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的诚信教育
广东省惠州市东平小学 钟伟平
【摘要】小学生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教育内容改革的一个重点。作为小学德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学校管理者,在领会、宣传、践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感触良多。【关键词】小学生;诚信教育;原因分析;意见
中国文化传统背景下的诚信,包括“诚”与“信”两个方面。“诚”主要针对自身的修养要求而言,做人必须诚实;“信”主要是从人际交往这个角度讲,待人必须重诺守信。可以说,“诚”和“信”这两者的含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说文解字》中就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二者互训。如果通俗地表达,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中国传统文化是最讲诚信的,“曾参杀猪取信”,“卫鞅取信于民” 等故事让人感悟不已,长久流传;先哲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是很好的诠释和说明。
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的现象遍及每个领域:政治生活中,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欺上压下等腐败现象屡屡发生;经济生活中,假烟假酒假药假钞票假文凭假广告;文化生活中,各种假证件使人在身份上不讲诚信,盗版剽窃,新闻媒体报道上的夸大宣传等等。所有这些行为导致不少个人遭受肉体与精神的伤痛和经济的损失,国家、集体的经济损失,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个人多一份防范对政府少一份信任。所有这些现象就像癌细胞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洲。失信已成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成为阻碍精神文明建设和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呼唤诚信,呼唤诚信教育,学校作为诚信宣传教育的阵地,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下一代进行诚信教育的责任。
完成,旁窥或抄纸条,采用种种手段作弊以对付考试。
第四,涂改成绩单,以假成绩蒙骗家长;冒充家长,在试卷、汇报单上签署家长大名,欺骗师长。
第五,借人家的东西不还,答应人家的事不做。
二、小学生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
小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已引起上至中央,下至每个家庭的普遍重视,要及时、彻底矫正小学生诚信缺失的行为,就必须认真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成员的不诚信行为和不规范的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不良影响
如有的父母亲等长辈在社会交往中有诺不践,有规不循,在家庭教育中方法不对,开空头支票,信口开河却不兑现许诺,在子女面前宣扬社会上的消极面却没有正确引导,这样就给子女留下深深的印记。
(二)商品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社会上,购物中短斤缺两,以假充真;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尔虞我诈,欠债不还等等。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所见所闻,无不影响着年轻的群体。
(三)文化市场上的污染无时不在侵蚀着小学生的心
电视、电影里虚拟夸张的故事情节,铺天盖地的虚假的商品广告,一路畅行无阻的盗版音像软盘和书籍。
另外,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力度的不足也是造成小学生诚信缺失的一个原因。
一、小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
在诚信缺失的社会背景下,聚焦我们的小学生,不难发现,很大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缺失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做了错事,犯了纪律,不敢面对现实,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谎言,拒不承认错误。
第二,假话,以学校收取什么费为由,骗取家长钱物,用于上网吧,抽烟、买零食;谎称生病,骗取老师批假,逃学玩乐。
第三,上课不专心,课后抄袭作业应付检查;考试不独立
三、加强诚信教育的几点意见
(一)着力加强学校诚信建设
在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学校承担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因此,学校首先要坚持为社会提供诚信服务,在招生、收费等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部门规定,执行的标准、文件等向家长进行明确公示,实行阳光操作;校领导要坚持为教职工提供诚信服务,严格实行校务公开,重大项目的建设等校内大事都提请校代会、工会讨论通过,评优、晋级、入党、提干等要确保公
137▲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育人之道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138▲2018年第13期(总第289期)
开、公正,各类奖惩责任制及时兑现,真正做到坦诚相待,讲究信用;在教师中开展树立诚信形象活动,号召每一位教师都来做学校诚信大使,坚持为学生提供诚信服务,与学生真诚相处,对学生讲实话,办实事。这样,就可以以学校的诚信、领导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其次,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只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而要把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活之中。要以活动为载体,把诚信教育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在校内开展如故事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诚信的品德,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外,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家长,必须增强垂范意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楷模,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要给予纠正和教育。
(四)共同构建诚信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给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作用于社会道德,既有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积极因素,又有阻碍道德进步的消极因素。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道德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必须加强全社会的诚信宣传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诚信监督和约束机制,使违反诚信原则的人不敢为所欲为,逐步形成人人讲诚信的大好氛围,这样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才会有显著成效。
诚信是一个教育的过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诚信也是一个养成的过程,需要个人的不断积累。诚信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娃娃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
(二)培养学生道德的自觉
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之一,就是要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来解除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并要让他们全面认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双重影响。因此,学校应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科学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诚信教育,不应把起点仅仅放在要不要诚信上,而应让学生思考怎样建立诚信,使社会多些诚信,让学生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设计诚信社会,由此来培养思想独立和精神自主,培养道德的自觉。
【参考文献】
[1]朱洪秋.中小学德育管理操作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三)符号化思想
在教学幂的概念时可以渗透分类讨论以及符号化思想,幂的底数可以分为负数和分数以及除此以外的所有实数这两种情况,前面一种情况的底数需要带括号,后面一种情况的底数不需要带括号。该概念就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并且在课后习题当中有一题:“假设n为整数时,计算(-1)2的值。”这道题目中就将-1的奇次方为奇数,-1的偶次方为偶数符号化了。
n
(三)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当今的小学生诚信缺失除与学校诚信教育的力度不够和社
上接29页
等腰三角形,进而根据面积转化得知AC等于1.5。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首先向学生提一提数形结合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并且在草稿纸上作答。教师在黑板上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作答,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ABC,在5到10分钟后,询问学生的解答方式以及答案,提问答案正确的学生的解答方式,若该学生是以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解答,就让该学生做一回小老师,向学生们讲一讲该如何解答该题,最后由教师总结该题的核心就是要将数与形结合,先画出图形,就可以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这样就帮助学生将数学思想渗透于数学概念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习数学的效率,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锻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教学,首先可以促使学生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合理地去解决问题;其次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德,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二)分类讨论思想
在教学分类讨论思想时,可以以该例题为引导:“我校选出三名男生和两名女生,并且随机抽取2014人志愿者,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抽取一名,恰好是女生;2.抽取两名,恰好一名女生,一名男生。”该例题中涉及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逐渐向分类讨论思想方面引导。第一题,在五名学生中,有两名女生,所以抽取一名女生的概率则为2/5;第二题当中一共有20种情况,那么恰好是一名男生与一名女生的情况有12种,所以概率为3/5。讲解完该题后教师要总结该题的解答方式,进而根据分类讨论思想的概念,让学生记住例题,在下次碰到相关题目时,首先要想到分类讨论思想,进而根据概念去解答。
【参考文献】
[1]高峰.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91-92.
[2]李西.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方法与问题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06):118-122.
[3]王永强.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发展价值与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