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期中测试

一、选择题(40分)

1.在北京人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据此可以判断,北京人( ) A.会使用火

B.过群居生活

C.会种植农作物

D.会直立行走

2.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右图文物反映了当时( ) A.农业初兴 C.采集狩猎

B.聚族而居 D.贫富分化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4.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启是夏朝第二代君主

C.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5.据史料记载,夏朝筑有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由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夏朝初步建立起国家机构

B.夏朝统治者实行暴政,欺压百姓

D.夏朝政局不稳,短命而亡

C.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6.西周通过分封制确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如右图所示,这种等级制度从高到低依次是( ) ①卿大夫 ②诸侯 ③士 ④周王 A.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7.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兵马俑

8.“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以上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周桓王权力强大

B.诸侯争霸厉害

C.周王室衰微

D.郑伯已成为霸主

9.战国时期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 A.商鞅变法

B.长平之战

C.楚庄王称霸中原

D.“合纵”与“连横”

10.孟子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最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战争是( ) A.诸侯国为争夺霸权而进行的 C.不利于国家统一的

B.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的非正义战争 D.封建地主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11.现在的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齐、楚、秦、燕、赵、魏、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B.楚、秦、赵、宋、魏、齐、韩 D.吴、魏、燕、赵、楚、秦、韩

12.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事实是(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佛教传入中国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D.道教的产生

13.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和生产力的发展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④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下列对下图实物表述不正确的是( )

商朝龟甲卜辞

商朝牛骨刻辞 (局部)

A.多为占卜记录

B.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河南安阳大量出土

C.反映了夏朝的历史

15.关于商鞅变法发生的根本原因,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商鞅讲求诚信的个人魅力

B.秦孝公的坚定支持 D.生产力的发展

C.地主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私有制

16.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下列文明成就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 )

①早期国家的产生 ②出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 ③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④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精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这种辩证思想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道德经》

D.《史记》

18.《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 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19.在达州市中小学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仁爱。”他的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 A.儒家 法家

B.道家 兵家

C.道家 儒家

D.墨家 儒家

20.截至2017年12月底,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孔子热”在全球持续升温,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学者关注。下列就“孔子热”现象的议论,不正确的是( ) A.甲国学者:充分说明优秀文化没有国界

B.乙国学者:伴随着中国和平崛起而出现,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 C.丙国学者:只有运用孔子思想才能解决好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D.丁国学者:孔子的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符合人类的共同追求 二、非选择题(60分)

21.在人类历史上,社会制度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联盟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1)材料一中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称作什么制度?(3分)

(2)哪一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3分)

材料二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候,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

(3)材料二中西周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的这种政治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周来说,正是它所分封的诸候国最终取代了帝国的荣耀,周的地位甚至连一个小国都不如。失去约束的诸侯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了争霸的历程,一位当时出生在山东的文人记录下了这一切,他把这本记录历史的书叫作《春秋》。

材料二 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历时200多年,100多个诸候国竞相争霸,战争不断。表面上看,诸候国的强弱变迁,乃至霸主的兴替,全部取决于战争。但实际上,战争只是一层表象而已。

——《春秋争霸之我见》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所分封的诸侯国最终取代了帝国的荣耀”?(3分)

(2)材料二中提到“霸主的兴替”,请指出在春秋时期出现的四位霸主。(6分)

(3)材料二中提到“霸主的兴替”全部取决于战争,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决定春秋时期霸主兴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3分)

(4)试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评价春秋争霸的影响。(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

——易中天《百家讲坛》

(1)你知道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吗?请说出“他”的一些思想和理念。(6分)

(2)材料二中“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指的是战国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写出其发生的社会原因。任举两个代表学派并说明其思想主张。(8分)

24.在历史上,有些人物,虽然不在同一个年代,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结合下列人物,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改革说商鞅]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怎样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在哪一年开始进行变法?(4分)

(2)材料二涉及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除此之外,商鞅变法还有哪些措施?(8分)

[思想论韩非]

材料三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韩非

(3)材料三中的“法”指法制,“势”指君主的权势。结合材料总结韩非的思想主张。(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