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融合

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融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9年(第9卷)第09期学校体育学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9.09.086

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融合

黄建伟

(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0)

摘 要:众所周知,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浸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我国高效的教学中,对于公共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的融合并不突出,甚至少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怎样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教学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以促进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融合为重点,对此提出相关意见以及相应措施,仅供参考。关键词:公共体育 体育文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c)-0086-0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公共体育教学,尤其对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文化异常重视。而在以往的高校教学中,往往呈现出重视体育健康、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公共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固然重要,以至于各大高校不断增加公共体育课的课时,却未曾想到对学生进行体育心理健康等知识的辅导,只是一味的赶课程要求,提高学生生理机能,而忽视将公共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相融合。

1 当今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的高低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快慢,而文化素养的多少则代表了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两者密不可分。公共体育教学离开了体育文化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核心与灵魂。但是,如果单单追求体育文化,忽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那岂不是等同

[1]

于舍本求末。现今高校在公共体育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而如果不加以改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教育者应当将公共体育课的健身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使得两者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1.1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师资力量

显而易见,在任何一个高校当中体育老师的人数都是相对而言较少的,并且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高级职称的老师较少,而大多都是管理层,很少也无法抽空安排到日常教学之中。大多数体育老师年龄较小,职称较低。而这些都不利于公共体育教学的有序、健康开展。1.2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

当今高校开展公共体育教学,会给予同学多种选择,例如:篮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健美操、太极等。当

[2]

然,也会据此作为上课内容,在相应场地教授相关技能。如若是教授羽毛球,一般会教授同学握拍、发球、击球等相应技能,却常常忽视教授裁判规则、一些基本的常识内容,而往往忽视蕴含其中的体育文化以及相应健康知识,而老师也未曾将公共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相融合。1.3 高校公共体育的教学教学模式

在一般的高校中都会设置体育课。一般情况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体育的公共基础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上课,上课内容一般是太极。但是这样的安排存在很大的

局限性,一则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

兴趣爱好。二则开设的内容较简单,没有达到强身健体的

[3]

目的。进入大学二年级之后,学校会开设体育选修课,开设多种多样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表面上看如此设置课程十分合理,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则不然,课程有很大一部分会和上一学年的内容重复,且全校学生一起抢课也是一大问题。1.4 学生缺少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目前在高校开展的一些体育课程往往枯燥乏味,老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往往不感兴趣,且经过了高考之后,学生普遍认为体育是不重要的科目,可有可无,因此对于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往往是照葫芦画瓢,为了应付最后的体育考试[4],试想,若是学生消极对待课程,对老师教授的内容不感兴趣,而老师往往教授的是一些有关相应课程的枯燥乏味的知识,也很少有老师将体育与其中的文化串连在一起的,老师上课无聊,学生懒于认真听课,如此恶性循环,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又谈何将公共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相融合呢?

2 如何将公共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进行融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公共体育教学对于国民教育越来越重要。但是就目前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而言,情况不容乐观。众所周知,一所高校体育课的好坏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好坏,而一所高校的品性往往是由它的最低处所决定。对于教育者而言,要是体育成为每个学生最强有力的后盾而不是软肋。想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教育者改革教学内容方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接下来,就如何将公共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相融合进行讨论。

2.1 引导学生观念的转变

常言道:如若想要改变一个人,那么首先要改变他的观念、想法。在大多数学生的观念当中,体育其他学科无法相比,可能是高中时期受高考制度影响,在学生潜意识里就觉得体育是一个放松性课程,完全不需要任何理论性

(下转88页)

①作者简介:黄建伟(1966,9—),男,汉族,河南嵩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86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2019年(第9卷)第09期学校体育学

