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来源:小班建构式课程
时间:200× 年×月×日―×月×日(第×周至第×周)
一、主题说明:
水果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当我们专著于它时,会看到水果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他是观察外形特征的对象,手口一致点数和建构大小概念,装扮水果一家的媒介,歌舞表演和语言表达的情景化资源……
在以水果为情景脉络的各种活动中,幼儿不是去学习关于水果的标准答案,而是获得与真是情境密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在吃水果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了解如何剥水果,如何文明用餐;在动手操作中,幼儿懂得了炸汁,做色拉等多种加工方法;在游戏中,幼儿学习了瓜果与虫害的关系;在朗诵儿歌中,幼儿区别了哪些是水果类的瓜,哪些是蔬菜类的瓜。在有趣的、生活化的情景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是具有生命力的。
未来社会是多元的、开放的、迅速变化的、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不会只是一种方式,因而,需要的不是熟记现成知识的人,而是能够根据实际条件去应用知识的人。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幼儿需要学习有生命力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在情景化的,生活化的和多元互动的共同体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将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生存、学习和发展。
二、环境创设:
布置“水果园”墙饰或立体大树,供幼儿挂、粘“水果”。
如果园内种有果树,可带幼儿经常进行护理,给果树浇水、除虫,在果子成熟的时候进
行采摘活动。
与当地果园或家庭果树园联系,带领幼儿参观果园,采摘水果。
为幼儿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多给幼儿鼓励和帮助,增强幼儿自信心。
三、家园共育
带孩子共同制作水果人,参观班级的展览活动。
带孩子去水果商店参观各种水果,鼓励孩子自己选购不同品种的水果。 共同制作水果拼盘。
与孩子一起收集各种水果的图片。 培养孩子喜欢吃多种水果。 四、活动区域提示:
名称 娃娃家 目标 1. 1.让幼儿体验做主人的感觉。学会招待客人 2.加强幼儿的“持家”能力,增添娃娃家的乐趣。 2. 拓展幼儿画画的其他形式。 3. 让幼儿用泥塑的方式巩固对水果特征指导要点 1. 提供各种水果玩具,引导幼儿用各种“水果”招待客人。 2.用各种水果玩具制作水果拼盘。 美工区 4. 提供一些水果(杨桃、红花等)横切面,让幼儿蘸上颜色印画。 5. 用报纸揉捏成各种水果形象,并图上水粉颜色。 6. 泥塑水果娃娃。 的了解。 7. 刷色找水果。教师用白色油画棒在白纸上画出各种水果外形、幼儿用较稀的水粉颜料刷色,“找”出这些水果并说出名称。 在网状水果外包装上塞入报纸或者彩色皱纸,两端扎紧,做成水果,可作为玩具,也可以悬挂起来装饰环境。 科学区 1. 让幼儿体验不同浓4. 提供果珍、杯子、勺子、色彩笔等,幼儿可自由调度果汁之间的区别。 制饮料。提供可参照的表格,引导幼儿学习观察和2. 感受果酱和水果糖记录。如同样多的水中,放入一勺果珍和放入三勺的不同味道。 果珍会有什么区别?同一放入三勺果珍,加入不同3. 提高幼儿对水果的的水,味道会有什么不同? 观察力。 5. 提供果酱、水果糖等,提供幼儿感知品尝。 6. 收集各种水果核,用小塑料袋包装好,供幼儿观察、摆弄。 提供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25-26页《水果制品》。 1.发展幼儿按物电数的能力。 2.让幼儿学会按颜色、名称、大小进行间隔排列。 1.让幼儿学会装扮自己来表演。 1.让幼儿体会担任售货员这个社会角色的任务和乐趣。 1.培养幼儿通过阅读来复习学过的内容的学习习惯。 1.提供各种水果玩具,引导幼儿按物点数。 2.提供各种水果图片,学习按大小、颜色、名称进行分类,比较大小、进行间隔排列等。 益智区 表演区 角色区 用各种辅助用具把自己打扮成各种水果娃娃,进行表演。 1. 利用美术区制作的作品开“水果店”,进行买卖游戏。 提供空的水果篮及各种水果,引导幼儿摆放水果花篮,进行游戏 1. 提供各种图书供幼儿阅览。 2. 有重点的指导幼儿阅读《蛤蟆种瓜》。 提供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24页《瓜娃娃》 阅览区
五、教学活动计划表 主题预设目标: 1. 通过主题活动,让幼儿充满乐趣地、勇敢地面对环境,帮助幼儿主动地认识周围的变化。 2. 培养幼儿冬天不怕冷,培养积极、勇敢的情感态度。 活动名称 健康 体能 第一周 水果照相馆 水果全家福 水果谜语 酸酸甜甜的桔子 苹果歌 √ 心理 √ √ √ √ √ √ √ √ √ √ 涉 及 的 主 要 领 域 语言 科学 艺术 社会 第二周 蛤蟆种瓜 切西瓜 水果沙拉 瓜娃娃 隐身水果 六、日常活动:
√ √ √ √ √ √ √ √ √ √ √ √ 1. 体育游戏:玩报纸。玩法:1、每人拿一张旧报纸,尝试各种玩法。
2、学习用报纸铺在地上,双脚并拢从报纸上跳过去。 3、讲报纸揉捏成团向上向前抛接。
2. 评选水果之星。在开展这个活动时,教师可以预备一些水果的图形张贴在活动室四周,
