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综合实1

初中综合实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初中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节奏的合理

在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上课铃响两三分钟才步入教室,不时地还说两句有关纪律的话,或者批评数落违纪学生;有的教师为了抢时间,讲的很快,学生的思路跟不上;也有的教师慢条斯理,甚至一个简单的算式也要在黑板上演示一番,不及于学生的思维。像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度忽密忽疏,不是过限,就是不及。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学生的思维紧张、散慢、拖拉,知识的接受与获得受到。因此,善于进行课堂的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安排与学生的承受力合理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做到起伏错落,张弛有度,流畅自然,这一要求,也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一。 一、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有六种可比成分:

1、密度——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质的教学任务的程度。质指的是有效信息。新知识多,密度就大。

2、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教学任务的量,包括新知识的学习与旧知识的巩固。

3、难度——指教师和学生教学时感到表达、理解、运用等方面的难易程度。

4、重点度——指课堂内重要的和主要的教学内容,占全部教学内容比例大小的程度。

5、强度——指教师、学生双方在单位时间内教授或学习一定难度和一定数量的教学内容,所引起的双方身心疲劳程度。

6、激情度——指教师、学生双方融于情景交融的教学境界中所激起的情感共鸣。情感共振程度、高度激情的出现,标志着教学高潮的阶段的到来。

二、 课堂教学就是通过上述六个可比成分的重复和有规律的交替来表现。归纳起来这方面的有三个艺术点: 1、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进行调节。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清楚本节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必须了解学生的现状和知识基础情况。一般来说,难度不大的内容,可通过加大密度来。课堂密度的加大,随之而来的是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目的还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使教学节奏的高低、强弱、快慢有规律的变化。

使以上六种可比成分按照“弱→强→弱”或“强→弱→弱”多次循环,使教学起伏错落,疏密有致,繁简适当,节奏有序。 3、依据课堂教学中的节奏特点加以调节。

在课堂40-45分钟时间内,学生的脑力不可能保持在一种状态,有振奋、愉悦,也有松懈、疲倦,教师的课堂艺术正体现在对这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上。

心理学有研究表明,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在前15分钟和第25至35分钟的10分钟是脑力的最佳状态。所以教师应通过,使课堂的重点问题在这一段时间内加以解决。而第15分钟至25分钟这段时间是学生课堂疲劳的波谷期,是学生情绪状态上相对平衡的时段,以处理一般性问题、练习或学生自学为好。 三、创设课堂情境。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教师通过观、讲、问、查等途径获得学生的学习信息,来不断自己的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双方互动共同形成一种教学的场面和氛围,即教学情境。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善于创新好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情境的控制,目的在于维持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学习兴趣。针对中小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教师控制教学情境,就是不断变换刺激角度。效果较明显的方法有:制造悬念和组织讨论。悬念可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讨论则可使学生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还可发展学生思维及说理表达能力 1、对学生学习行为的。 (1)控制好课堂秩序。

课堂是学习的场所,既要使学生有所得,又要生动活泼,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既要不断的启发、诱导,又要不断地纠正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以保证课堂

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宽”与“严”要有尺度,不能破坏师生的默契合作、民主和谐的心理氛围。 (2)恰当的肯定和激励。

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是有差异的,面对这种差异,教师进行评价时,首先应该是恰当的肯定,只有恰当的肯定,才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自信心,尤其是对平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点滴的进步,给以表扬和激励,使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课堂教学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教师就要不断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如说、背、练、演、活动等,让学生感受课堂生活的乐趣。 2、教师教态。

教态是教师利用表情、动作等身态语言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感情的行为方式,也是教学的一种手段。 (1)语言富有表现力。

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如一曲优美的旋律,激起学生心中的波澜;应如一道清澈的甘泉,滋润学生的心田。它体现教师“讲”的精华,“导”的恰到好处,其艺术性的要求主要是规范性、生动性、逻辑性和启发性。

(2)声调具有渲染力。

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速度要有变化,在某些教学环节,对需要强调和突出的内容,可以加大声音的力度和强度,有时需要重音音节延长,放慢速度,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时为了渲染气氛,也可以使语速越来越快,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动作、表情的亲和力。

教师讲课的身势:头部动作、手势、眼神流露、表情变化,对于和学生交流感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明显的作用。因此,也是课堂的一个方面。

例如,教师经常走到学生中间,缩短了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学生感到心理上与教师的接近;教师的眼神、正视、俯视、环视、点视都有不同的内涵,运用得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真诚的微笑会使学生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会使学生欣然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教育,进而转化为学习动力,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这样,教学就得心应手了。

以上谈了教师课堂教学节奏的合理,它是教师课堂主导作用的艺术发挥,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它印证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的一句话:“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