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的词语解释是:梅雨季节结束。出梅[chūméi]⒈梅雨季节结束。
出梅的词语解释是:梅雨季节结束。出梅[chūméi]⒈梅雨季节结束。 繁体是:出梅。 注音是:ㄔㄨㄇㄟˊ。 拼音是:chū méi。 结构是:出(独体结构)梅(左右结构)。 简体是:出梅。
出梅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梅雨季节结束。引鲁迅《书信集·致母亲》:“上海刚刚出梅,即连日大热,今日正午,室中竟至九十五度。”
二、网络解释
出梅出梅又称为“断梅”,初夏长江中下游梅雨天气的终止日期。凡梅雨期间梅雨锋系及主要雨带明显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区域5天内的雨日在2天以下,区内各站最高气温明显升高到30℃以上,而地面南风风速也显著加大,则定为出梅。中国现行历书采用《神枢经》的说法,小暑后逢第一个末日,即在7月8日至19日之间出梅。有些年份出梅期会延迟,如1954年到8月2日才出梅,梅雨期持续达63天。综合释义:梅雨季节结束。鲁迅《书信集·致母亲》:“上海刚刚出梅,即连日大热,今日正午,室中竟至九十五度。”出梅[chūméi]梅雨期终了,约在阳历七月十五日前后。网友释义:出梅又称为“断梅”,指:梅雨结束的日期。中国江淮一带梅雨通常在7月8-12日结束。有些年份出梅期会延迟,如1954年到8月2日才出梅,梅雨期持续达63天。梅雨结束后,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盛夏高温季节。汉语大词典:梅雨季节结束。鲁迅《书信集·致母亲》:“上海刚刚出梅,即连日大热,今日正午,室中竟至九十五度。”国语辞典:梅雨期终了,约在阳历七月十五日前后。出梅[chūméi]⒈梅雨期终了,约在阳历七月十五日前后。其他解释:谓梅雨期终了也。对入梅而言。七月二日前后。唐、韩鄂《四时纂要》:「芒种后逢衽壬出梅。」其他释义:梅雨结束的日期。中国江淮一带梅雨通常在7月8-12日结束。有些年份出梅期会延迟,如1954年到8月2日才出梅,梅雨期持续达63天。梅雨结束后,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盛夏高温季节。
关于出梅的诗词
《临海僧珂公出梅花诗和其韵》 《八出梅》 《减兰·先入伏后出梅,俗谓之梅抱伏,主酷暑》
关于出梅的成语
说梅止渴 望梅止渴 盐梅之寄 止渴思梅 止渴之梅 鹤子梅妻 摽梅之年 香药脆梅 梅妻鹤子
关于出梅的词语
说梅止渴 止渴之梅 望梅阁老 梅妻鹤子 调剂盐梅 止渴思梅 望梅消渴 妻梅子鹤 摽梅之年 盐梅之寄
关于出梅的造句
1、在这个严寒的冬季,百花脱下了美丽的外衣,而只有那面对寒风萧瑟的还依然坚韧挺立在那里。梅,给人一种积极奋取的精神寄托。古诗有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立开”一句中,正写出梅花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2、原来刀光剑影之中,深蕴着一场花辰月夕,优美的功架赋予画面以美感,传达出梅派艺术魅人的舞台神韵。
3、梅雨季节雨阵阵,更爱宅家不出门。霉运好似梅雨至,事事烦躁闷闷闷。终于出梅天放晴,艳阳高照心情顺。祝你一扫霉气,展露笑颜,开心这一夏。
4、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5、终于等到出梅之日,霉气相继飘然流逝,头顶蓝天白云飘至,晴空万里大好时日。好运纷纷接踵而至,领导器重加薪升职,爱情甜蜜时时,开心如意万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