并为每位幼儿准备2-3颗五角星粘纸,让幼儿把五角星贴在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旁边。如果幼儿不喜欢教师提供的水果,可自己用简单的图形表示,教师可以旁边帮助幼儿写上该水果的名称。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统计,得五角星最多的水果为最受小朋友欢迎的水果之星。鼓励幼儿爱吃水果。
3. 游戏:水果蹲。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水果头饰,扮演各种水果,此游戏适合小组活动。
教师念儿歌,如“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香蕉蹲”,“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梨子蹲”,幼儿可按照口令做相应的动作。 4. 美术活动:西瓜(见《纸工》第五页)。 5. 美术活动:苹果聚会(见《美术》第8页)
6. 在点心时间尽量安排水果,引导幼儿了解多种水果的吃法,学习自己剥水果的外衣,并
能在成人的提醒下把果壳皮丢到制定的地方,提高自我服务意能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
7. 探索各种水果的外衣是否一样,是否每种水果都有外衣。
8. 生活活动:自制水果羹。准备一只电饭锅,少量淀粉,各种水果(有些已经切成水果条),
每人一把塑料小刀,一只小碗。过程:幼儿把水果切成水果丁,装入小碗。用电饭煲现场制作水果羹,分给幼儿品尝。幼儿表示品尝后的感受,体验自己制作事物的乐趣。 9. 结合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19——20页欣赏《桔子花》。
10体育游戏:转转停。玩法:在户外空旷的场地进行,幼儿双手侧平举按小铃敲击的节奏自转,等教师喊停时就立即停下,看谁站得稳,避免相互碰撞。
11.体育游戏:水果蛋糕。玩法:幼儿分组围成若干个圆形。教师事先与幼儿讨论并想像表
示各种水果蛋糕的肢体动作。如苹果蛋糕——幼儿向圈内挤成一团,草莓蛋糕——面向圆心弯腰、低头并用双手抓住膝盖,香蕉蛋糕——手拉手变成一根香蕉的模样,犁头蛋糕——面向圈外并相互挤碰屁股。音乐起,幼儿手拉手较慢地顺时针转圈;音乐停止时,教师扮演的蛋糕师傅说“××蛋糕”,幼儿即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蛋糕师父说“苹果蛋糕”,幼儿就向圈内挤成一团。
12.智力游戏:少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左图缺少了什么?右边的哪一副图补上去,就变成完整的了?请全出正确答案。(图略)
13.水果。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分组带幼儿去附近的水果店参观,并让幼儿参与购买水果。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感知水果的多样性,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14.儿观察自然角中的水果,看看若干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15.动:梨(见《纸工》第6页。)
小班(上)科学活动——水果照相馆
杭州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园区 ××
一、活动目标:
1.喜欢水果,能正确说出几种水果的名称,并了解其典型特征。 2.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水果的多样性。 二、活动准备:
1.请每位幼儿带1-2样水果来园,盛装在大篮子里或者用一块大布盖好。 2.各种水果图片或照片若干。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15-16页。 3.各种水果的粘贴(数量略多于幼儿人数) 4.裁剪好的做相框用的各种彩色纸条。 三、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
1.以水果照相馆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看看哪些水果来拍照了。
2.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苹果、桔子、香蕉等),鼓励幼儿正确说出其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水果的典型特征。如:我们来看看,××小朋友带来的是什么水果?(苹果)和苹果娃娃问好吧!苹果娃娃长得什么样?有谁吃过苹果?苹果是什么味道的?我们给苹果娃
娃拍个照吧!(两个拇指与食指相对,做照相机的样子)
3.向幼儿介绍几种比较特殊的水果,如猕猴桃、芒果、椰子等,让幼儿知道这些水果的名称。如:这位水果娃娃是谁?你们愿意和他握手吗?(感受猕猴桃表面的粗糙和毛茸茸的特征)。
二、扮演水果娃娃。
1.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粘贴在自己的头上,扮演自己喜欢的水果,拍一张“集体照”。 三、为“水果”照片制作相框。
1.照片“冲印”好后,激发幼儿产生为水果制作相框的愿望。
2.幼儿制作,教师个别辅导,提醒幼儿粘贴时不要吧水果盖上,只装饰边缘。 3.把制作好的相框布置在活动室墙面。 建议:
1.常见水果和比较特殊的水果具有地域性和相对性,如芒果、椰子在海南时常见的水果,而到了南方就成了比较特色的水果了。
2. 现在幼儿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介绍常见的水果可以由幼儿自己来介绍。当幼儿介绍自
己拿来的水果时会有一种自豪感。
3.活动可以延续为一个半日活动。前半部介绍各种水果,尽可能让幼儿充分了解;后半部分让幼儿为水果制作相框,用来布置和装饰环境。 4. 若照片较难收集,可用各种图片来替代。 5. 将带来的水果保存好,一遍下一个活动继续用。
小班(上)数学活动:水果全家福
