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高框架柱外观合格率

提高框架柱外观合格率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提高框架柱外观合格率

中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太原师范学院框架柱QC小组

一、工程概况

中铁三局集团太原师范学院项目部共有主体建筑三个分别是公共教学组图、后勤服务楼、学生食堂。共有框架柱2500颗,其中有Φ800*600、Φ800*800、Φ600*400、Φ500*1200等多种框架柱类型。要求模板类型多,组装高度不等,施工难度较大。

常年盛行西南风,据以往工程经验,框架柱模板有被刮倒的施工事故。业主要求工期紧张,施工队伍施工经验不丰富,框架柱外观要求平整光滑、颜色一致 。 二、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太原师范学院框架柱施工QC小组 课题名称 提高框架柱外观合格率 课题类型 现场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姓名 朱志根 杨秀敏 李朝晖 马广彬 张新建 乔巨清 苗雨 增辉 王子龙 性别 文化程度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本科 本科 本科 专科 中专 中专 本科 本科 专科 职称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高级技师 助工 技术员 助工 助工 注册时间 2012年12月 QC小组分组内职务 项目职务 工 顾问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活动策划 活动策划 活动组织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总队长 经理 总工 工程部长 机械物资部 质检工程师 技术员 技术员 实验员 接受QC小组教育时间为82小时,成员发言率95%,成员参加率100% 三、选题理由

1、市场需要:业主要求高,市场需要,占领市场。

2、社会影响需要:紧邻国道,城市边缘,社会影响大。

3、本部门问题点:前期施工的10根框架柱,外观质量合格率90%,需要解决外观质量。 4、选定课题:提高框架柱柱外观合格率。 四、现状调查

1、前期施工10根框架柱,合格率为90%,具体外观缺陷见下图

现状一:表面起砂。原因分析如下

(1)柱模加工精度不够或周转次数多,导致局部有变形现象。

(2)接缝不严密漏浆。 (3)现场振捣过度。

现状二:气泡。原因分析如下

(1)现场振捣不够。 (2)混凝土分层过厚

(3)拌合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大

1

现状三:错台。原因分析如下

(1)模板施工过程中上下层模板接缝局部存在错位。 (2)已浇筑混凝土和模板间存在空隙 2、以上问题绘制如下:

10根框架柱主要外观质量缺陷排列图

3、

框架柱外观质量缺陷统计表

外观质量缺陷项目 表面起砂 表面气泡 接缝处错台 色泽差不统一 表面漏浆 频数 10 5 8 1 1 百分比(%) 40 20 32 4 4 累计百分比 40 20 92 96 100 序号 1 2 3 4 5 从上表可知框架柱外观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为:表面起砂、接缝处错台、表面起泡、色泽差不统一 和表面漏浆。 五、目标设定

90% 97% 97%

目标设定为框架柱外观合格率有90%提高到97%

六、原因分析

2

框架柱外观质量缺陷原因分析鱼刺图

七、原因确认

从以上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框架柱外观质量的末端原因很多,去掉相重复的末端原因,总结得出影响框架柱外观质量的末端原因共有如下九条,以下是要因确认 序号 1 2 末端原因 拌合站称量不准确 砼泵车较少 要因确认 对拌合站设备进行检查 情况属实 模板刚度要满足施工荷载要求 上下层模板接缝局部存在问题 对料场石料进行抽检 日期 2012.11 2012.11 负责人 王子龙 乔巨清 结果 均处于正常状态 泵车不够用 模板施工过程中周转次数较多,局部变形。背楞、环楞焊接损坏 4 5 6 7 8 9 模板安装存在问题 石料级配不均匀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2012.11 张新建 增辉 李朝晖 乔巨清 增辉 马广彬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大于2mm 合格 情况属实 情况属实 分层厚度大于规范要求 现场塌落度不稳定 是 否 否 是 是 是 是否要因 否 否 3 模板刚度不够 2012.11 苗雨 是 高空作业不便、高空作业条件是否工作面狭小 达标 阴雨天施工 砼分层过厚、投料过多 塌落度控制不均匀 天气情况 砼浇筑、振捣方法 塌落度是否控制均匀 制表人:苗雨 日期: 2012年11月20日 八、制定对策

