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石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黄石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黄石市农业结构调整晌思考 口吴忠信 (湖北美岛服装有限公司,湖北黄石435000) 摘要i黄石市农业结构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尚未实现战略性调整。正确认识黄石农业的比较优势,抓 特色,上规模,坚持组织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i农业;农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477(2002)07~0036~02 近几年来,黄石市农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农村经济以 二、三产业为主,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种植业内部 以经济作物为主的新格局。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 要表现在:大多数调整只停留在适应性调整水平上,没有实现 战略性调整;没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 规模,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中介组织 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善。 根据我市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下一步农业结 构调整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2.4万吨,达到设计规模后年需红苕干达9万吨。按目前的2.4万 吨计算,折成红苕是9.6万吨,占我市红苕总产量(35万吨)的 27.4%,由此可以增加农民收入3000万元。 通过以上分析,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 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 主渠道,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大农业 内部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 业,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形成区域特色明显的现代农业新格 局。 、坚持思路创新 二、坚持工作创新 要创新思路,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我市农业的比较优势。 第一,我市粮油生产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我市共有耕地 面积7.93万公顷,占全省的2.36%。已形成70万亩优质稻基地, 按照上述思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工作创新,即抓 特色,上规模。有特色的才是有生命力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产品有没有竞争力,关键在于特色。特色等于质量(科技) 60万亩优质油基地。水稻优质率达65%,高于全省8个百分点。 其中湘晚籼9号被评为国家一级大米,是我省三个国家一级大 米品牌之一。油菜连续两年全部实现优质化,优质率达100%, 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 第二,我市淡水资源具有较大比较优势。我市可养水面 3.93万公顷,占全省的6.26%。技术、品种、规模等方面都有较 大优势,持别是大冶保安湖开发公司、大冶东风农场等龙头企 业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第三,我市蔬菜种植具有较大比较优势。我市城镇市场蔬 菜需求量达10亿斤,而去年我市地产蔬菜9{L斤,形成商品菜7 亿斤,有一定发展空间。特别是市场上精细菜、特色菜、反季节 +规模。一个地区,一个县(市),只有将本地条件与市场需求 连接起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抓住一、二个优 势产品和产业,一县一业,一乡一品,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 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才能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提 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我市农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人无我有、人 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大打特色牌,着力培育3大主导产 业。 1、优质种植业。种植业重点培育优质稻、优质油、优质红 苕、优质蔬菜等4大主导产品。 (1)优质稻。要以劲牌公司和金牛精米厂为龙头,以“金 牛牌”一级米等优质稻米为主导产品,发展优质水稻种植。早 稻在今明两年内淘汰早籼稻,选用金优402、舟优903、中鉴100 等;中稻选用丝优63、马优63、金优63等优质品种;晚稻重点推 菜供不应求,大有发展余地。 第四,我市优质三元杂交猪养殖具有较大比较优势。挹江 畜牧公司“外三元瘦肉猪规模化养殖科技示范园”是国家科 委和农业部“九五”攻关项目,是国家科技示范基地,具有世 广香晚籼9号、协优64、珍米、民科粘、鄂宜105等优质品种,争 取在两年内基本达到水稻生产优质化。 (2)优质油。要以富川油脂厂和荆州天发为龙头,以“双 低”油菜为主导产品,发展优质油菜种植。逐步发展“一高三 低”(高油酸、低亚麻酸、低芥酸、低硫甘)优质油菜生产。 (3)优质红苕。以翔龙柠檬酸公司为龙头,以“868”优质 红苕为主导产品.建设10万亩优质红苕生产基地。 (4)优质蔬菜。以江北农场、河西、保安金牛镇为龙头,以 “西塞山”、“散花洲”牌绿色无公害蔬菜为主导产品,重点发 界先进水平,已形成仔、种、肉、猪、料等分类市场,在我国加入 WTO后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品牌和技术优势。 第五,我市龙头企业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目前,我市共有 17家具有一定实力的龙头企业,总资产达114L元,2000年实现 产值7{L元,销售收入84L元,利税过亿元。如能使这些龙头企 业与农户实现有效对接,则对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将会起到重 大推动作用。以翔龙柠檬酸公司为例,该公司目前年需红苕干 困 丝 丝 旦 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精细蔬菜、反季节大棚蔬菜等。 2、优质畜牧业。生猪要以挹江畜牧公司为龙头,以三元杂 交猪为主导产品,加快品种改良力度,重点推广三元杂交猪, 上逐步实行政企分开,以后的投资均实行以农贸公司为法人 的负责制,用经济的办法推进农业产业化。 五是突破条块分割,实行一体化管理。要变原来的农业部 门只抓加工、商业部门只抓销售为生产、加工、销售一起抓,由 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统一协调,一抓一个产业,一 抓一条龙生产。推行“五个一”的管理方法,即一个产业、一套 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套实施办法。一年抓1—2个产 争取在两年时间内淘汰劣质猪种。草食畜牧业重点发展高腿 寒羊和肉用菜牛,禽类重点发展阳新豚等地方特点产品。 3、优质水产业。以保安湖开发公司、农风农场为龙头,以 中华毛绒蟹、丽绢丝蚌为主导产品,发展优质水产品。重点发 展中华绒蟹、甲鱼、鳜鱼、青虾、银鱼、美国回鱼、丽绢丝蚌等优 质水产品,争取以保安湖开发公司为龙头,联合大冶、阳新水 业,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一任接着一任抓,抓出成效。 