杭州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园区 ××
一、活动目标:
1.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2.能区分明显的大小差异、有初步的大小概念。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7页。
2.每人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各种水果(苹果,桔子,香蕉,梨等)。记号笔、彩色皱纸若干,胶水。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苹果一家三口。
1.一起演唱《我家有几口》
2.苹果一家有几口?(鼓励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3.他们分别是谁?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二)装扮水果一家。
1.请幼儿说说自己拿来的水果一家中谁是爸爸、谁是妈妈、谁是孩子。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想怎样装扮水果一家。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装扮水果,如用记号笔画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等,或者粘贴上眼睛、鼻子、嘴巴,最后在用彩色皱纸给苹果娃娃扎一个蝴蝶结。 4.幼儿自己选择想要装扮的水果和工具,材料,进行装扮。
(三)引导幼儿互相介绍,自己装扮的哪个是水果爸爸、哪个是水果妈妈、哪个是宝宝。 建议:
1.装扮好的水果可以放在自然角中,幼儿可根据需要随时补充装饰,如给水果妈妈加眼睛等。
2.可帮助和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小班(上)语言活动:水果谜语
杭州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园区 ××
一、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猜谜语活动,初步感受猜谜的快乐。 2.巩固对某些水果特征的感知。 二、活动准备:
1.香蕉、波萝、哈密瓜、苹果、桔子、草莓等各种水果,水果粘贴纸若干。 2.录音机,热烈欢快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1.今天有一群水果宝宝来我们这边做客。他们是谁呀? 2.逐一出示水果,摆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想水果问好。
3.水果宝宝准备了许多小礼物,他们想请小朋友猜个谜语,猜对了,就把这些水果送给大家。
(二)学习猜谜。
1.教师说谜面: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做一起,少是喜欢穿绿衣,老来都穿黄衣服。
2.逐步分解谜语,引导幼儿学习猜谜的方法。
“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做一起”是什么意思?(种水果不是单个的,是几个连在一起的)“少是喜欢穿绿衣”是什么意思?(这种水果没有成熟的时候是绿颜色的)“老来都穿黄衣服”是什么意思?(这种水果成熟的时候是黄颜色的)
3.小结:每句话都告诉我们与水果有关的一个特征,把所有的这些特征合起来,我们就知道是什么水果了。
4.请幼儿从桌上的水果中找出这种水果,猜对的就把香蕉贴纸送给他,粘贴在他们的衣服或者额头上。
5.教师说谜面“红果子,麻点子,咬一口,甜丝丝。 6.与幼儿一起分析谜面。
“红果子”告诉我们什么?(果子是红红的)
“麻点子”告诉我们什么?(上面有一粒一粒像芝麻一样的东西) “咬一口,甜丝丝”告诉我们什么?(味道是甜甜的) 7.请幼儿猜谜,并把这种水果从桌子的水果中挑选出来。 8.教师把粘贴礼物送给幼儿,鼓励幼儿学说谜语。 三、跳水果邀请舞。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粘贴在额头上,扮演水果娃娃。
2.在节奏感强、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当邀请者做邀请动作,邀请幼儿到场地中间欢快的跳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 建议:
1.教师可以根据水果的特点来自己编谜语,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猜谜活动。小班幼儿猜谜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降低难度,请幼儿从几个不同的水果中挑选出谜语所说的水果,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小班(上)科学活动——酸酸甜甜的桔子 杭州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园区 ××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剥桔子品尝,感知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知道吃水果要讲究卫生,不乱丢果皮。 二、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筐子,内装有与本组幼儿人数相同的桔子。
2.每组两个苹果。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桔子的外形特征。
