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化】测试卷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1690年后许多欧洲严肃的思想家认为上帝是祌秘的造钟人,在混沌初开时,建造了一个 完美的

时钟,然后就让它按照预定的规则自由运转。这种主张()

A.受到牛顿力学体系影响 C.颠覆了上帝造人的学说

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观念 D.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 (2018•湖博模拟)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 化

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

C.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D.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3. (2018•桂林模拟)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 屮

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 下。”爱因斯坦的理论()

A.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B.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C.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

的角度和方式D.主要论证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4. 下图是1861年英国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群猴子正被介绍给另一只穿 着时髦衣

服并拿着一本书(处于上流社会)的猴子(右)。此漫画()

A.形象地说明了人类进化的历程B.反映了进化论传播的艰难 C.表达了作者对宗教神学的不满D.批判了上帝“创世”说的荒谬

5. (美)约翰•麦克尼尔在《能源帝国》中写道: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 用自

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这 主要得益于()

A.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内燃机创制与使用 C.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D.飞机和轮船的出现

6. (2018•晋中调研)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反映了人类对全球问题的关注,从下表屮可以看出20 世纪8()年代以来人类关注的主题主要是()

表世界陴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

1933 年 主题

一个世纪的进步 通过竞争获得和平 时间 1982 年 主题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35 年 1984 年 1937 年 1939 年 1958 年 1962 年 1964 年 1970 年 1974 年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明口新世界 科学、文明和人性 太空吋代的人类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无污染的进步 1985 年 1990 年 1998 年 2000 年 2005 年 2010 年 2015 年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人类与自然 海详:未来的财富 人类一自然一科技一发展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恝的再发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注

A.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 C.人与自然的关系

B.关

D.科技作用的两重性

7. 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 息,

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 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A.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B.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C.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D.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8. (2018•长春质检)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

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 们还能见到吋间的分割、吋间的变形等。这反映山()

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D.西方社会精祌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9. (2018•咕尔澳模拟)自19世纪初科幻小说登上了世界文学的殿堂,到20世纪屮叶以硬科

学为主体的科幻作品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准,但是随后科幻小说的主题巾“科技崇拜”转向 “科技恐怖”。这反映了科技发展导致了()

A.世界艺术流派的变化B.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C.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D.对科技动用再次反思

10.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在

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 变化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D.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广泛传播

11. 约翰•凯奇认为一切组织好的音乐都是邪恶的,他用铁钉、玩具、玻璃等杂物,放在钢 琴

中奏山各种怪声,称这j是“真正的咅乐”;1952年,他在钢琴前静坐4分33秒,演奏 一曲名为《4分33秒》的无声乐曲。下列作品与其音乐风格相同的是()

老人与海

A

D

12. (2018•哈尔演三中模拟)垒球、迷你高尔夫球等大众化、低消费的体育项目风行;旨在 助

人排解“休闲问题”的书籍大量出版;最受欢迎的游戏是“大富翁”:最受欢迎的电影是 音乐幻想剧。这些现象,可能山现在()

A. 20世紀30年代的美国B. 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 C. 20世纪60年代的口本D. 20世纪80年代的巾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笫14题12分,共37分)

13. (2018•靑岛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0年,康熙帝在颐和园设如意馆,1713年前后建立蒙养斋算学馆,邀请西方 熟悉数学、物理、天文历法、光学的传教士到此授课与研究,西方传教士称之为中国科学 院。传教士白晋在写给路易十四的报告中说:“康熙帝需要招聘您的臣民一一熟悉科学和 艺术的耶穌会士,是为了让他们同已在宮中的耶穌会士在宮中建立起一个像法国皇家研究 院那样的一个研究院。”康熙帝把“颐和园中的如意馆拨给那些供奉于皇家的画家、机艺师、 设计师们作集会之用。欧洲来的传教士们在如意馆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白

晋记述了皇帝对如意馆工匠们的“各类新奇制品的强烈爱好和深刻了解”,他每天验看这些

出自新建研究院院士之手的作品”,对其中的杰作给予奖赏。现在的故宫藏有数台计算器, 就是康熙年间制造的改进型帕斯卡计算器。康熙帝去世后如意馆成为一个单纯的画院而且 日趋衰微。一一摘编自白晋《康熙帝传》

材料二1666年,在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的支持下,建立法兰西科学院。其成员享受津贴, 研究活动受到资助。法兰西科学院致力于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 研究。院士们在毗邻的皇家图书馆(有一个实验室)的房间内每周聚会两次,会议轮番讨论数 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生物学、解剖学、理学和天文学等问题,科学院成g可以自 行决定自己的研究内容。他们还组织了几次海外考察。当时知名的欧洲学者霍布斯、卡西 尼、惠更斯等,都受其吸引并加入。路易十四死后法兰西科学院却一直延续下来,为法国 近代科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摘编自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科学院”、法兰西科学院的特点及这 堅