经过以上原因和要因确认,制定对策如下: 序号 1 要因 模板刚度不够 对策 提高模板施工刚度 目标 确保砼面层平整度满足要求 措施 模板脱模检查合格后分类存放刚度较低模给予更换或增加背楞 3 地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工地现场 王子龙 2012.12 模板安装前检查已浇模板错台2 模板安装不够 筑砼破坏情况,对破工地现场 乔巨清 2012.12 改进模板满足施工损砼予以凿出,逐个施工工艺 要求、不漏检查模板,杜绝因螺浆 栓凝固不到位造成的框架柱错台 尽量避开阴雨天浇筑砼,拌合站安装遮雨棚 砼分层过4 厚、投料过多 塌落度施工误差 严格按照斜向分层、对称下料要求来做 混凝土灌注前检测塌落度 确保砼连续浇筑、振捣均匀 塌落度是否符合7~8.5cm 控制砼分层厚度为30mm,用钢筋或者标尺为参照物度量 减少环境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3 阴雨天施工 施做雨棚,保证施工质量 会议室 苗雨 2012.12 工地现场 张新建 2012.12 5 砼进行二次拌合 工地现场 增辉 2012.12 制表人:苗雨 日期:2012年12月 九、对策实施

1、对策实施(一)

针对模板刚度不够这一要因,采取以下对策:在模板外增加竖向及环向背楞、加固模板,保证上下两块模板处于同一平面,使接缝平整不错台。同时降低砼浇筑速度,减少对模板的侧压力。以保证模板施工刚度

2、对策实施(二)

针对模板安装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对策实施

1、柱身首次浇筑前,在模板四周底口用砂浆进行标高找平,并要求测量复测,确保砂浆四边标高一致。模板底口采用预埋件进行平面位置固定,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移位,模板拼装完成后,采用4个手拉葫芦和揽风绳进行垂直度调整和加固,其加固点牢固不移位。经测量校核后,再在模板底部外周一圈用砂浆进行堵缝,防止漏浆。

2、根据我小组现场调查,在模板安装时,上口模板比下口模板向内靠拢2mm左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混凝土膨胀,上口模板向外胀出,从而减少节段间错台量。

3、柱身上下节段浇注存在四天左右时间间隔,因已浇注混凝土收缩,模板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空隙,在关模前用砂浆嵌缝,防止漏浆。 3、对策实施(三)

针对阴雨天施工这一要因。

尽量避开阴雨天浇注混凝土;在拌合楼设立雨棚,保证砂石材料含水量的稳定。如遇特大雨,则停止浇注框架柱砼。 4、对策实施(四)

针对框架柱施工班组分层过厚,投料过多的要因,制定新的下料、振捣方案,砼要以分层下料高度30cm的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振动器移动间距为40cm,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且插入下层砼50-100mm,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现场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对砼进行滴水、包裹养护,将水桶置于柱顶,并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 5、对策实施(五)

针对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均匀这一要因

4

严格控制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整个敦身浇筑过程中坍落度基本一致,偏差符合审批的配合比的要求,若偏差较大时需进行二次拌合。

十、效果检查

(一)1、实施后框架柱外观质量效果图:

框架柱外观良好 QC实施后框架柱外观

2、框架柱拆模外观质量检查表:

在经过以上措施实施之后,我们根据自制《框架柱拆模外观质量检查表》(见附表1),施工的20颗框架柱进行了评分,检查评定情况如下: 柱号 1 2 3 4 5 3、得分统计表 墩柱得分统计图110100908070605040302010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得分 90 96 93 90 90 柱号 6 7 8 9 10 得分 90 92 94 92 91 柱号 11 12 13 14 15 得分 92 99 99 91 99 柱号 16 17 18 19 20 得分 90 95 96 90 90 分数墩柱编号 从以上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经过专项对策实施后,框架柱外观质量合格率大大提高 (二)1、实施前后,外观合格产品数对比柱状图:

5

10 9 20 20

产量 合格 产量 合格 实施前 实施后 2、实施前后框架柱外观质量合格率对比图:

90% 100%

实施前 实施后

外观质量合格率

3、经济效益

实施前处理每颗框架柱消耗:实施前处理每颗柱平均损失:559元/颗

项目 人工 环氧树脂 其它 项目 人工 环氧树脂 其它 数量 5个 2kg 单价(元) 80 54.5 合计(元) 400 109 50 合计(元) 160 0 20 实施后处理每颗柱平均消耗:实施后处理每颗柱平均损失:180元 数量 2个 0kg 单价(元) 80 36.3 每颗柱节约成本379元!总计节约成本147052元。

从以上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本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十一、巩固措施与标准化

为巩固活动成果,小组决定制订执行以下四项措施

(1)QC小组坚持定期开会,总结施工经验,巩固成果。

(2)将总结得出的框架柱小塌落度混凝土施工方法编制成作业指导书,指导今后施工。 (3)将工序签证制度列入公司管理条例。

(4)要求每月初对模板检查大修,平时发现有小的变形、脱焊及时修整,将此纳入操作规程。 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

本次QC活动取得了成功,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逐渐完善框架柱施工工艺,积累施工经验,自觉的发现问题,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解决问题。总之本次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个人能力、团队精神、责任心无形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以后施工总结了经验。同时也锻炼出一个良好的QC队伍后解决了其它质量难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