1.请每位幼儿拿一只桔子看看,桔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2.与苹果相比,桔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觉?(软的,粗糙的) 3.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4.请幼儿与旁边的幼儿交换桔子,感知桔子的形状,颜色、气味等。 (二)感知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1.桔子可以怎么吃?
2.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剥桔子,将剥下的桔子皮放在筐子里面。 3.引导幼儿观察一个桔子有多少瓣?
4.品尝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说出品尝后的感觉。 5.引导幼儿分享、品尝别人剥的桔子。
6.引导幼儿说说: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有桔子味的?(桔子罐头、桔子糖、果冻、桔子汁、棒冰等) 建议:
1.给每个小组准备的桔子最好有大小、颜色、形状的差异。
如桔子有核,可请幼儿收集桔核装入小塑料袋,放置在自然角,供幼儿观察,比较。 2.如有可能,准备桔子罐头、桔子糖、果冻、桔子汁、棒冰等,供幼儿观看、品尝。 3.用桔子皮制作粘贴画。
幼儿对桔子如有继续探索的愿望,教师可提供条件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小班(上)音乐活动——苹果歌
杭州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园区 ××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快乐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 二、活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事物图片。
2.幼儿以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 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食物或者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平果树”,教师边有感情的朗诵歌词,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什么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来的水果送给想要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其余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他幼儿为其配唱。 7.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8.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伴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建议:
1.幼儿对摘苹果这一动作非常感兴趣,可多创机会让幼儿体验模拟采摘的乐趣。 2.歌曲以集体演唱为主,如有个别幼儿不愿意参与活动与演唱,不必强求,可允许他们倾听同伴演唱。
小班(上)语言活动——蛤蟆种瓜
杭州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园区 ××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 2.知道种瓜时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能太着急。 二、活动准备: 1.挂图第8号。 2.故事磁带。
西瓜(哈密瓜、甜瓜)一只。 三、 活动过程:
(一) 倾听故事。
1.出示西瓜(哈密瓜、甜瓜),请幼儿说出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 2.有一只蛤蟆也想种瓜,我们来听听蛤蟆种瓜的故事吧。 (二)播放故事录音,请幼儿倾听。 1.结果挂图,讲述故事第二遍。
2.蛤蟆见种子没有长出来,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3.青蛙告诉蛤蟆,种子怎么才能长出来。
4.蛤蟆睡了很久,醒来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说的? (三)讨论。
1.蛤蟆想的哪些方法有用吗?
2.为什么蛤蟆会说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建议:
1.这个活动的重点不是理解种植的有关知识,而是让幼儿在笑声中领悟一个道理:种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蛤蟆种瓜时的焦急心情于滑稽可笑行为应该给予充分渲染。 2. 在日常活动或者区域活动中播放故事《蛤蟆种瓜》的录音磁带,供幼儿欣赏。
小班(上)社会活动——切西瓜
杭州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园区 ××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二、活动准备:
1.已认识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2.吃过西瓜。 三、活动过程:
(一)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1.西瓜长得什么样子?
