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森林树木与农作物和园艺植物有哪些特点?
森林树木与农作物和园艺植物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个体高大,寿命长,育种周 期长;多为异花传粉,变异大,有关遗传规律和生物学特性的资料都很缺乏;生 长分布或是栽培的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多为野生或半野生状态,改良的潜力大; 有的易于无性繁殖一旦选育成功,可长期地多次使用。
2. 林木育种学的六大基本内容?
(1) 选:指选种,林业上主要的选种方式是种源选种和优树选种; (2) 引:指引种,是从国内外引进非本地原有的(乡土)树种;
(3) 育:指育种,包括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辐射育种和分子标 记辅助选择育种等;
(4) 测:指遗传测定,包括无性系测定和子代测定等,主要内容是估算树木的育 种值、估算各种变量组分和遗传力和评定遗传增益等。
(5) 繁:指繁育,林木繁育的主要途径是采穗圃、种子园和通过细胞工程的方法; (6) 保:指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树木的基因资源越丰富,林木育种就愈有成 效。
3.比较渐变群与生态型。 不同点:
渐变群:由于环境呈梯度变化及基因流动是形成的性状具有逐渐和连续改变的倾向,并呈梯度分布的生物类群。
生态型:同一物种因适应不同生存环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相同点:都是地理变异的一般模式。
4.简述种源试验基本结论。
根据各国林木种源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六条基本结论: (1)绝大多数树种都表现有地理的变异。
(2)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生长量、生育期、抗性和适应性,以及形态特征、某些 生理特性和木材的品质上。
(3)这些性质上的差异是可以通过种子遗传给后代的。
(4)各树种地理变异模式与各树种的自然分布区大小及分布区内环境条件的变化程度、特点有关。
(5)当地理种源的适应性最强,但生产率不一定最高。通过种源试验可以引进外地种源的适应性未掌握之前,便用当地种源最安全。
(6)为确定一个适宜的种源,需要连续进行2—3次种源试验。 5. 种子园与母树林的区别? 种子园与母树林的区别 种 子 园 母 树 林 1 / 5
选择强度大,亲本材料挑选严格 隔离条件严格 优良无性系或家系实行科学配置 投资成本高技术复杂 遗传增益较大 6.哪些树种适于建立母树林?
适合建立母树林的树种有以下几类:
选择强度低,亲本挑选不很严格 隔离条件难于做到严格 多利用优良林分疏伐改建 成本低,技术简单 遗传增益较小 1)用种量大而目前种子园尚未大量投产的树种。 2)目前尚无能力进行细致育种工作的次要造林树种。 3)开始结实年龄晚、林分间差异大、林分内差异小的树种。 4)种源间差异大,优良林分改建方便的树种。 5)稀有珍贵树种。
7为什么需要对遗传资源进行保护?
森林树木的种质资源是我们的重要财富,维持森林树木的遗传多样性和林木自然群体的异质性,是我们树木改良工作长远的利益之所在。
作物育种工作者已充分注意到栽培植物的野生或半野生亲缘种的特殊价值。
过去的作物育种工作主要建立在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的较小样本基础上,随着品种改良水平的提高,作物的遗传基础日益狭窄。近年才明白,具有广泛遗传基础的育种计划有助于防止病虫害的迅速蔓延,切实地不断提高育种水平。
8..遗传资源的基本保存方法有几种? 种质保存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
(1)就地保存 通过保护森林群落原来所处的生态系统来保护森林树木的种质资源,如设立自然保护区,制订相应的法律,建立专门保护机构等。
(2)迁地保存 把森林树木迁出它的自然生长地,保存在植物园、树木园、优树收集区、育种原始材料圃以及其它种植园中。
(3)离体保存 利用种子、根茎和花粉等的贮藏保存种质资源。 9. 杂交亲本选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优缺点互补
2)地理相距远,生态习性差异大 3)性状遗传力大 4)亲本配合力高
10. 控制授粉技术包括那些方面?
