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学科第 七册 教学计划
( 学年度第一学期)
全 册 教 材 分 析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四大领域,即六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一)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1、万以上数认、读、写,十进制计数法2、近似数 3、数字编码 (二)泰山黄金周——计算器 1、认识计算器 2、用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 3、探索规律 (三)扬帆奥运——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整百数乘整十数乘法的口算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4、积的变化规律 5、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6、回顾整理 (五)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 学 内 容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口算 2、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 3、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估算 4、商不变性质 5、因数和倍数 6、回顾整理 二、空间与图形 (四)我跟爸爸学设计——平行与相交 1、认识直线、射线、线段 2、了解平行与相交(垂直),会画垂线与平行线 3、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间的距离 三、统计与概率 (六)长大我也去航天——统计 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荡秋千:影响秋千在一定时间内摆动次数的因素 2、纸与我们的生活:通过计算和统计认识纸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五、回顾整理——总复习:系统整理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实际操作方面,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知 识 内 在 联 系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平行与相交一个单元,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它是在学习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介绍了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荡秋千”和“纸与我们的生活”,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选取现实并具有时代特点的事物为素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多方面选取了反映社会生活且学生熟悉的事物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社会,体验数学学习的现实性、挑战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教材改变了“小步子”的编排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这样既分散了学习的难点,也有利于借助计算理解知识。 材 编 排 特 点 3、通过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体现知识的生成性。 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倡导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积极倡导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努力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这提示教师:教学中要组织合适的活动,由学生收集数据,参与统计过程,自主学习知识。这样的编写思路,真正实践了教学资源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理念。 5、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随着知识的加深,教材也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与培养。通过一些提示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如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中,对于商的位置,教材没有过细指导,而是通过问题“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进行点拨,给学生留出空间进行探究。
一、 知识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 2、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进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式题;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探索简单的数教 学 总 目 标 学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了解平面内两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位置关系,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三)统计与概率: 1、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四)实践活动: 1、加深对乘除法等知识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大数的过程,能用大数表示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除两、三位数计算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结合具体情境,在估算的过程中,初步
形成估算意识。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探索平行与相交的过程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想象和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5、通过实验,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6、能综合运用平行与相交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7、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思考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的经验。 三、情感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 2、能初步用数和形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三位数乘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 学 重 难 点 1、观察物体。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落实知识与技能的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平时课堂教学设计上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2、精心设计有趣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数学学具和实物,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能充分体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3、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的教学,使学生熟练的计算两、三位数的乘除法和混合运算。 4、通过动手操作、绘制平行线和垂线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落 实 目 标 的主 要 措 施 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措施: 1、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在学习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时,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能够简单的、有条理的叙述自己的思路。 3、抓好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要时时组织好学生,维持好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 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措施: 1、培养学生计算后检验的习惯,能够及时发现错误并且改正,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采取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逐步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3、通过实践作业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教 学 内 容 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和万以上数的读法信息窗1 万以上数的写法信息窗2 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信息窗3 求近似数信息窗4 拓展平台:编码 第一单元回顾整理 泰山黄金周—计算器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信息窗1 国庆节放假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信息窗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信息窗3 积的变化规律信息窗4 三步混合运算信息窗5 第三单元回顾整理 综合应用:荡秋千 第一、二、三回顾整理 期中检测 第四单元 平行与相交信息窗1和信息窗2 除数是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信息窗1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信息窗2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信息窗3 除数是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和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信息窗4 商不变的性质信息窗5 拓展平台:因数和倍数 第五单元回顾整理 综合应用:纸与我们的生活 第六单元长大我也去航天——统计 回顾整理——总复习 回顾整理——总复习
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 学年度第一学期)
青岛版
年 级:四 年 级 任课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