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丰乡是重庆市南川区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全乡幅员面积34.09平方公里,耕地1.09万亩,森林覆盖率52%;全乡下辖5个行政村,总人口0.92万人;建有7个党支部,党员314名。是一个地处丘陵地区的农业乡镇。
近年,乾丰乡党委立足乡情,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强基础、重生态、创特色、增效益、促发展”的建设方针和“党委统筹、各方协调、党群结对、合力共建”的运作机制,广泛开展“红色党建行动”,把党建工作与绿色产业有机结合,围绕绿色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通过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联抓,共同推进全乡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党委抓绿色产业,描绘发展蓝图。
2008年,新一届党委班子调整后,乾丰乡党委创新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优势,抓好绿色产业,凸显绿化品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1、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经营模式。乡党委抓住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立足全乡拥有18000亩林地资源的优势,率先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取得新突破。全乡首选顺丰村进行试点,严格按照区林改办制定的操作程序和步骤规范有序开展,积极稳妥推进,在林改工作中,结合广大村民承包林地面积少,现有林业产值较低,森林经营技术不高,管理不便等现状,变换思路,创新经营模式,引进了南川区林产公司、南川区顺达贸易有限公司等6家有实力的森林经营公司,在林农自愿的基础上,与公司联营,在全乡实行了“现有林木归林农所有,林农以林地入股,公司投入资金、技术进行管理,对现有森林进行更新或低改,以后森林所得的收益按三七分成”的经营管理模式。该举措得到全乡农民的积极支持与配合,目前,该乡已有近70%的农户采取了与公司联营的经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森林经营水平,增加了林农收入。仅1年的时间,部分参与公司联营的农户,从低效林改造中每亩就有近500元的收益。
乾丰乡的实践得到了上级部门充分肯定,被重庆市林业局领导称为“乾丰模式”,并在全市进行推广。国家林业局《综合指导》、重庆市林业局《林改动态》也对乾丰乡的林权改革进行了专题报道。
2、抓绿色产业规划,谋划发展蓝图。为了把绿色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当地经济有计划、有方向、有目标可持续发展,乡党委依托资源优势、生态优势,重点打造“绿色集镇”,抓好“绿色产业”,构建“绿色支部”,推动乾丰发展。一是创建绿色集镇。2008年,该乡投资59万元硬化集镇街道;引资136万元集镇联户建房20余套。目前,该乡集中采购桂花树对街道两旁进行了绿化,在全乡公路沿线栽植12公里的日本甜柿;投资近67万元,新建了乡宣传文化站、政
府综合楼和篮球场等配套设施;预计投资30万元,实施乡五级客运站综合配套建设,该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该乡形象。二是发展“绿色产业”。依托现有的3500亩成型有机茶园,从2008年开始,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该乡规划逐年递增500亩以上,到2010年全乡茶园总面积达到6000亩,并辐射带动石溪乡、土溪乡、太平场镇等周边乡镇共同发展茶叶,最终实现茶园面积达到10000—15000亩的目标,从而做大做强乾丰有机茶。在做好乾丰茶这篇文章的同时,还结合森林工程,变低效林为高效林,重点以产业合作社的方式发展南江黄羊的林下养殖;引进一批养殖大户,通过示范带动,鼓励当地农户大力发展“乾丰虫草鸡”;通过土地流转、引进种植大户建立优质蔬菜基地。三是构建“绿色支部”。该乡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在抓好生态经济的同时,围绕林业发展,将建立集林业、养殖业、种植业等为一体的新经济组织——林业专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将建立“绿色生态型农业党支部”,引导绿色产业健康发展。
3、抓林产经济壮大,延伸产业链条。今年,该乡按照“蘑菇林下种,土鸡林下跑、生态牛羊林下养”的生态经济发展思路,引进一家养殖大户,预计投资100万元建成出栏20万只以上的林下生态家禽养殖场,带动当地农户,全力打造“乾丰虫草鸡”品牌;以产业合作社的方式发展南江黄羊等林下养殖;在抓好林下经济、做好绿色品牌的同时,引进大户建立生态农家乐,开发森林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支部创绿色基地,推动经济发展。
