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研究

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研究 王. 菲王慧 摘要:自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实施以来,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相继产生,如今,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逐渐步入老年阶 段,他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问题。由于养老资源的供给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十分有限,因此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是值得关注与需 要迫切解决的。本文通过利用阅读文献收集经验材料,分析了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的现状和问题,并相应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独生子女父母;人口老龄化;养老意愿;社区居家养老 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现状和特点 目前我国并没有直接准确的统计出独生子女家庭的数量,但是根据 人口普查的数据以及有关文献显示,我国至今约有1.8亿个独生子女 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即“四二一”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结构具有小型化 一、改变,例如子女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等。由此可见,现在城市独生子 女父母对于养老问题都不想依赖子女,想要尽可能的减轻子女的负担, 这便是现在我国独生子女父母在对待养老问题上的一个特点。 五、对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的对策建议 的特点,独生子女是父母养老供给的唯一支柱,在这种情况下,独生子 女就是家里的核心,父母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亲密 度和依赖度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 二、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存在的潜在问题 (一)经济供给方面 子女对父母养老首要就是经济方面的支持,独生子女对父母的经济 供给对父母的养老有重要影响。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中多数在中小 学阶段经历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阶段,并且中年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导 致下岗、失业或提前退休等,所以多数独生子女的父母晚年的实际收入 水平不会太高,主要寄希望于子女身上。 (二)生活照料方面 独生子女家庭是空巢家庭的高发群体,由于子女求学、工作等原因,他 们会离开家乡到异地工作,无法与父母共同生活。空巢家庭中,在独生子女 父母处于年轻、身体健康的时候,还可以相互照顾,但是一旦进入高龄阶 段,老年^的身体健康状况逐渐下降,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所以就需 要子女在身边进行生活照料。而且就算是在同—个城市,大多数独生子女在 婚后也会与父母分开而居,对父母的生活照料也不全面。 (三)精神慰藉方面 在老龄化社会中,多数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变化往往很 大,而这些最容易被忽视,特别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老年人独居 的情况更为普遍。在独生子女成年后因工作、婚姻等原因与父母分开 后,见面的机会大大减少,不利于彼此间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无法对父 母的精神生活进行抚慰和照顾,他们的心理健康存在很大隐患。 三、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问题愈发严峻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现,截至2013、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 人口达到1316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9.7%。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低水平,老 龄化进程正在加快。老龄人口不断增多,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使家庭青 壮年的人口数逐渐减少,抚养比不断升高。我国一直是总人口最多的国 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带来了双重压力,这两方面的压力 交织在一起,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城市空巢家庭的逐渐增多使养老问题加重 “空巢家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进步的体现以及人们 价值观改变的结果。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早已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 同住的比重只占10—3O%。我国经济实力提高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促成了空 巢家庭的迅速发展,在人口老龄化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家庭的供养资源 正在减少,供养力下降,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孝道文化缺失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 从古至今,我国一直是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赡养老人已成为子女 责无旁贷的责任,“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都是孝道伦理在 日常生活中的反映。而现代社会中,人们都在为生计而忙碌,尤其是年 轻人,往往很难兼顾自己的工作和照顾父母。所以大家庭的概念逐渐淡 化,小家庭的概念明显增强,于是社会上出现很多弃养父母的例子,让 人们陷入到底如何养老才好的思考中。 四、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当前的养老方式意愿 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大多愿意在身体尚可以劳动的时候采取自我养 老的方式,等到没有能力的时候选择去养老机构养老。但是这种选择都 是在客观条件不允许他们继续享受利用家庭养老模式的情况下而做出的 (一)构建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服务平 台的养老模式。它是结合了家庭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和社区养老模 式三者的长处,是我国现代养老模式的一大趋势。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能够满足老年人居家生活的需求,在老年人有需 求时,通过电话等方式,使社区服务上门服务,老年人可以不离开自己 居住的环境,不改变原有生活习惯,可以保持归宿感和满足感。社区居 家养老模式有助于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社区只需投入相对较少的资金, 不必大量兴建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的养 老需求。此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还能减轻子女的负担。它能够使老年 人得到妥善的照顾的同时,使子女自己也能从繁重的养老生活服务中脱 身出来,不仅能够减轻子女的心理压力,还可以减轻他们体力上的不 足。 (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鼓励社会公益慈善组织走进社区,帮助社区工作人员,为独居的空 巢老人做公益活动,除了帮助老人做家务,还可以经常陪伴老人,给予 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另外,现在市场上应当多开发一些养老服务项目, 例如开设老年人用品专卖店,建立老年休闲娱乐区,结合独生子女父母 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思维模式和传统认知,在生活、服饰、旅游和娱乐 休闲等方面开发相应的老年产品,使得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转变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观念 长期以来,子女赡养父母是我国的传统观念,因此老年人对子女的 赡养形成了一种依赖。针对只有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父母,他们首先就 需要改变这种想法。独生子女父母要将以前传统“养儿防老”转变为 “依靠自己”,或者夫妻之间互助式养老。除此之外,“以房养老”、“候 鸟式养老”也是重要的养老方式,对于那些经济实力有限的家庭,尤其 是丧失子女的家庭来说,“以房养老”是一种现实的养老方式。 (四)独生子女应当发挥孝道文化,重视父母的精神慰藉 独生子女应当继续弘扬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在自己能力范围之 内,尽量与父母保持经常的联系和沟通,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生活和精 神的照顾。同时教育子代要尊老爱幼,多回去陪伴爷爷奶奶等,这样可 以增强三代人的感情维系。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减少父母的担忧。因 为独生子女家庭的互动性,独生子女自己照顾好自己可以减少父母的担 心,让他们将关心的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陈岱云.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社会支持问题研究 [J].山东社会科学.2008(09) [2] 仇志娟.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探析[J].人口与计 划生育.2009(02) [3] 王文娟.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社会支持研究[D].济南大学 2O1O [4] 于娜.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 大学.2012 [5] 王萍,陈颖.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风险探析——以南京市为例 [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o3) [6] 崔存琪.“四二一”结构家庭下的养老问题研究[D].山西师范 大学.2013 [7] 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数据库 Bu咖 s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