“的思想,将体育归纳到娱乐的范畴之中。而多数高校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之下,也将体育划分到娱乐的范畴之中,从而使其得不到重视,从而导致在开展校园足球的时候,认为这只是种娱乐活动,而不是一种学习的手段,从而减少时间上的分配,以致影响到其开展。而对于高校校园足球的开展,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时间的因素,足球运动是一项人员参与数量较多的团队运动,讲究相互间的配合,这种配合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来形成,而在现如今大多数高校对于学生业余时间的安排上,因把其当作娱乐,并没有安排专门的时间段进行体育锻炼,而这直接导致学生无法集中训练,从而影响到这项运动在业余学生中的开展,使这项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中,陷入一种窘境。当清华大学,提出下午四点半之后不在安排课程,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之后,值得每个普通高等院校的深思。2.2 “重文轻武“的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重文轻武“,一直提倡的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态度。多数高校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活中,因为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导致其在大学之前从未接触过这项运动,缺乏群众基础,直接影响到这项运动在高校中的开展。并且各个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其考研率以及就业率成为从学生到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加之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传统观念的影响,依旧保持着”重文轻武“的思想态度,直接导致高校校园足球的开展举步维艰。

人的思想之中,在其发挥着引导作用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产生一种制约性。研究认为,中国部分传统文化思想制约着高校校园足球的开展,而这种制约主要分为对学生个人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学校工作的影响。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应帮助学生转变本身君子之争、中庸之道的传统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感触足球运动的魅力所在,以及加强损伤的预防,减少损伤情况的出现,帮助学生摆正对于足球这项运动的风险性的判断,当属重中之重。对于学校来说,课余锻炼时间的保障以及重文轻武思想的转变,对高校校园足球的开展起到一个保障作用。随着国家主席*对于中国足球的大力扶持,中国的足球环境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各级赛制包括高校足球联赛也将获得新的活力。总之,正确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于学生以及学校的影响,能有效地促进高校校园足球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翟光勇,李天珍.惯习与场域:中国足球困局的文化社会学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1):56-60.

[2] 余晓慧,熊伟.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养生体育文化[J].体育科技,2012(4):18-21.

[3] 王斌.礼文化对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5):44-46.

[4] 马国义.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20-23.

[5] 石展望.儒家思想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9(9):9,102-103.

[6]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为教育者要不断完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努力招收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体育老师。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加强体育与文化的融合。

3 结语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世世代代的流传中,已经深入国

(上接86页)

的内容,学生往往上课随意散漫、无心听课。但是,为了规范学生行为、推动体育文化的融入,各高校要积极向学生宣传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强调二者“双向并举,齐头并进”,“无体育,不文化”,要真正将这一观念深入人心,让学生打心底里认识到文化与体育是同样重要的,从而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去。

2.2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

以往的教学模式由于按部就班、内容单一,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一般是学生聚集到操场上,老师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项目技能,老师进行演示学生自行观看,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练习,最后学生自由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枯燥、乏味,教育者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开设大学生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如跆拳道、篮球、瑜伽、健美操、足球等,让学生自行报名选修。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讲授体育项目知识为主,穿插一些有关该项目的文化知识,尽力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要适当引入一些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使得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体育与文化相融合。2.3 提高高校体育师资力量

各个高校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参差不穷,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的融合。就有关研究表明,目前在高校担任体育老师的教师大多只具有本科学历,研究生、博士生往往是凤毛麟角。试想,为人师者若是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又如何要求所教授的学生拥有高素质、高水平,谈何将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相融合。因此,作883 结语

综上所述,将公共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相融合是深

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体育与其中所包含的体育文化密不可分,且将体育与文化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精神,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暴露更值得说明问题,也表现出将公共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上述的一些解决策略,是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所指定的。

参考文献

[1] 郭利利.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融合[J].教育观察,2017,6(23):133-134.

[2] 杨向明.人文精神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融合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4):64-65.[3] 蒋菠.竞技走向健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D].西南大学,2012.

[4] 李欣,关晶晶.文化融合视阈下黑龙江省留学生体育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J].理论观察,2018(5):149-151.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