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13期 总第267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0MIC RESEARCH GUIDE No.13.2015 Serial No.267 央行降息对我国股市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巩倩文,谢红妮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利率是一国经济的重要指标,存贷款利率的变化深刻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变化。近期我国央行公布下调存 贷款利率,与此同时我国股市对此反响强烈,沪深A股均出现了较大涨幅。针对当前情况,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分析角 度分析央行降息对股市的影响,认为央行采取以利率为手段的中介指标来干预股市效果不大。在政策层面上,应该不 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利率市场化,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协调发展,提升市场活力。 关键词:货币政策;股市;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l12—06 引言 利率手段是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2014年 一、央行降息的背景分析 2014年年初以来,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 大,国内方面:内需依然萎靡,CPI和PPI走势持续低迷,通 缩倾向增大;房地产业陷入困境,楼市萎靡,地方政府债务 问题逐渐显现;实体经济融资困难成本较高;国际方面,下 半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元不断走强,美元兑非 美货币攀升的同时,人民币却又持续升值,对我国外部需求 压力明显。 1 1月21日央行宣布从次13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0.25%一一2.75%, 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 1.2倍。次个股市交易日,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分别上涨1.85% 和2.95%。此次A股上涨是否与降息有关?利率变动对股市 影响如何?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利率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学界对此探讨不断,总结起来 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观 :以路群(2001)、杨新松、龙革生(2006)、 彭小林(2012)等人为代表的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认为利率变 化对股市影响明显,利率政策是央行调控股市有力的工具;以 1.CPI和PPI走势低迷,通缩倾向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lO月份,全国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平均上涨1.6%,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2%, 连续32个月同比下降;GDP预计增速下调,2015年中国预 孙华妤、马跃(2003)、郭金龙、李文军(2004)、郑鸣(2OLO)等人 为代表的通过分析则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传导 机制并不通畅,央行调整利率还不能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的作用。 计经济增长7%左右,我国经济基本面还将走低。①依据国家 统计局公布的月度经济数据,我们可以得到CPI和PPI的走 势图。从下页图1中可以看出,自2012年3月以来,PPI数据 同比增长出现负值,此后连续走低,表明工业生产者生产意 本文首先从央行降息的背景出发,分析了今年在我国整 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央行降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及作用;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央行降息对股市的传导机制, 指出央行降息会对股市起着刺激作用;再次,从实证分析角 愿不强;CPI也逐渐趋于下降,表明市场消费情绪不高,内需 不振。二者走势的低迷,反映了我国经济通货紧缩压力增大, 经济增长趋于增长乏力。 2.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依旧,降息客观上对人民 币升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降息对外 需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尽管2014年年初以来,人民币持续升 值的势头有所缓和,但是自6月份以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复 苏,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比率却又出现了持续 度,说明了由于市场有效性较弱,传导机制不健全,央行的货 币政策对股市影响干预效果不大;最后,在完善经济体制市 场化改革和资本市场监管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并要警惕资 本市场泡沫。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4--2015)》。 收稿日期:2015-02—09 作者简介:巩倩文(1994一),女,安徽利辛人,学生,从事金融研究;谢红妮(1994一),女,安徽阜阳人,学生,从事金融研究。 10% 8 6 4 2 2 4 6 8 % % % % O % % % % 图1 CPI与PPI同比增长走势图 数据来源:CPI与PPI同比增长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① 升值的趋势,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自5月2日的6.2610,持续 贬值到1O月31日的6.1127。