特点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国“科学院”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机器代替人”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 中的工具,

“机器”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化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

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 在。

——摘编自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材

料屮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12分)

【解析卷】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化】测试卷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1690年后许多欧洲严肃的思想家认为上帝是神秘的造钟人,在混沌初开时,建造了一个 完

美的时钟,然后就让它按照预定的规则自由运转。这种主张()

A.受到牛顿力学体系影响 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观念 C.颠覆了上帝造人的学说 D.引发了第一次

工业革命

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是按照预定的规律自由运转的,这种思想主要是受到牛顿 力学体系影响,否定神的作用,A正确;宗教改革与世界运行规律无关,排除B;进化论 颠覆了上帝造人的学说,进化论与世界运行规律无关,排除C;材料这种思想促进启蒙思 想产生,D与材料无关。

2. (2018•湖博模拟)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 化

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

C.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D.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解析:选C。材料中强调的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的表 述不合主

题,故A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思想方面,与民主政治无关,故B项排除; 依据材料中“受

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 “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 “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 响” “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等信息可得出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故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3. (2018•桂林模拟)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

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 下。”爱因斯坦的理论()

A.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B.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宄 C.改变了人们汄识世

界的角度和方式D.主要论证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解析:选C。A选项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

小时空距离是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与爱因斯 坦无关,故排除;B选项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是量子力学的影响,故排除;C 选项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是相对论的影响,符合题意;D选项与相对论的内 容相悖,故排除。

4. 下图是1861年英国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漫画屮:-•群猴子正被介绍给另一只穿 着时

髦衣服并拿着一本书(处于上流社会)的猴子(右)。此漫画()

A.形象地说明了人类进化的历程B.反映了进化论传播的艰难 C.表达了作者对宗教祌学的不满D.批判了上帝“创世”说的荒谬

解析:选B。据材料漫画可知,画中的人物被比喻成猴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漫 画讽剌生物

进化论的传播,故B项正确;人类进化的历程不能仅仅以几只猴子来表达,故 A项错误;漫画表达了作者对进化论的不满,故C项错误;漫画也没有批判上帝“创世” 说,故D项错误。

5. (美)约翰.R•麦克尼尔在《能源帝国》中写道: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

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这 主要得益于()

A. 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内燃机创制与使用 D.飞机和轮船的出现

C.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解析:选A。题干中所述的成果是在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实现的,再结合题干中 提到的

煤炭能源,就可以很自然的想到是工北革命中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促 进了机器的普及所带来的成果,故选A。

6. (2018.晋中调研)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反映了人类对全球问题的关注,从下表中可以看出20 世

纪80年代以来人类关注的主题主要是()

表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 主题 一个世纪的进步 通过竞争获得和平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明U新世界 科学、文明和人性 太空时代的人类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无污染的进步 时间 主题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人类与自然 海洋:未来的财富 人类一自然一科技一发展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注

1933 年 1935 年 1937 年 1939 年 1958 年 1962 年 1964 年 1970 年 1974 年 1982 年 1984 年 1985 年 1990 年 1998 年 2000 年 2005 年 2010 年 2015 年 B.关

A.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科技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选C。据材料,1982—2015年的主题归纳可得,人类关注的主题主要是人与自然的 关系,

故C项正确;1982—2015年人类关注的主题涉及科技的发展,但对工业的发展则无 反映,故A项错误;B项不是20世纪8()年代以来人类关注的主题,而是20世纪8()年代 以前的主题,故

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反映,故D项错误。

7. 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 息,

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 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A.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B.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C.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D.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解析:选C。根据材料“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 和获取信

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可知信息技术影响到

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故C项正确。

8. (2018•长舂质检)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吋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两交织

在一起,祌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 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这反映出()

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

文学主流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解析:选A。根据题干可知现实与非现实的交织、时

间被凝固、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 等都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有关,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的题材,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的内容,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D项 理解与题意不符。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9. (2018•哈尔淇模拟)自19世纪初科幻小说登上了世界文学的殿堂,到20世纪中叶以硬科 学

为主体的科幻作品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准,但是随后科幻小说的主题由“科技崇拜”转向 “科技恐怖”。这反映了科技发展导致了()

A.世界艺术流派的变化B.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C.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D.对科技动用再次反思

解析:选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科幻小说的主题开始从“科技崇拜”转向“科技恐 怖”是由于二战中核武器的使用以及高速失控的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灾难、人 类精神世界的空虚等问题,使人类对科技动用再次反思,故排除B、C, D正确。材料体现 科幻小说的主题的变化,而不是艺术流派的变化,排除A。

10. 彼得•李怕庚在《欧洲文化史》巾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在

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 变化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D.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广泛传播

解析:选D。贝多芬是晚于莫扎特的音乐家,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古典主义向 浪漫主义过渡时期的音乐家,此时民主平等思想正在欧洲广泛传播,故D项正确。

