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呷国吨寿驭奄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3.029 054 2013年第29期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童莉莉吴万盛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对顶岗实习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对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培养,构建了突出能力本位的多元 化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顸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童莉莉(1980一),女,山东招远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吴万盛(1981一),男,福建南平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 学院,讲师。(江苏镇江212400)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08—02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也是提升学 相关的业务不熟练,非但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而且还有可能 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工作量,导致企业一般不欢迎学生来单位实 习。另外,作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需要与税务机关、银行、财 政部门等多方面进行工作上的往来,所以企业除了注重专业胜 任能力外,还比较重视学生的个人修养、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 力等,而这些恰恰是当代学生所忽视的。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 劳的精神,好高骛远,过分强调个性发展,团结协作、组织纪律 性、诚信意识不强。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的质量难以满足要 求,学生自身的状况影响了用人单位与学校的关系,有的甚至损 生综合性岗位能力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需要学生在掌握了一 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后到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至少花费半年 的时问,以准员工的身份去从事具体的岗位,从而能学到相关工 作的经验和担负起相关的责任,这就和传统的实习教学有了本 质的区别。也就是说,顶岗实习是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 和巩固,并在各项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岗位能力的过 程。然而当前对顶岗实习环节却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价管理,原 有的评价体系主要面向传统理论教学环节及过程,侧重于顶岗 实习质量和教学质量整体监控等,存在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等不足。因此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结合 专业发展状况,构建符合人才培养需要且有鲜明特色的高职院 校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害了学校的声誉,导致顶岗实习单位难以落实。 4预岗实习评价指标较笼统,考核流于形式 许多学校针对学生顶岗实习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指标,指 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给予评价意 见和成绩。部分院校虽有相关评价指标,但这些指标项目较笼 统,不全面,与专业贴合度低,导致指导教师同样无法做出准确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分析 1预岗实习内容与专业的对口性差,实习效果有限 大部分学生愿意也能够找到对口的实习工作,但当实习内 的评价。同时,由于不同的指导教师掌握的标准不同,使得企业 评价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使得评价考核 流于形式。 容与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工资待遇、毕业后能否留用等发生矛 盾时,他们宁愿选择与专业不对口的实习工作。专业不对口的学 生在实习内容、实习形式上与学校的顶岗实习要求存在较大差 距。部分学生实习岗位虽然专业对口,但被安排在简单重复性 劳动的岗位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没有运用的机会,实 习效果有限。 二、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依据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 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基础是高职教育的培养 目标和发展规律,其改革的方向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只有这样 才能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顶岗实习涉及到的主体包 括院校和企业双方,所以对于顶岗实习的评价和考核与校内课 程的评价和考核是不一样的,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过程的实 施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才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达 2预岗实习地. ̄.fg对分散,学校监管难以到位 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数量较多,有的是校企合作单位,有的 是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地点相对分散,造成了管理上的困 难。限于人力与物力,学校不可能长期派教师跟随学生对其进行 全程监控和全方位指导,只能是巡回抽样检查或远程指导,因 此,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监管难 以到位,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 2.注重多元化评价,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顶岗实习的评价应以能全面反映衡量学生的实际质量水平 为标志,因此,教师在实习前应将评价标准告知学生,根据标准 考评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表现;学生也应参与评价,有权提出意 3学生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企业配合度不够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普遍缺乏经验,对 】08 第288期 见;企业评价应将考核评分与考核评语相结合,以动态的、系统 的、多方位的视角进行顶岗实习评价。该评价体系的实施收到 了较好的预期效果,从而为推行工学结合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 新埋下了伏笔。 3.关注评价结果的实效性,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顶岗实习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开 展教学活动提供改革的依据和参考。因此,评价体系在设立时 要抛开过去主观笼统的评价,代之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体现可操作性:一是指标要简化,方法要简便;二是数据要易于 获取,信息来源真实可靠;三是操作要规范,各项评价指标有相 应的计算方法,数据标准规范。通过合理的测评,得出的结论可 以直接为管理层制定政策、改进顶岗实习的管理方式方法及教 学改革等提供依据,从而推动改革的全面进行。 三、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设立 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顶岗实习目标与内容以及实 习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在工作实践中建立并逐步完善 了突出能力本位的多元化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一级指 标明确评价内容,分为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三个维 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二级指标作为具体考核内容。三级指标为 评价标准和观测点。评价等级分为A、B、C、D、E共5个等级,赋 予不同比重l、0.8、0.6、O.4、0.2。评价主体包括实习单位指导教 师、实习单位同事、学校指导教师与实习生。 2.成绩评定 由于实习单位和学校对实习生的掌握了解程度与侧重不 同,综合成绩评定时赋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实习单位同事、学 校指导教师与实习生不同的权重,分别为0.45、0.15、0.3、0.1。 学生单项成绩=三级指标分值 评价等级 学生成绩=∑学生单项成绩 学生综合成绩=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成绩 0.45+实习单位同 事成绩 0.15+学校指导教师成绩 0.3+实习生自评成绩 0.1 四、运行效果 新的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规范 性得到了广泛认可。—方面通过该评价体系的实施,促进了财务 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 能水平、实习专业对口率及就业率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学校和 企业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深化了校企合作关系,稳固了校外 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院的内涵建设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善兴.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 术教育,2010,(2). 实验实践教学 表1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评价者姓名 评价者职务 实习单位 实习岗位 实习时间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A B C D E 指标 指标 指标 评价标准(观测点) (1) (0.8) (0.6) (0.4) (0.2) (分值) (分值) (分值) 表现 比较 稍加 勉强 有待 出色 理想 改进 达标 改进 服从管 能够服从学校指导 理(3) 教师、实习单位指导 教师及领导的管理 基础 遵守纪 按时出勤,遵守实习 知识 律(3) 单位的日常管理制度 (1O) 及各项要求 职业 实习知 了解顶岗实习的要求 知识 识(4) 和任务,及时撰写实 习日志与报告 (30) 财务核 掌握基本的账务处 专业 算(8) 理及财务核算等方面 的技术知识 基础 纳税申 熟悉金融业务、纳税 知识 报(8) 申报相关知识 (20) 企业管 了解企业工商管理理(4) 国家财政、税收等相 、 关知识 岗位契 顶岗实习的岗位与专 合度与 层次 业的对口程度,从事 (8) 哪个层次的岗位 专业 岗位技 熟练掌握岗位工作 技能 能与胜 任务的各项技能,保 (3O) 任能力 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 (12) 务 职业 工作效 能够按照会计信息 能力 率(12) 质量要求原则,及时 (4O) 完成岗位任务 继续学 能够虚心请教,快 习能力 速适应岗位,有掌握 方法 (6) 本行业最新知识的 能力 意识和能力 (10) 分析处 遇事保持冷静理问题 ,具 能力 有应急事件分析处 (4) 理问题的能力 身心素 身体健康,具有良好 质(5) 的心理素质和积极 职业 乐观的精神状态 素养 爱岗敬 热爱本职工作,努力 (20) 业(10) 钻研业务 团队协 具有团队精神,能够 职业 作(5) 与他人良好的沟通与 素质 协作 (30) 诚实守 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信(4) 不弄虚作假,为人诚 恳,踏实做事 价值观 职业 正确择 态度端正,正确择业, (10) 业(4) 愿意从事会计职业 自我规 具有自我规划意识, 划(2) 理性地进行职业生 涯规划 分值 [2]何卫华.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研究fJ].财教通 讯,2011,(1 o1. [3]郭洪强.高职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 业,2013,(9). 【4】闫肃.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研究 [J1.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责任编辑:孙晴) 】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