‘ 民币的持续升值对我国外部 二、央行降息对股市影响的传导路径分析 需求起到了抑制作用,此时央行降息,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在 利率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完善的市场化国 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人民币贬值,缓解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 家,利率的变动与股票价格呈现反方向变动关系,一般来说, 3.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PPI的持续低 当央行下调利率时,会促使股票价格的上升,当央行提高利 迷,反映了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的乏力,在我国贷款利率已经 率时,会引起股票价格的下降。下页表1为2004年以来我国 放开的情况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 央行历次利率调整对股市影响情况。从下页表1中可以看 较好解决,中小企业表现尤其突出,央行有关负责人就下调 出,利率变动时,股指并未出现完全的反向走势;相反,当利 人民币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率下调时,次日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出现了下跌的情况,对 答记者问时提到:此次利率调整意在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 此,我们通过处理,将基准利率变动划分为升息周期和降息 资成本的下行,促进实际利率回归合理水平,缓解企业融资 周期,忽略短期因素,从长期来看分析降息周期和升息周期 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 对股指的影响,具体情况(见P115表2)。 融环境。 从P115表2中可以看出,在利率变动周期中,当央行进 4.协调利率市场化的政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 入降息周期时,股指变动与利率均呈现出反方向变动关系; 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不断趋于完善、自 当央行进入加息周期时,股指变动与利率呈现出不同的变动 主定价和风险控制能力得到逐步提升。2012年6月存款利率 关系,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央行降息对我国股市是有利影响。 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此次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由基准利率 下面结合利率对股市影响的传导路径来具体分析利率波动 的1.1倍扩大至1.2倍,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扩 和股市之间的关系。 大,有利于完善其定价机制,增强其自主定价能力,加快经营 1.资产组合的替代效应。资产组合理论将资产分为金融 模式转变,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从而健全利率市场形成健全 资产和实物资产,前者包括货币、储蓄存款、股票和债券等。 的市场机制。 如果央行采取货币政策,会破坏原有资产结构的平衡。当央 5.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需要。尽管市场体制改革有 行降低利率时,会导致储蓄收益率的降低,居民相应会减少 所进展,但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今 储蓄,增加对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持有,从而导致有价证券需 年上半年以来,随着我国国内房价的回调,市场需求下降,房 求相应增加,最终影响到股票市场供求和价格;相反,当央行 地产市场资金紧张程度加剧,由此导致地方政府以“卖地”为 加息时,预期储蓄存款收益率会提高,此时便会增加储蓄,减 主的财政收入受到挑战,债务问题逐渐凸显。此次降息一定 少对有价证券的持有,导致有价证券的需求减少,从而使股 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房地产业资金紧张的情况,提升房地产业 票价格降低。减少储蓄存款,因此相应增加市场流动性和资 景气度。 金供给。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网 ̄ ̄(http://www.safe.gov.cn/)。 一l13一 表1 历次基准利率变动对股市影响情况表 基准利率 存款基准利率 贷款基准利率 消息公布次日指数涨跌 调整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上海 深圳 2014一I1—21 3% 2.75% -0I25% 6% 5.60% -0.40% 1.85% 2.95% 2012-07-06 3-25% 3% -0.25% 6.31% 6% -0_3l% -2-37% 一2% 2012-06-08 3.5% 3.25% -0.25% 6.56% 631% 一0.25% 一O.51% -0.50% 201 1-07-07 3.25% 3.50% 0.25% 631% 6.56% 0.25% -0.58% 一0.26% 2O1 1一()4—06 3% 3.25% 0.25% 6.06% 6-31% 0.25% 0.22% 1.18% 20l1-02-09 2.75% 3% 0.25% 5.81% 6.06% 0.25% 一0.89% 一1.53% 20l0—12-26 2.50% 2.75% 0.25% 5.56% 5.81% 0.25% 一1.9O% -2.O2% 2010-10-20 2.25% 2.50% O.25% 531% 5.56% 0.25% 0.07% 1.23% 2008-12-23 2.52% 2.25% -0-27% 5.58% 5-31% -0.27% -4.55% 一4.69% 2008-1 1-27 3.60% 2.52% 一1.08% 6.66% 5.58% 一1.08% 1.05% 2.29% 2008一l0-30 3.87% 3.60% -0.27% 6.93% 6.66% -0.27% 2.55% 1.91% 2008-10-09 4.14% 3.87% -0.27% 7.20% 6.93% -0.27% -0.84% -2.40% 2008-09-l6 4.14% 4.14% 0% 7.47% 7.20% -0.27% -4.47% 一0.89% 2007-l2-21 3.87% 4.14% 0.27% 7.29% 7.47% 0.18% 1.15% 1.1O% 