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射免疫学杂志2009 第22卷 2 J t,f Radioimmunoh ̄gy 0【】9,22(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TNF一()c、IL一6和lGF—Il水平变化及 临床价值的探讨 济南军区总医院老年病科(250031) 实验诊断科 摘要郑虹 罗南萍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一o【(TNF—d)、白细胞介素一6(1L一6)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Ⅱ(IGF—II)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31例ICVD患者进行 血清TNF一 、IL一6和IGF一Ⅱ检测,同时与35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TNF— 、IL 一6和IGF一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显著(P<0.01),脑梗死后遗症(SCI)患者血清TNF— 、IL一6和IGF Ⅱ水平低于急性脑梗死组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和脑动脉硬化 一(CA)患者TNF一 和IGF—II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亦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细胞因子TNF— 、IL一6和 IGF—U在ICVD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水平变化对疾病预后、发展及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 床价值。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肿瘤坏死因子一 白细胞介素一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hanges of Serum TNF—a,IL-6 and IGF一儿Levels in Patients with l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Zheng Hong,Luo Nanping Department of l嘶,the General Hospital ofJinan Military Region,Jinan,Shandong(25003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ifcance ofchanges f oS ̄rllln expression fTNF—a.几一6 ond aIGF—II in patients with ia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Methods Sen皿expression ofTNF一俚.IL一6 and IGF一Ⅱwere determined with RIA in 131 patients itwh diferent types ofICVD(( ̄acute cerebrla infaretion n=21②sequale f oercebrla infarction r|=42③vere—t bmbasilar ischemia n=32④cerebrla arteriosclerosis,I=36)and 35 controls.Results The sezllln levels of TNF—o【,IL一6 and IGF—lI in patients wih tAC1 wee rsisnifleantly higherthan those ni controls(P<0.O1).Serum levels n ipatients itwh SC1 were lower hatn hoset in paitents wi血ACI,but ighher hatn hoste in contros(P<0.05).Tlhe ̄nlln levels of TNF一仪and IGF—II in patients with VBI and CA were also signiifcantly ighher hatn hoste in contros(P<0.05).Concllusion TNF—Or.,IL一6 and IGF—II may p】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fIoCVD,and detection heitr 8erllna expression Can be fhelop ni the assessment ofdisease pro- gress and prognosis. Key Words isehemie cerebral vaseulal"disease,tumomecrosis factor—a,interleukin一6,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lI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e cerebral vaseulal"disease, 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 iton,ACI)21例,脑梗死后遗症( ̄iuael of cerebral infarction, SCI)4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artebmbasilal iscbemia, ICVD)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的 健康和生存质量,在血管闭塞后,会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 化,即急性期、梗死周围去极化期、炎症期及程序性死亡期。 近年来研究表明 j,多种细胞因子(eytokines)作为重要的炎 症介质和免疫调节因子在ICVD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VBI)32例,脑动脉硬化(CA)36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部CT 和(或)Mm证实。 正常对照组35例,选择本院健康查体的老干部,平均年 龄(60.5 -15.0)岁,排除心、4脑、肾脏等疾病。 用。本文对141例不同病期的ICVD患者进行肿瘤坏死因子 一 (TNF一 )、白细胞介素一6(IL一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2方法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 一Ⅱ(IGF一1I)的检测,旨在探讨ICVD时炎性细胞因子对 3ml,离心后分离血清冻存,实验前将标本置室温复溶后进行 检测,所有样本一次性完成,以消除批间误差。TNF—d、 IL一6和IGF一Ⅱ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 疾病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131例(男56,女75)ICVD病人均为自 2007年8月一2008年6月在我院老干部科住院的患者,平 均年龄(65 4-12.5)岁。按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 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提供。由专业人员按说明书操作。 测量仪器为上海原子核所日环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 SN一697型 计数仪。