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心理疾病的十大诱因
一、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
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很多都市白领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三、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网络新生代几大病症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可能诱发心理疾病。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网恋,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四、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经济状况的窘迫,虚荣心的作祟,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
五、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对事业急功近利,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就容易失望、失落。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六、学习任务过于繁重高考不如意如何调整心态
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七、过分溺爱独生子女
少男少女的七种不健康心理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
八、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近年来,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当长期的投入没有得到回报或严重亏损时,难免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巨额资金的流失,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
九、老年人缺乏精神关爱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以满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却未必尽如人意。老人晚年失爱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引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
十、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自己无力改变而郁闷、烦躁;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
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上述这些可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