2007-09-15 3.60% 3.87% 0.27% 7.02% 7.29% 0-27% 2.06% 1.54% 2007—08—22 3_33% 3.60% 0.27% 6.84% 7.02% O.18% 0.5O% 2.80% 2007-07-2 1 3.O6% 333% 0.27% 6.57% 6.84% 0I27% 3.81% 5_38% 2007-05-19 2.79% 3.06% 0.27% 6_39% 6.57% 0.18% 1.04% 2.54% 2007-03-】8 2.52% 2.79% O.27% 6.12% 6_39% 0.27% 2.87% 1.59% 20o6-08-19 2-25% 2.52% O.27% 5.85% 6.12% 0.27% O.20% 0-2O% 2O06—04—28 2_25% 2.25% 0% 5.58% 5_85% 0.27% 1.66% 0.2l% 2004-l0-29 1.98% 2.25% 0.27% 5.31% 5.58% O.27% 一1.58% -2.31% 数据来源:历次基准利率变动数据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得到,股指变动数据从大智慧股票交易软件中得到。 一1 14— 表2 ,利率调整周期对股市影响情况表 利率变动周期 跨越年份 股指变动情况 股指变动与利率变动方向 加息周期 2004—10-一2008-08 上升 反方向 2010-1 一2012—05 下降 同方向 降息周期 2008—09—2010—09 上升 反方向 2012—06_一2014—1 1 t升 反方向 2.上市公司融资成本降低。利率的变化,会影响到上市公 趋于下降。 司融资成本。利率降低,会减轻企业的融资成本,在其他条件 三、实证分析 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企业的利润,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分 红派息,股价趋于上涨;当利率上升时,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 关于采用数据的说明:本文并没有像大多数作者采用央 本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股价趋于下跌。此外,利率的增加会 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或者实际利率,而利用同业拆借利率。通过 抑制社会投资,社会总需求趋于下降。 ・ 上述利率对股价影响的传递效应分析,笔者认为,利率的变化 3.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根据股利贴现模型理论,普通 主要影响到市场中货币的供求关系,相对于银行基准利率来 股作为一种收益凭证,其在未来各年产生的收益之和即为股 说,Shibor也是金融市场上最有代表If生的利率,它能够更加及 票的价格。投资者购买股票可以获得两种现金流:股票的未 时、灵敏、准确的反映金融市场短期资金供求关系,央行降息 来预期价格和持有期间的股息红利。假设股票的价值为V,D. 能否缓解市场中的流动性,Shibor反应也更加及时。而银行基 为每股所获得的股息红利,R为贴现率,n为持有年数,Pn为 准利率或者实际利率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之我国市场 n年后出售股票时的价格,则有: 体制的不完善,其对股指的短期拟合程度受到很大影响。股指 方面,这里选择上证综合指数(数据来源:Shibor数据来自上海 v- + - 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官方网站),①通过月度数据取均值整理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当央行下调利率时,贴现率R 得到该月的月度Shibor值;上证综合指数来自大智慧交易软 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价值趋于上升;当央行 件的当月收盘价。数据变换处理:对同业拆借中心月/ ̄Shibor数 加息时,贴现率R上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价值 据和上证综合指数sz数据取对数(操作软件Eviwes3.1)。 表3 ADF检验结果表 变量 变量符号 ADF统计量 5%临界值 1%临界值 结论 LnShibor 一1.519673 -2.9029 -3.5253 非平稳 同业拆解利率 DLnShibor -5.838035 -2.9035 -3.5267 平稳 LnSZ -2.346093 -2.9029 -3.5253 非平稳 上证综合指数 DLnSZ -4.624793 -2.9035 -3.5267 平稳 1.ADF检验。时间序列的回归分析要以数据的平稳性作 ADF检验结果表明,在一阶差分后,二者均在5%的水平 为前提,否则就又可能产生“伪回归”的现象,本文采取了 上拒绝原假设,表明不存在单位根,数据时平稳的,因此可以 ADF检验方法检验数据的平稳性,以下检验2008年1O月至 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6 2014年10月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和上证综合指数sz的单 2.协整检验。以LnShibor为解释变量,LnSZ为被解释变 位根检验结果。对同业拆借利率和上证综合指数的变动检验 量,建立回归方程。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出结果如下: 发现两个变量是非平稳的,对二者取一阶差分后,具有平稳 LnSZ=7.910438—0.105395LnS h0r 性,说明它们一阶单整。 其次,对其残差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协整检验结果表 变量 ADF检验值 临界值(1%) 临界值(5%) 临界值(10%) 结论 LnSZ与LnShibor回归残差 -5.34O040 -3.5312 -2.9055 -2.5899 平稳 ①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http:Ilwww.shibor.org,shibor/web/html/)。 一115— 上页表4表明,同业拆解利率LnShibor与上证综合指数 sz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二者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但二者 的状态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由于同业拆解利率LnShibor 与上证综合指数sz之间已存在协整关系,现对其进行Granger 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在95%和90%置信水平下,同业拆解 的具体关系如何需要进一步检验说明。 