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第15卷第40期 ・15 论著・ AIS.ISS创伤评分在急诊创伤护理工作 交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朱海萍,曹海红,梁文兰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江苏苏州215008)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AIS.ISS创伤评分在急诊创伤护 ̄X-Z-作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到2014年12 月我院急诊室收治后进入创伤科病房进行术后护理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 统方式进行护理交接,实验组采用AIS.ISS创伤评分评估患者创伤程度,并在护理交接工作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比 较两组护士对患者伤情的知晓及预后评估情况。结果实验组护士对患者伤情的知晓率、预后评估的可预见率均显著高 于对照组(尸<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IS.ISS创伤评分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伤情,对患者预后进行 准确评估,从而提供针对性护理,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AIS.ISS创伤评分;急诊;护理交接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issn.1671—3141.2015.40.009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AIS—ISS trauma score in the handover of emergency trauma nursing ZHU Hai。ping,CAO Hai_hong,LIANG Wen lan (North District of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Suzhou,Jiangsu,215008,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IS—ISS trauma score in emergency trauma nursing.Methods:From Sept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58 patien ̄ t}l postoperative nursing were admix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each of 29 cases.The control rg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way to carry on the nursing handover,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he AIS—ISS trauma score to evaluate the trauma degree,and carries on the pertinence nursing in the nursing handover work.To compare the awareness of hte two groups of nurses to the patients and the prognosis ofthe patients.Results:The rate ofawareness ofthe nur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prognosis ofthe patients were signiifcantly higher htan that of hte control group(尸<O.05),the di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Conclusion:AIS—ISS trauma score Can help medical personnel to understand hte patient’S injury,accurate assessment ofthe prognosis ofpatients,SO sa to provide targeted care,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nad promotion. KEYwORDS:AIS—ISS trauma score;emergency;nursing handover. 人类文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城市人口比 1.2方法 例的上升,交通事故创伤患者以及各种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导 对照组根据救命第一、救伤第二的传统方式进行救治护 致的创伤患者人数出现大规模增加的趋势。一般而言,该类 理,保持气道通畅。休克患者应在抢救休克基础上及时手术 患者伤情较为复杂,且病情多变,严重危及生命。调查表明 后送入外科病房。实验组患者快速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创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四大死因[1]。用以评价AIS—ISS创 其后根据AIS标准进行AIS评分,ISS分值为患者3个损伤 伤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交接中的应用效果,现 最为严重的部位的AIS的分值的平方和。危重伤员的标准 报告如下。 为ISS超过2O分;重伤员的标准为ISS分值大于等于10且 小于20;ISS不足10分作为轻伤员的标准。填写具体损伤 1资料与方法 部位和程度代码以及ISS的评分结果,作为与手术室护士或 1.1一般资料 ICU护士交接时患者伤情的依据。 选择2012年9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急诊室收治后进 1.3评定标准 入创伤科病房进行术后护理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两组护士对患者伤情的知晓程 和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6例,年 度。8名护士中若4名及其以上知晓为了解,1~3名护士知 龄25~71岁,平均年龄(39.12±10.34)岁,其中胸外伤患者5 晓为模糊,无护士知晓为不清楚。8名护士若有7~8名能够 例,颅脑外伤患者3例,腹外伤患者15例,胸腹联合伤患者 评估正确即为明确评估,可以评估需4-6名护士,1—3名护士 6例;实验组中男性22例,女性7例,年龄27 ̄69岁,平均年 评估正确为模糊评估,无护士评估正确为不能评估【2]。 1.4统计学方法 龄(38.56±10.76)岁,其中胸外伤患者4例,颅脑外伤患者4 本研究数据资料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所有的 例,腹外伤患者14例,胸腹联合伤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于 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统计处理采用 第一时间送至急诊室诊疗,于手术室接受手术,最后进入创 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伤科病房。针对两组患者的护士每组各8名,年龄25-40岁, 2结果 工作时间为6~2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 2.1 两组护士对各自组患者伤情程度知晓情况比较 料上无显著差异(尸>0.05),具有可比性。