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赛前训练周,对集体对抗性项目的训练因主要抓_________. ( ) A.个人技术 C.体能训练
B.集体协调配合 D.集体配合与体能
2.持续训练法是指______的训练方法。( ) A.负荷时间较长 C.负荷时间较短
B.负荷强度较大 D.有间歇时间
3.比赛时期的训练任务包括发展运动员的______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表现自己已具有的竞技能力这样两个方面。( ) A.专项竞技能力 C.基本战术能力
B.基本技术能力 D.专项身体素质
4. 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系是______科学基础。( ) A.竞技需要原则 C.周期安排原则
B.动机激励原则 D.区别对待原则
5.变速持续训练是一种强制性的以发展______供能能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 ) A.糖酵解代谢系统 C.有氧与无氧代谢系统混合
B.磷酸盐系统 D.有氧代谢
6.技能主导类难美性项群包括以下哪个项目?( ) A.散打 C.越野滑雪
7.心理学恢复手段有( ) A.气功
C.轻松愉快的练习
8.______是战术活动的核心。( ) A.战术指导思想 C.战术形式
B.战术知识 D.战术行动 B.紫外线照射 D.蒸气浴 B.网球 D.武术套路
9._____________的确立与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基本特性密切相关。( ) A.有效控制原则 C.动机激励原则
B.竞技需要原则 D.系统训练原则
10.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 ) A.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C.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B.探索运动训练规律 D.培养体育人才
11.__________是人们组织训练活动极为重要的基本单位。( ) A.训练周 C.训练计划
12.动作速度训练常用的方法手段有( ) A.增加阻力法 C.选择性练习
B.移动目标练习 D.利用助力法 B.训练课 D.恢复
13. 下面不是反映负荷量的指标是______。( ) A.速度 C.时间
B.次数 D.距离
14.______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出发点。( ) A.运动员的现实状态 C.训练目标
15.短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特点是( ) A.负荷强度小 C.负荷强度大
16.程序训练具有______的特点。( ) A.定性化 C.定量化
B.信息化 D.反馈性 B.间歇时间不充分 D.练习时间长 B.训练计划 D.训练阶段的划分
17.运动员基础训练的总任务是__________。( ) A.发展一般和专项竞技能力 C.保持和提高心理的稳定性
B.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 D.发展一般运动能力
18.______训练方法是发展糖酵解供能与有氧代谢混合供能能力以及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 ) A.强化性间歇 C.短时间重复
B.长时间持续 D.中时间重复
19.体重较轻、脂肪较少、身高中等、腿较长时那个项群运动员的形态特征。( ) A.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 C. 体能主导类力量性项群
B.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 D.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20.技术结构包括动作基本结构和________两层含义。( ) A.技术组合
B. 技术环节
C. 动作速率 D. 动作力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是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和____________。 2.运动成绩和____________是训练状态和训练目标的核心组成部分。
3.竞赛评定行为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分解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分单纯分解训练法、____________、顺进分解训练法、逆进分解训练法四种。
5.竞技能力的____________分别标识着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的起点和终点。 6.运动技术的____________反映着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7.耐力素质可分____________和心血管耐力。
8.充分利用____________是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之一。
9.处理好____________与高难技术的关系是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运动训练 2.战术意识 3.身体形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题3分,第2、3题6分,第4题9分,共24分) 1.发展快速力量的主要途径? 2.提高动作速度的常用方法? 3.比赛训练法的类型? 4.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 14分) 36.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原因。
答案
一、选择
1--5 BAADC 6---10 DAADC 11—15 ADAAC 16—20 ADADA (每题2分) 二、填空
1、训练负荷指标(1分) 2、竞技能力(1分)
3、成绩评定手段(1分) 竞赛规则(1分) 4、递进分解训练法(1分) 5、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1分) 6、数量(1分) 7、肌肉耐力(1分) 8、竞赛规则(1分) 9、基本技术(1分) 三、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得又几乎的体育活动。(4分)
2、战术意识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大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 (4分)
3、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4分) 四、简答
1、一、提高最大力量。(1.5分)二、缩短表现出最大力量所需的时间。(1.5分) 2、速度素质分为:利用外界助力(1分);减少外界阻力(1分);利用动作加速或利用器械重量的改变(2分);借助信号刺激(1分);减小空间和时间(1分)。 3、分为:教学性比赛法(1.5分)、检查性比赛法(1.5分)模拟性比赛法(1.5分)适应性比赛法(1.5分)
4、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技术的关系(1分)二、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1分)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1分)四、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1分)五、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1分)六、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1分)七、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1分)八、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1分)九、重视运动技术创新(1分) 五、论述 1、一)、定义(2分)
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情况,运动训练学将其命名为高原现象。 二)、原因 第一、随着运动员进入青年期,各生理系统发育日臻完善,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滞。这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自然规律。(3分) 第二、由于多年由同一教练按同一思路训练,对所用的习惯性训练方法和手段高度适应,难以引起积极的适应性反应,训练效应自然减弱。(3分)
第三、训练不当及环境的不良影响。(3分)
第四、运动员由于训练、经济、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主观努力的下降。(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