3.格兰因果检验。格兰因果检验解决了在变量长期平稳 表5 零假设 LnShibor不是LnSZ的格兰杰原因 Granger因果检验表 滞后期 3 F值 3.47332 P值 O.021l2 是否接受原假设 拒绝 LnSZ不是LnShibor的格兰杰原因 3 0.98223 1.37752 接受 利率Shibor是上证指数sz的格兰杰原因。通过上述检验,可 以得出结论:同业拆解利率的变化影响着上证综合指数的变 化,即影响着股票价格的波动。 市场发展。利率市场化推行至今,对我国市场化改革起 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利率管制政策还没有完全放 开,目前市场机制并未起到完全配置资源的作用,资本市 场和货币市场由于受到前期“优先发展资本市场”政策的 影响,二者协调性不够,经济传递效应不明显。未来在坚 持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放松市场管制的同时,也 要注重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协调性发展,促进我国金 融市场的平衡性,真正做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 性作用。 虽然二者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通过建立误差修正 模型表明,方程的判定系数R 不到0.2,表明同业拆借利率 对上证综合指数的拟合优度低,尽管Shibor很好地反映了市 场中货币的供求紧缺状况,但其仍不能很好地拟合股指。对 此,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市场经济有效l生较弱。一 方面,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起步较晚,加之政府干预,市场对政府 刺激形成了依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依然不突出,加之 货币政策本身就存在时滞。因此,利率的变动在我国资本市场 中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另一方面,我国资产证券化率低,股 市流通市值低,股票市场规模较小及效率低并不能很好反映社 2.IPO上市政策方面,要防止短期流动性风险,逐步降 低新股发行折价率,减少市场对新股炒作,规范市场健康 发展。一方面由于我国新股发行一般采用折价发行方式, 且折价率相对较高,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销 售股票,为上市公司实现融资的需要,但也引发了市场对 会中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截至2014年10月份,我国沪深两 市总市值为4O.12万亿,约占GDP的66.7%,远远落后于西方 发达国家水平。因此,股市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会受到很大影响。 (2)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我国货币市场 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各个市场的资金价格不能有效地 发挥出引导资金在市场间迅速流动的作用。因此,央行货币政 策的实施,虽然对货币市场的影响较为明显,但是对资本市场 影响却不大,甚至有可能出现负的影响,如2008年12月23日 新股的疯狂炒作,大量资金冻结,导致股市短期“缺血”情 况严重,这是一种病态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我周市场投 资者并非价值投资者,更多的是市场投机者,“垃圾股”横 行,蓝筹股却遭打压。针对上述两个方面,在逐步规范IPO 上市制度的同时,更要逐步引导市场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 资观念。 3.完善监管体制,坚决打击非法获利者,为股市营造良好 的交易环境。目前我国股票交易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虽然采 央行的降息政策,次日上证指数狂跌4.55%。因此,在我国通过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利率来影响股价时,可能效果并不明显。 (3)股票市场制度不健全。我国股市在发展中存在一系 列制度缺陷,IPO上市制度存在一定弊端,上市公司信息透明 用做市商制度,但个股做庄之人大有人在,其凭借自身资金 优势,完全可以操纵股价,而最终受害的往往是众多散户。相 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打击利用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非法手 段,为股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在股市走势向好的同时,警惕过度炒作和膨胀的泡沫。 度较差,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股权结构不合理,市场监管体 制不完善加之市场不合理炒作和投机行为导致股票价格偏 离其真实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股票市场中的价格形成 虽然股指在整体处于低位的情况下,近期股市大涨,但涨幅 却过于异常。我国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股指背 机制,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影响实际经济活动,利率也就不 能很好地对股价起到影响作用。 离了经济基本面。据中金所公布数据显示,自11月21日至 12月8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1.07%,市场对此过于狂热, 四、政策建议 1.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协调货币市场和资本 参考文献: 往往容易造成过度炒作和市场泡沫。即便在于其改革红利的 同时,要时刻警惕2007年那样的股市泡沫,避免给我国资本 市场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1]路群.中国央行降息对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Ⅲ.石油化工高等学院学报,2009,(3):83—86 (下转160页) 发展。