同时两组护士的基 具体结果见表1。 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 >O.05),具有可比性。 (下转第17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第l5卷第4O期 l7 可见,在治疗效果比较上,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 出,肠道内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存在密切关系,因此益生菌 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作为微生态制剂开始在临床治疗上得到应用[I】。 2.2两组患者的内镜下评分比较 益生菌对肠道的运作起到维持作用,在溃疡性结肠炎的 如下表所示: 治疗上效果理想。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对患有溃疡性结肠 表2两组患者内镜下评分比较(分) 炎的大鼠应用益生菌,结果显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有 效改善疾病发展,且能够有效抑制NF—K B和TGF—B的活 性,实现抗炎。益生菌制剂经生物拮抗强化肠道屏障功能, 并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从而控制病情,促使肠道菌群生态平 衡得到纠正。 可见,在内镜下评分比较上,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ron分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 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 益生菌制剂,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 者的Baron分显著下降,实验组治疗后分值比对照组低,差异 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内镜评分改善 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O.05,提示有统计学意 2.3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 义;在复发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 对照组4O例患者有1l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7.5%;实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张海明[2 的研究结果相符。可见 验组40例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复发率,复发率为5%。可见, 益生菌制剂的良好治疗效果得到证实。 实验组的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 综上所述,采用益生菌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 统计学意义。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且复发率低,值得普及。 3讨论 参考文献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尚不确定, [1】王亚洲.益生茵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探析[J].黑龙江医学, 有学者认为其余基因因素存在联系性。溃疡性结肠炎病情 2014,38(5):153-154. 复杂,患者以便血、腹痛、体重下降、呕吐等为主要症状,且部 [2】张海明.益生菌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 分患者合并关节炎、皮肤病变以及肝功能异常等。有研究指 2013,51(2O):109-1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接第15页) 表1两组护士对各自组患者伤情程度知晓情况比较 知晓程度,使得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能够进行有针对性 的护理,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 3.4本研究中实验组护士对患者的伤情知晓率为89.66%, 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的知晓率48.28%,同时实验组82.76% 的患者预后可见,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患者预后可见率,表 明经过AIS—ISS评分可以较好地帮助护理人员认清患者的 伤情信息,在护理交接过程中使双方护士都能较好地评估 2.2两组护士对各自患者预后评估情况比较 患者的预后,进而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护理。 具体结果见表2。 3.5综上所述,AIS—ISS创伤评分在急诊创伤护理工作交 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辅助价值,借助于该评分可帮助 表2两组护士对各自患者预后评估情况比较 交接工作中的医护人员清楚了解患者的伤情,对患者预后 有效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佳乐,胡玉英,曹爱丽,等.AIS—ISS创伤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 术后护理工作交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 I, 25(22):2034-2035. [2]朱成明.煤矿多发伤353例救治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3讨论 2008,1(17):1071-1072. 3.1 AIS及以AIS为基础的ISS评分是国际上通用的损伤定 [3]余立群.AIS—ISS创伤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交接中 级及评价伤情的重要手段,目前多用来被评价急诊创伤患 的价值探讨[J].护理研究,2013,2ou):1 17—1 18. 者的伤情严重情况,并根据此评分结果预估患者的预后 。 [4]陈美兰.院前创伤评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应用价 3.2研究表明传统护理工作交接时护士多局限于生命体征、 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O1 35(6):54_4-546. 皮肤、导管等方面的评估,而不重视患者的伤情评估,以 [5]吕汝琦,赵涛,杨雍.ISS在5.12地震伤员救治中的意义[J].四川 至于术后无法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往往依赖于医嘱和个人 医学,2008,29(9):1 172—1 173. 的工作经验处理患者病情,大大降低了护理的质量[4]。 [6]冉崇福,姚一民,张聪,等.AIS—ISS评分在维和医疗救援外伤病 3.3护理工作交接模式中采用AIS—ISS创伤评分能够帮助 员伤情判定中的作用及意义们.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 医护人员较好地了解患者的伤情,增强护士对患者的伤情 27(4):37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