四、坚持科技创新 产养殖企业,走资产重组、包装上市之路。 三、坚持组织创新 一是要高起点建设龙头,多层次推进联合。搞好龙头企业 建设,是推进产业化的关键。要按照“依托优势,突出特色,面 向市场,塑造品牌,培植龙头,形成规模”的思路,集中财力、 物力,对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大、高、外、新”项目和大型批 发市场建设实行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走 联合之路,推动企业资本营运和优势互补。重点培植劲牌有限 公司、翔龙柠檬酸公司、芳通药业公司、富川油脂厂、挹江畜牧 公司、保安湖水产公司、南极雪集团等10家市级龙头企业。筛 选、拟定一批重点发展项目,建设“十五”期间后备项目库。 “十五”期间,争取有1—2家企业进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2—3家进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行列。 二是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促进规范化发展。建立利益共 享、风险共担的良性运行机制,是保证产业化正常运行的内在 动力。针对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关系松散和利益不直接、联 接不牢固等问题,要加强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建设,探索股份 合作、订单等多种形式,引导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按照自愿 互利的原则,通过资金、设备、技术、土地人股,建立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紧密型关系。同时,全面推行契约化经营、合同化 管理的办法,进一步规范产销关系。 三是围绕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围绕龙头企 业,建立稳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 础。要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 基地”的原则,大力发展6大主导产业基地。即,以“金牛牌” 一级米等优质稻米为主导产品建设70万亩优质稻米基地;以 “双低”油菜为主导产品建设60万亩优质油菜基地;以优质三 元杂交猪为主导产品建设307Y头三元杂交猪基地;以“868” 优质红苕为主导产品建设10万亩优质红苕基地;以“鄂黄一 号”黄瓜、“散花洲”绿色蔬菜、“西塞山”无公害蔬菜为主导 产品建设1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以中华毛绒蟹、丽绢丝蚌为主 导产品建设24万亩优质水产品基地。在加强基地建设时,要坚 持把基地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分步实 施,逐步形成与资源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把基地建设与发 展集约化经营结合起来,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努力提高农业的 规模效益;把基地建设与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四是改革投资体制,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国家的支农资 金、项目投资不能投向政府部门和涉农部门,不能让部门把国 家投资变作部门利益。支农资金和项目投资要直接投到农业 合作组织。现在大多数乡镇都成立了农贸公司,建议在此基础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实施农业结 构调整,有赖于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必须改变长期以 来靠拼资源、地力、劳动力,走粗放经营的路子,坚持科技兴农 方针,促进科技与农业的结合,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 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科技对农业进步的贡献率。第 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体制的改革力度,充分调动各级各类科 研机构和广大科研人员乃至全社会致力于科技创新的积极 性,建立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农业科研体系,网 络畅通、机制灵活、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统筹协调 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形成科研、开发、推广协调发展、紧密结 合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鼓励、支持企业和民办农业科技组织 参与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第二,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引进先进 适用高效的农业高新技术,包括引进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 等技术。第三,扎扎实实办好现有的各类科技示范园区,把这 些园区办成农民学得会、学得起的示范样板,切实发挥其社会 示范功能。第四,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尽快提高农村 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建 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农 民学习先进适用技术。第五,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电视、广播、 报刊等现代传媒手段,加快农业科技的传播推广。 五、坚持服务创新 为有效解决农民“想调不敢调、敢调不会调”的问题,必 须建立与市场经济和农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社会化全方位的 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农技 推广组织的作用,通过培训、示范、咨询、承包和物化技术的提 供等形式,以无偿或低偿服务为主,为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农户 提供服务;鼓励科研实体以先进科研成果为载体,促进高新科 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二是建立商品流通服务体系。积极培 育中介组织和运销大户,一头联接千家万户,一头联接公司与 市场。三是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现代信息手段武装的 专门从事农业信息的机构为龙头,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 信息服务网络,做到信息传递准确、快速、敏捷,能够满足生产 经营者对分类信息的需求。四是建立农业执法服务体系。以 现有的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农业执法体系,向生产者、经营 者、企业主提供法律服务,以规范市场行为,净化市场环境,维 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五是改进领导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 整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改 进领导方式,把工作重点转到抓服务、抓示范、抓试点上来。积 极扶持一批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典型,通过示范,以点带面,辐 射一片,带动一方。 责任编辑张晓予 ■■_ 碰金 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