11. 约翰•凯奇认力一切组织好的音乐都是邪恶的,他用铁钉、玩具、玻璃等杂物,放在钢 琴

屮奏出各种怪声,称这冰是“真正的音乐”;1952年,他在钢琴前静坐4分33秒,演奏 一曲名为《4分33秒》的无声乐曲。下列作品与其音乐风格相同的是()

A B

C D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对于约翰创作特点的描述可以看出该创作风格属于现代主义,《巴 黎圣母

院》属于浪漫主义,故A项错误;《大卫•科波菲尔》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故B项错 误;《老人与

海》属于现代主义,故C项正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属于苏联社会主义 文学,故D项错误。

12. (2018•哈尔澳三中模拟)垒球、迷你高尔夫球等大众化、低消费的体育项FI风行;旨在

助人排解“休闲问题”的书籍大量出版;最受欢迎的游戏是“大富翁”;最受欢迎的电影是 音乐幻想剧。这些现象,可能出现在()

A.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B. 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 C. 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D.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

解析:选A。材料中“垒球、迷你高尔夫球等大众化” “游戏是‘大富翁’ ” “最受欢迎 的电影是音乐幻想剧”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 (2018•青岛质检)阅读材料,完成卜•列要求。

材料一 1690年,康熙帝在颐和园设如意馆,1713年前后建立蒙养斋算学馆,邀请西方 熟悉数学、

物理、天文历法、光学的传教士到此授课与研究,西方传教士称之为中国科学 院。传教士白晋在写给路易十四的报告中说:“康熙帝需要招聘您的臣民一一熟悉科学和 艺术的耶穌会士,是为了让他们同已在宫中的耶穌会士在宮中建立起一个像法国皇家研究 院那样的一个研究院。”康熙帝把“颐和园中的如意馆拨给那些供奉于皇家的画家、机艺师、 设计师们作集会之用。欧洲来的传教士们在如意馆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白 晋记述了皇帝对如意馆工匠们的“各类新奇制品的强烈爱好和深刻了解”,他每天验看这些

“出自新建研究院院士之手的作品”,对其中的杰作给予奖赏。现在的故宫藏有数台计算器, 就是康熙年间制造的改进型帕斯卡计算器。康熙帝去世后如意馆成为一个单纯的画院而且

日趋衰微。一一摘编自白晋《康熙帝传》

材料二1666年,在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的支持下,建立法兰西科学院。其成员享受津贴, 研究活动受到资助。法兰西科学院致力于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 研究。院士们在毗邻的皇家图书馆(有一个实验室)的房间内每周聚会两次,会议轮番讨论数 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生物学、解剖学、理学和天文学等问题,科学院成员可以自 行决定自己的研究内容。他们还组织了几次海外考察。当时知名的欧洲学者霍布斯、卡西 尼、惠更斯等,都受其吸引并加入。路易十四死后法兰西科学院却一直延续下来,为法国 近代科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摘编自伏尔泰《路易十叫吋代》

(1) 根裾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科学院”、法兰西科学院的特点及这 些

特点出现的背景。(15分)

(2) 根裾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国“科学院”命运不同的原因。(1()分)

解析⑴第一小问特点,一方面是中国科学院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得出。另一方是西方科学 院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得出。第二小问背景,在分析背景时要与传统的原因做有效地区分,

因为这个背景是呈现中西不同特点的背景。(2)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特征分析,呈现 中西不同差异的原因。

答案(1)特点:中国,皇帝主导;满足于皇帝个人对新奇事物的追求;研宂领域狭窄,少创 造。 法国,国王支持;具有独立性和开放性;有较成熟的运行机制;研究重视实验与创造;影 响深远。

背景:中国,西学东渐;康熙帝个人对西方科技产生兴趣;西方传教士的不专业性;中国 工匠(技工)社会地位低下。法国,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祌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 西方学者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中国: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儒家思想轻视科学的社会氛围;皇帝独断的 随

意性。

法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重视科 技与人才的社会氛围。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机器代替人”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 中的工具,

“机器”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化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

这样的技木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 在。

——摘编自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叫次工业革命》 从材

料屮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12分)

解析首先提炼观点,材料表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利有弊的, 所以可肯

定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或突出科学技术带来的贞面影响,当然最好是指出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既有枳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其次结合所学世界史部分相关史实进行 论证说明,注意所选史实要能够说明观点。最后进行总结,升华观点。

答案示例

观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有利有弊(或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 双刃剑)。

阐述:两次工业革命屮,“机器替代人”促进了经济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便捷,但 也给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带来了诸多难题与困惑,如阶级冲突、失业问题、环境 污染等。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始了对人脑的部分替代即对人的智力替代, 使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Y革命性变化,但伴随着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 毒品生化武器、核泄漏、

化学武器、电脑病毒等的山现也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巨大灾难,

如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实行细菌战,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等。总之,历史 上的每次技术进阶升级都显示过它有益和有害的两面性,应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其 他言之有理亦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