杂交过程包括去雄、隔离、授粉3个步骤。
2 / 5
去雄一般在花粉成熟之前进行,可直接用镊子剔除花中的雄蕊。 去雄后要立即套袋隔离。
待雌花开放,柱头分泌粘液时,即可授粉。
名解:
1.无性系:某一原始母株通过无性繁殖所产生的无数分株的总称。
2.原株:原株是要进行无性育种的原始母株。分株是经过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后代
3.位置效应:指繁殖材料在原株树冠上的位置,如采自下部侧生枝条,常有倾斜生长的趋势,这几乎是扦插和嫁接中的普遍现象。
4.成熟作用:指繁殖材料的生理衰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树的年龄,年龄越大,衰老越深
5. 渐变群:由于环境呈梯度变化及基因流动是形成的性状具有逐渐和连续改变的倾向,并呈梯度分布的生物类群。
6. 生态型:同一物种因适应不同生存环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7.数量性状:性状的变异是连续的,且受环境影响较明显的一类性状,多基因控制。
8.质量性状:性状的变异是不连续的,相互间有明显的差异,即使像基因互作那样的情况,表现型仍能区分清楚的性状。
9.孟德尔群体:即一群相互繁育的个体,一个最大的孟德尔群是一个物种。
10.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群体中,在一个基因位点内某种等位基因所占的比例。 11.基因型频率:指某种基因型个体,在群体全部个体中所占的比例。
12.随机交配:在有两个性别的生物群体中,一种性别的任何一个个体有同样的机会和相反性别的任何一个个体交配。即任何一对雌雄结合都是随机的,不受任何选配的影响。
13.基因库: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共有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14.近亲交配:一般称之为自交或近亲繁殖,是亲缘很近的亲属之间的交配。
15.近交系数:表示近亲交配程度的系数,个体的两个相同基因来源于同一祖先基因的概率。(一般用F表示)
16.单突变:某一基因突变只发生一次。
17.频发突变:同一突变再三重复发生。
3 / 5
18.选择系数:指某基因型被淘汰而不能繁殖后代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百分数(S)。
19.适合度:是指某基因型能成活繁殖后代的相对能力,其值在1和0之间(W)。
20.分株: 分株是经过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后代
21. 遗传增益(ΔG):是指选择响应在整个原始群体平均数(μ)中所占有的百分率。
22. 选择差:是入选亲本的那些个体平均表现型值距原来群体平均数离差。S=x-
23. 森林种质资料:又称森林基因资源,是决定森林树种的“种性”,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的总体。
24. 基因渐渗:一个种的遗传物质穿越转入到另一个种内的现象。 计算
1、设云杉苗10000株中有1株呈白化型,由于白化是隐性特征,白化苗中导致白化的基因都是隐性纯合的,假设交配是随机的,试问在群体中正常基因纯合体及杂合体的比例是多少?(显性纯合苗绿色,杂合苗黄绿色)
解:由题意可知 R=1/10000 即q=0.01 p=0.09 D=
p2=0.9801=98.01% H=2pq=0.0198=1.98%
即在群体中正常基因纯合体比例是98.01%,杂合体的比例是1.98%
2,设云南松某群体曲干型(ii)占1/100,通直型(II和Ii)占99%,每代全部砍去曲干型,问需要经过多少代才能将曲干型的比率降低到万分之一? 解:
q20=1/100 即
q0=0.1
q2n=1/10000 即
qn=0.01
qq11. 又q= 所以n==-qqqq1nqq00nn=90
00n0n 即需要经过90代才能将曲干型的比率降低到万分之一
3,设某林场有30年生杉木林10000株,平均树高25米,从中选出优树100株,平均树高30米。由于这些优树繁殖出的子代林30年生时,树高为27.5米,试求出:(1)入选率(2)选择差(3)实际选择响应和现实遗传力 解:(1)入选率p=100/10000=1% (2)选择差S=30-25=5m
(3)实际选择响应R=27.5-25=2.5m
4 / 5
现实遗传力h无性系 1 2 3 解:(1)H0:
2=R/S=2.5/5=0.5
4,对下表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树高 13 11 13 15 12 16 2314 13 12 11 12 14 12 12 15 u=u=u1
(2)计算组间平方和Q,组内平方和
AQe,需计算全部
xij的平方值
QT=
x=2567-2535=32
x-mn2i1j1ij..mn21m2x•2• Q=xi•-=2545-2535=10
Ani1mn
Q=Q-QeTA=32-10=22
(3)列方差分析表,如下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均方(MS) F 0F 显著性 组间 组内 总的 10 22 32 0•1
3-1=2 12 14 10/2=5 22/12=11/6 562.72 11F0.1=2.81 FF0因此,不同的无性系造成树高之间的差异不大,不作记号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