界定中央商务区的空间范围。孙一飞探讨了功能、地价、环境、技术、行为五个因素对于中央商
务区空间结构的影响,认为功能需求决定着cbd总体格局的演化和空间的界定。
3、中央商务区演变机制研究
原欢祥、王兴中简要回顾了西方国家大都市中心商务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当代中央商务区的空间演变特征和规律,对中国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樊绯从城市地域结构与功能分区的角度,讨论了20世纪cbd功能的演变,将其过程划分为商业为主的混合功能,专业功能分区的综合功能,商务功能升级并向综合化、生态化发展三个阶段,并讨论了我国大城市cbd的特征和功能演变动力。郑伯红、王忠诚着眼于cbd的聚集效应,讨论了重庆解放碑商圈及其演化的过程,验证了cbd形成与演化的内在机理,认为应该进一步引进市场机制, 运用地价杠杆调节cbd 土地利用, 以形成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和空间职能结构。查德利、贺红权、吴江认为聚集效应及其演变导致了中央商务区形成并向多中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商务功能和商贸功能在城市多中心之间的动态调整,导致了现代化中央商务区的形成。丁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将cbd的增长机制归纳为基础型、强动力型、功能型三种类型。 4、中央商务区发展模式研究
阎小培、石元安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新老中心商业区土地利用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对其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发生变化的理论意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重商务、轻住宅的发展模式。谢芳以纽约曼哈顿为例,指出城市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因此cbd的
用地功能开发时也应多样性,这样做才能避免基础设施的分散重复建设,从而达到有效利用城市资源的目的。刘松龄在评述国内外对cbd与rbd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cbd与rbd的关系,提出cbd根据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发展rbd的可能,然后指出从传统cbd转型为rbd是克服其发展障碍的有效途径及发展模式。 二、政府在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演进中的主要作用 1、停滞状态下的推动作用
城市中心区具有的路径依赖性在其功能结构优化时的阻碍作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等经济系统内部要素带来的拉动作用形成了均衡,这种均衡造成了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演进的缓慢和停滞。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之所以城市中心区的功能结构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陷入停滞,无法顺利向更高级演进,是源于其本身固有的属性——路径依赖。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对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演进过程形成作用力的,无论是拉动还是阻碍,都是经济系统内部的因素,没有经济系统以外的因素发生作用。这种完全由经济系统内生要素决定的功能结构演进过程是自然的,是具有较长发展历史的,是从经济意义上形成的国外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变迁的轨迹。
自然形成的城市中心区由于没有任何外力的介入,完全依靠系统内部力量发展,其功能演进的过程常常是缓慢的、甚至陷入停滞的,几乎无法摆脱力量制衡的泥沼。如果在其功能结构陷入停滞时,出现了外力的推动,打破力量的均衡,那么功能结构的升级就会在一
个较短的时期内出现,达到一个更高的能级。这种升级过程的缩短使城市中心区和其主导产业更快地摆脱胶着的状态,节约社会资源。这种外力主要指人为的作用,也就是决策制定者——政府的引导。政府的引导在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升级的最后阶段能够充当最关键的推动力,并决定了其功能结构的走向。 2、起步阶段的牵引力作用
在城市中心区的发展陷入停滞之时,政府的引导可以作为第三种力量进入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使其能够摆脱困境,朝着经济发展趋势需求的方向演进。同样的,在城市中心区主导产业集聚的起步阶段,政府的引导可以起到牵引力的作用。在主导产业集聚初具规模之时,其特征是企业需要进行较高的成本投入,未知的风险也较高,同时收益也不够稳定,产业集聚对消除阻碍其发展的因素的干扰能力不强。因此,很容易出现在现有发展水平上振荡的情况。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同样可以通过扶持、引导等手段,牵动城市中心区的主导产业集聚向着前进的方向发展。同时,政府的引导能够起到一种示范的作用,吸引更多、更优秀的资源向主导产业集聚,释放经济系统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潜力,政府的引导作为一种先发动力,带动其它要素,共同推动产业集聚的发展,在这一阶段,政府的引导就充当了一个牵引力的作用,促进城市中心区功能的优化。
3、萌芽时期的初始力作用
城市中心区具有路径依赖性的特征,在主导产业集聚的萌芽阶
段,需要一个偶然的最初事件,促成主导产业集聚的产生,政府的引导就可以充当这个历史事件,作为城市中心区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第一步,引导主导产业集聚的形成。大多数自然形成的城市中心区在萌芽时期的最初事件都是偶然发生的,这种偶然基本上是非主观意愿的。城市中心区在产生之初,对于其发展方向、作用等,当时的人们不可能预料得到,因此,城市中心区的产生不是人为、主观推动的,而是在经济系统内自然形成的,这也就决定了城市中心区在产生初期的发展过程是缓慢的。如果能够预知城市中心区发展的脉络以及其对城市经济的重要作用,由人们主观地促使其形成,必将大大缩短城市中心区形成的过程,节约社会资源,推动经济发展,而人们的主观促成的首要选择就是政府的引导。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中心区在形成之初,也可以借助于政府引导的作用,加速其功能结构的产生和发展。 结束语:
经济系统外部因素的介入也构成了一种力量,能够推动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按照预想的方向进行,现代城市发展历史较短的国家,尤其是我国,拥有其它国家发展城市中心区的经验可供借鉴,划分的城市中心区又是行政意义上的,政府的介入是恰当的,政府引导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在城市中心区的形成、发展和升级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阎小培,周春山,冷勇,陈浩光.广州cbd的功能特征和空
间结构.地理学报,2000(7)
[2] 叶明.香港的cbd与天桥步行系统.规划师,1999(4) [3] 郑伯红,王忠诚.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职能特征.城市问题,2002(4)
[4] 刘松龄.传统cbd发展方向探析.现代城市研究,200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