2.我们想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起变成一个西瓜? (二)手拉手变大西瓜。
1.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2.变成一个小西瓜。(幼儿手拉手,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西瓜)
(三)游戏:切西瓜。
1.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师幼共同幼节奏的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的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幼儿的中间,这两位幼儿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外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此时,大家做吃西瓜状,游戏继续开始。 2.游戏进行若干次以后可以有幼儿来切西瓜。 建议:
1.鼓励幼儿想像并做出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示西瓜被切开后的状态。 2.提醒幼儿在奔跑时注意安全。
3.教师还可以扮演毛毛虫来出西瓜,想出多种有趣的游戏方法,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小班(上)社会活动——水果沙拉
杭州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园区 ××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有多种吃法,尝试用水果做沙拉。 2.感受多种水果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形式美、色彩美。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家长联系好,给幼儿做一次水果沙拉。 2.教师先切好一些水果丁。
3.把桌子平成长条形,铺上餐布或者一次性台布。
4.香蕉、草莓、桔子若干,一次性西餐刀若干,沙拉酱若干,装在碗中,放上勺子。 5.幼儿每人一只小碗或者杯子,一只勺子。 三.活动过程: (一)讨论。
1.你吃过的水果沙拉里面有什么水果?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味道? 做水果沙拉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2.教师逐一介绍所用的材料和工具,并说明注意事项。 3.畅想自己所做的水果沙拉是什么味道的. (二)制作水果沙拉。
1.请幼儿用一次性西餐刀切香蕉、草莓。
2.将切好的水果拌上沙拉酱,将完成请同伴相互欣赏,品尝。
建议:
1.教育幼儿注意安全,既不要把到对着别人,也不要把到对着自己。
2.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添加一些辅助食品、如薯片等。幼儿可把调制好的水果杀拉丁放置在薯片上做成水果船来品尝。
小班(上)音乐活动——瓜娃娃
杭州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园区 ××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正确发音“瓜”。 二、活动准备: 1.娃娃木偶一个 2.挂图第9号。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木偶表演。 1.娃娃去买瓜,想买什么瓜?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3.教师边操作木偶,边有节奏的朗诵。 (二)学习儿歌。
1.教师按照儿歌韵律有节奏、有顺序地与幼儿一起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2.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教师再次完整朗诵。
3.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或用身体语言)表示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4.朗诵这首儿歌,你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有很多瓜) 5.如果你是娃娃,你买了很多瓜后,会怎么做?
6.鼓励幼儿改编儿歌的最后一句,如“买回家,送给好妈妈”等。 附: 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菜瓜哈密瓜。 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建议:
16.可在会念儿歌的基础上尝试用各种打击乐器为幼儿配上节奏。 17.可请幼儿找一找,儿歌种那些不是水果。
18.提供冬瓜、西瓜、甜瓜、菜瓜、哈密瓜、苦瓜、黄瓜的替代玩具和小篮子,鼓励幼儿进
行情景表演。
小班(上)科学活动——隐身水果
杭州安吉路早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园区 ××
一、活动目标:
1.能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判别多种水果的饮料。 2,体验自己动手调制饮料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把各种口味的果珍(桔子味、柠檬味、水蜜桃味、草莓味、苹果味等)装在透明容器中,并放上勺子。
2.教师调制好各种口味的果珍饮料,分别用透明的杯子盛装。 每个幼儿一只透明的杯子和一把搅拌用的勺子。 三、活动过程:
(一)寻找“隐身水果”。
今天有很多水果来和我们做“捉迷藏”的游戏,你们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1.鼓励幼儿在活动室四周寻找各种水果。
2.如果幼儿找不到,可进一步提醒幼儿:会不会藏到瓶子里了?会不会藏到杯子里了? 3.原来这些水果都藏到水中去了,但到底那种水果在哪个杯子里呢?请你们猜一猜,说说为什么。
(二)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找一找每种水果藏在哪杯水里。 (三)调制饮料。
1.出示粉末状的果珍,请幼儿猜想他们分别是什么口味的。 2.请幼儿自己调制果汁并品尝,体验自制饮料的乐趣。 建议:
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动手调制果珍饮品,学习一些简单的观察、比较、记录的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