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舟山本岛西北七公里的灰鳖洋海域,有一座美丽的小岛――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五峙山列岛。五峙山列岛由大五峙山、小五峙山、龙洞山、馒头山、鸦鹊山、无毛山、老鼠山等七个形态各异的岛屿组成。其中龙洞山、馒头山、鸦鹊山三个岛屿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不同的水鸟到此停歇、栖息和繁殖,也是游人泛舟游览,赏鸟观光的好去处。地址:舟山市定海区岑港镇西北部类型:自然保护区岛屿/半岛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6:00-……[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朱家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东南部,与相距1.35海里的“海天佛国”普陀山并称普陀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舟山群岛核心旅游区“普陀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舟山群岛的第五大岛,岛屿面积72平方公里。风景区在创建优秀景区的同时,也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华东地区最有活力的海滨旅游胜地之一。“舟山旅游金三角”之一,与“海天佛国”普陀山并称为普陀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桃花岛,国家4A级旅游景点,位于舟山本岛沈家门渔港的南面,面积43平方公里,为舟山群岛第七大岛。其中南部的对峙山为舟山群岛的最高峰,山脉向四周延伸,形成群峰起伏,层峦叠起的山海风景。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桃花岛位于东经112°13′~122°19′,北纬29°46′~29°52′,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东南部,为舟山群岛第七大岛。桃花岛北距舟山市普陀区所在地沈家门7.8海里,与“海天佛国”普陀山、“海……[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圣姑礁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时代有三位美丽的姑娘带着一只狗和一只宝箱来到了洋山,并在此小憩。礁上的圣姑礁宫建于清朝,至今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不止如此,清光绪十四年,也就是1860年,湘潭雷玉春率刘长春等7名将军巡海到大洋岛时,有感大海之情,题了“群贤毕至”四个直书正楷大字。这些字每个高0.36米,宽0.28米,左落款12字,右落款32字。旁边另有“海宇澄清”、“泛波”题字,每字高约0.5米……[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南长途沙滩:位于泗礁本岛南侧中部海湾,距县城十分钟的车程。它与基湖沙滩有“姐妹沙滩”之称,两个沙滩仅以一座虎头山岗相隔。南长途沙滩滩长2750米,宽200米。实际上它由毗邻的南长涂、高场湾和石柱3个沙滩组成。2007年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2009年座落高场湾村的海景湾游乐中心被评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南长途沙滩还有两景值得游览,一景是“晨雾看松”,另一景是“海沙一色”,分别出现在早上和中……[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位于桃花岛东南部,有南北两条登山道,北山道随势起步,沿溪筑道,绿树荫蔽,盛夏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8℃。南麓圣岩寺,创建于清同治四年(1866年)。传说安期生曾居洞炼丹,故称炼丹洞。1986年在洞下方重修观音殿、大雄宝殿等三进,殿宇20余间,并建放生池。全国佛教协会赵朴初题“圣岩寺”匾额。洞旁石壁上镌有“海岛第一山”、“三春道场”、“白云山上仙佛在,众家弟子拜上来”等题刻。洞旁有碧潭一泓,潭水清……[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区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总面积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岛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2米。既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又有丰富的海岛风光,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人间第一清静境”。普陀山大海怀抱,金沙绵亘,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著名景点如潮音洞、梵音洞、朝阳洞、磐陀石、二龟听法石、百步沙、千步沙、普……[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沈家门渔港位于舟山本岛东南侧,面临东海,背靠青龙白虎两山,构成了一条长约十里,宽约半里的天然避风良港,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渔港,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渔港。它与海天佛国普陀山、海上雁荡朱家尖、海上仙山桃花岛形成了东海旅游的金三角。沈家门早在清朝中期便形成了热闹的街市,曾有“市肆骈列,海物错杂,贩客麇至”的记载,素有“小上海”、“活水码头”之美誉。这里常年万船穿梭。每逢渔汛,沿海……[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大佛岩景区位于岛西北部。景区以大佛岩著称,大佛岩是桃花岛的标志,相传安期生泼墨成桃花石于此,也是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中桃花岛岛主黄药师的主要活动场所。2001年,在该景区的散花湖畔,建起了我国唯一的海岛影视基地--射雕英雄传旅游城,50多座依山而筑,临水而建的仿宋亭台楼阁、水榭门楼错落有致,形成临安街、黄药师山庄、归云山庄、南帝庙等景观。全部景观均依据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一书中设计而成,具有深……[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顶端平坦,可容30人,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相传曾有人牵线横割而过,由此可以证明两石并未相接,但以后试者皆未成功。磐陀石险如滚卵,如果你站在面前,可能会担心一阵大风,将上面巨石吹滚下来。但却安稳如磐,亿载未动……[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