乡党委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把发展绿色产业的重点放在基层,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通过开展绿色行动、建立绿色基地,形成“村村有基地、一村一产业”的格局,不断推进乾丰乡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1、在九台、农化村构建“乾丰虫草鸡”基地。九台村和农化村的森林植被较好,交通便利,两村党支部抓住这有利的条件,积极配合乡党委引进了投资生态家禽养殖公司2家,预计投资100万元,在两村山地交界处占地5亩,建立出栏20万只以上的林下生态家禽养殖场;通过公司的示范带动,并引导当地农户,扩大饲养范围,建立“乾丰虫草鸡”养殖基地,做靓“乾丰虫草鸡”品牌。
2、在顺丰、新华村构建“乾丰茶叶”基地。两个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托所在地的重庆市乾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重庆市芳云茶业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和“协会+农户”的模式,做大做强两村的茶业产业,构筑“乾丰茶叶”基地,形成本乡5000亩带动周边10000亩成型茶园,完成有机茶和著名商标认证,扶强茶叶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乾丰茶知名度,实现人平增收200元目标。
3、在新元村构建“乾丰生态羊”基地。新元村是乾丰乡最边远的一个村、也是区级贫困村。该村党支部为尽快让大家脱贫致富,依托本村良好的草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着力抓好生态羊养殖。2009年,该村将引进养殖大户一个,养殖生态南江黄羊1000只,通过大户引导,带动当地农户扩大养殖范围,建立“乾丰生态羊”基地,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在发展生态羊养殖的基础上,引进个体户发展生态农家乐,走自产自消的路子,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党员建绿色银行,带领群众致富。
全乡党员以建设“生态家园、森林乾丰”为目标,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中心,建绿色银行,架致富金桥。最终实现党员“家家有项目、人人有成就”的目标,通过党员的绿色行动,带动全乡绿色产业的壮大发展。
1、党员当绿色产业的先行者。自“乾丰虫草鸡”基地建立后,当地的农村党员宋德华,依靠引进的公司,购置了鸡苗2000只,大力发展起“乾丰虫草鸡”,积极做起了“绿色产业”的先行者。新元村支部农村党员马建华,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20亩的绿色蔬菜基地,年收入达到10万元,在当地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全乡300多名党员也根据本村产业发展规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绿色产业发展致富路子。
2、党员做绿色产业的带路人。共产党员、乾丰茶业有限公司经理陈芳,对茶叶产业的发展更有一股“出水才见两腿泥,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与拼劲,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产业和公司茁壮成长,做大了企业、做靓了品牌。2008年,该公司创下了年产值近1000万元的好成绩。但她没有忘记亲朋好友的无私帮助,更没有忘记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委政府和周边群众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在茶叶管理季节,陈芳热情邀请周边农户到自己的基地实地参观、学习,并与他们签订销售协议,在她的带动下,周边2个村先后有10多户农户新栽种茶叶100多亩,她成为了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模范。农村党员宋德超,为了积极响应乡党委建立绿色乾丰的号召,带动周围近500人对公路沿线栽植了日本甜柿,绿化公路,调整产业,为当地绿色经济起到了带动作用。
3、党员成绿色产业的生力军。全乡基层党员都按照党委发展绿色产业、支部建绿色基地的思路,共同塑造乾丰绿色品牌,在绿色产业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目前,该乡共抽调涉农科技人员30多人次,培训党员群众121人次,组织6名党员示范户在区内示范基地进行交流参观,共培育党员示范户11户、示范基地4个。本年度,该乡将扩大向辖区党员、示范基地免费提供信息,帮助发展绿色项目,优先提供扶贫专项发展资金,计划培育示范户党员20户,着力发挥农村党员在绿色产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重庆市南川区乾丰乡 刘 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