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 4-s表示,用SPSS10.0软件 104一 放cH免疫学:杂志2009 I 笫22罄第2 j j J of Hadioimmuuoh,gv2009,22(2 包处理。两组问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 可能由于恢复期坏死脑组织已吸收,无脑部损伤的抗原来 源,也无炎性细胞浸润而造成rrNF—d和IL一6水平的下降。 2结果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调节神经生长的生物 结果见表l。 活性物质,它不仅是大脑发育所必需,而且在脑缺血/再灌注 表1 ICV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TNF—d、IL一6及IGF—II水平 等多种病理状态下对机体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J。本文结 ( ± ) 果发现,在急性脑梗死时,血清IGF一Ⅱ水平(0.63±0.25ns/ lIl1)较正常对照组(0.21-4-0.10ng/m1)明显增高(P<0.O1), 脑梗死后遗症组(0.48±0.19ng/m1)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明 显,但明显低于急性脑梗死组。结果显示,在脑组织严重缺 血时IGF—II明显增高,在恢复期逐渐下降,表明在疾病时 IGF—II可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于靶细胞,在转 录及翻译水平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分解及加速机体 摄取外源性氨基酸。IGF—II还能通过加速脂肪酸转变为乙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O1; P<0.05 酰辅酶A而促进脂肪动员,加速脂肪分解。另外,IGF能加 速糖原异生及葡萄糖氧化,同时IGF一11分泌增多参与保护 3讨论 神经元免于坏死和胶质细胞增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对IGF一 已知免疫功能紊乱、脑组织局部过度炎症反应在加重中 Ⅱ等生长因子的需求增加促成IGF一Ⅱ在机体内重新分布 枢神经系统缺血性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预后密切相 有关。故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应激事件中,内、外源IGF 关。研究还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液中有浓度升高的 可能通过上述机制发挥抗应激作用 。 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 j。 综上所述,TNF— 、IL一6和IGF—I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 本文对不同组ICVD患者进行血清TNF—d、IL一6和 时过度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如何 IGF一Ⅱ检测中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TNF— 、IL一6和 更好地降低机体TNF—a、IL一6水平,提高IGF水平将对缺 IGF一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 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P<0.05),其增高幅度较其它组明显。TNF一 和IL一6是 分别由激活的单核一巨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分 参考文献 泌产生的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星型细胞和 [1]Os ̄een JA,Dunn E,c0ne DB,et a1.Neuropmtective efifcacy and 胶质细胞内均有TNF一 和IL一6的表达,在急性脑梗死缺 mechanism of novel pyrrolopyrimidine lipid peroxidation inhibitox ̄in the 血及白细胞聚集、浸润、炎症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本文 gerbil forebrain ischemia mode1.J Gemb Blood Flow Metab,1998,189 结果显示,在脑梗死急性期TNF— (1.55±0.62ng/m1)和 (5):539. [2]李岚.炎性细胞因子与脑缺血.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IL一6(159.22±60.15ng/m1)增高显著,与脑组织缺血损失、 1998,6(1):17. 水肿及炎症最严重时期相吻合,脑缺血后初期,TNF一仅刺激 [3]杨立升.肿瘤坏死因子在脑卒中时表达及作用.国外医学脑血 成纤维细胞和星型细胞表达神经生长因子,局部脑组织中 管疾病分册.1996,4(2):72. IL一6表达迅速增加,主要来源于缺血局部渗出的炎性细胞。 [4]WangⅢ,Haryashi T,Zhang WK,d .Reduction of ischemie 结果表明,TNF一 和IL~6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 brai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fter mmsient middie cerebral artery 过程。随着病程延长、病情好转,脑梗死后遗症和脑动脉硬 occlusion in rats.Brain Res,2OOO,859(2):381. 化组TNF—Or.和IL一6水平较急性脑梗死组趋于下降(1.48 [5]Guanj,Walchog ̄HJ,FaullRL, oj.The effcets oftheN—tearmi- ±0.59ng/ml;140.81±53.23ng/m1),但仍高于对照组,提示 haltripeptideofinsulin—llke growthfactor一1,glyeine—proline—g【uta— 由于动脉硬化、供血不足等病因在脑梗死恢复期仍存在,而 mate in diferent re ̄Ol2S following hypoxie ischemic brain ir ury in aduh 这些病因与TNF一仅和IL一6表达及产生密切相关。另外, rat8.Neuroscience,1999,89(3):649. (2008—11-21收稿) 脂联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核医学科(223300) 崔建和潘峰周传文任建国 李东海 摘要 目的:研究脂联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的关 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NAFL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脂联素水平及Ⅲ型前胶原(PCII)、透明质酸(HA)、1V 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I)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NAFLD 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RI与PCIII、PC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