信贷机构为了分散风险,将抵押资产证券化抛售给各种 风险偏好的投资人,因此出现了抵押支持债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贷款 违约保险(Credit Default Swap)等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2006 前无论在房地产资产泡沫还是家庭资产负债杠杆率的增长 方面,都与美国等爆发金融危机之前的状况非常相似,这使 得我们不得不从政策上面进行调整,以应对潜在的金融危 机风险。 年初,近65%的次级贷款抵押资产被证券化,过度包装的金 融衍生品将杠杆效应从家庭部门传递至金融部门,债务危机 从美国居民部门向银行体系、保险公司、对冲基金蔓延,再扩 散至全球金融市场。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利率降低和资 产价格下降,其本质是信用危机导致以家庭部门为起点的各 部门杠杆率过高,进而引发流动性危机。美国金融体系监管不 首先,要预防房地产泡沫的继续扩大和泡沫的突然破 灭。虽然目前国内外对于中国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存在着不 同的意见,但是从房价收入等指标来看,中国存在一定的房 地产泡沫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介于美国等国爆发金融危机都 是从房地产泡沫的迅速扩张和泡沫开始,中国目前应该重点 关注房地产价格的走势,特别是重点城市的房价,不应该轻 力,未能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居民可获得信用泛滥,当资产 价格逆转,人们纷纷抛售资产及金融衍生品以换取美元,相对 于庞大的资产而言货币稀缺。资产价格降至某个临界点后出 现流动性枯竭,最终导致公众恐慌及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危机 易取消限购等政策措施,而且应该加快应用房产税等市场手 段平抑房地产价格的波动。而且从本文以上的分析来看,房 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也是家庭资产负债杠杆率上升的一个 重要原因,因此,稳住房地产价格,使之在短时期内不会大幅 波动应该是当务之急。 其次,要积极拓展居民的投资渠道。中国居民之所以积 极投资房地产是因为缺乏合理的投资选择渠道。为了抑制房 后政府采取的救市措施表明政府不得不增加杠杆率为家庭部 门和金融部门的去杠杆化买单。由此可见,家庭部门的杠杆效 应会影响其他部门,若家庭杠杆率过高,金融市场系统风险 增加,房价及利率的微小波动被放大,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地产投机和由此导致的家庭资产负债表的迅速攀升,除了上 述限购等强制性政策之外,还有积极地辅以合理的投资渠 道。为此需要我们进~步地开放资本市场建设,建立具有一 定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目前有潜在的金融危机风险,但是 只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政策应对措施,就可以化危机为转机,积 小结 家庭部门杠杆率过高是金融危机的一大诱因和征兆。美 闻、日本、西班牙、希腊等国家在金融危机爆发前都存在资产 价格迅速上涨、私人部门杠杆率迅速抬升两大特征,并经历 _『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破裂。然而根据本文的分析,中国目 极地推进中国的金融市场建设,进一步地完善中国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Atif Mian and Amir Sufi (2010),“Household Leverage and the Recession of 2007—09”,IMF Economic Review Vo1.58,No.1. I2】Bernanke,B.,Gertler,M.,and S.Gilchrist,1999,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in a quantitative business cycle rfamework,In:Taylor.B.and M.Wo0dford,eds.,Handbook of Macmeconomics,Amsterdam 1. 【3】Frederic S.Mishkin,“Household Balance Sheet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Vo1.38,N (Dec.,1978), pp.91 8-937. ’ 【4】Reuven Glick and Kevin J.I ansing,“U.S.Household Deleveraging and Future Consumption Growth",FRBSF ECONOMIC LEITER, Number 2009—16,May 15,2009. 【5]王勇,祝红梅.金融危机与居民资产负债表调整——基于SCF数据的分析[J].浙江金融,2013,(1). [责任编辑吴明字】 ‘-l●・・..・-.・・._.-.・‘…1.・● -'・●・・..・-.・t..・・●・.-.__‘・.__.・●_...-・●_・..‘・●・...-1●,¨I_-._....・●・.t.__●・-...・●。….・●・‘…。●・....・●・..-'-.・._,.・●・..__・●・....-●・….・ (上接l16页) 【2】杨新松,龙革生.货币政策是否影响股票市场: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分析【J1.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3):39—44. [3]彭小林.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研究fJ】.统计与决策,2012,(16):168~171. 【4】孙华好,马跃.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7):44—53. 『5]郭金龙,李文军.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6):18—27. I6]郑鸣,倪玉娟,刘林.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基-T-Markov趋于转换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政府经济管理,2010,(32): 7-15. f7】【美】兹维・博迪.投资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8】王春丽,江晶.中国股市波动与货币政策反应….宏观经济研究,2014,(5):40-48. 【9 J耿照源,黄嘉蔚.我国IPO抑价问题的实证研粗JJ.统计与决策,2010,(18):t37—140. 【责任编辑吴明字】 l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