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环境篇汽车消费环境不容乐观
“开车堵,停车难,用车贵”这成了国内许多城市的有车一族经常放在口头上的话。近年来,汽车消费环境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汽车消费环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购买环境,二是使用环境。这两个环境都时刻影响着民众的消费购买意愿。那么,今年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如何呢?总体来说,不容乐观。
油价持续走高影响严重 购车意愿下降
在汽车消费环境中,燃油价格最牵动人心。每次燃油涨价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消费者对油价的担忧可见一斑。今年以来,燃油价格不断上涨, 2011年2月20日,汽柴油销售价格每吨提高350元,全国平均93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28元和0.3元。4月7日,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500元和400元,90号汽油每升约涨0.37元,0号柴油涨0.34元。以北京地区为例,经过两次调价后, 93号汽油价格达到7.85元/升,97号汽油价格更是高达8.36元/升。燃油价格占用车成本的比例进一步提升。据悉,油价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油价将渐渐成为购车的首要考虑因素。
另外,自2011年4月1日起,为了进一步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北京更是大幅上调了中心区域的停车费用,最高可达每小时15元,深受交通拥堵困惑的国内其他城市很可能跟进这一措施,这对于大多数有车族而言是个不小的负
AUTO REVIEW「20」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担。仅仅是油价和停车费用的支出,对汽车消费者而言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车辆使用成本的提高直接导致相当多的消费者放弃购车计划,或者调整购车关注点,如选择更加经济性的车型。
道路交通拥堵 城市规划不合理
汽车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需要众多部门的配合,汽车的生产增长相对比较容易,但道路和停车条件的增长却难度很大,因此汽车的使用条件将是制约今后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道路资源紧张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汽车使用环境的关键因素,由于历史及其他原因,我国城市的道路密度普遍偏低,停车设施不足,道路交通建设总量和设施质量都存在严重不足。大部分路面铺装水平低,通过能力差;城市道路狭窄,高速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尚未形成;跨区域道路建设不完善,过路过桥费用的居高不下;所有这一切都给车主的用车带来极大的困扰。受交通管理水平的制约,道路通车能力与设计目标相去甚远,降低了原本不足的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众多的人工收费站,加剧了局部的交通拥堵。
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甚至许多二三线城市都纷纷传出了交通拥堵不堪的消息,近几年,一些城市在力图改善汽车消费环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种方式的尝试,但是,大多是从“限制”的角度出发加以控制。高额牌照费、限制购买等,从实施情况来看,却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购车手续繁多 权益保护欠缺
汽车市场消费结构从公款购车为主体逐渐向以私人购车为主体转变之后,汽车购买使用政策就成了影响汽车市场发展极其重要的因素。购车手续复杂,收费项目繁多,花费时间冗长,消费者反响最为直接和强烈。
从购买过程看,以北京市为例,购买一辆私人汽车从咨询办理停车泊位证明开始到汽车上路,大约要经过办理保险、办理购置附加费、车船使用税、验车、上牌和办理行驶证等十几个步骤,交纳各种费用。每一个步骤又需要各种证明或证件,缺一不可,办理手续的机关分布在不同地方,如果没有行家陪同或进行详细的咨询,普通消费者不跑上若干趟是很难弄明白的。 中国汽车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措施无论是从政策的制订层面还是现有政策执行层面都有待加强,致使消费者索赔无门,汽车投诉也呈逐
摄影 杨楠年上涨趋势。汽车召回制度、汽车产品三包政策在中国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1」AUTO REVIEW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