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蠹的相关词语是:蠹国殃民、鼠啮蠹蚀、蠹政害民。
五蠹的拼音是:wǔ dù。注音是:ㄨˇㄉㄨˋ。结构是:五(独体结构)蠹(上中下结构)。
五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五蠹详细内容】
散文篇名。载于《韩非子》。文中以学者(战国末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侠客)、患御者(依附权贵逃避战争或劳役的人)、工商之民为五蠹”,认为必须将其清除,国家才能免于衰落、灭亡,并提出了重视耕战之士以富国强兵的观点。体现了法家的治国原则。五蠹[wǔdù]⒈散文篇名。载于《韩非子》。文中以学者(战国末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侠客)、患御者(依附权贵逃避战争或劳役的人)、工商之民为“五蠹”,认为必须将其清除,国家才能免于衰落、灭亡,并提出了重视耕战之士以富国强兵的观点。体现了法家的治国原则。
二、引证解释
⒈战国末韩非作《五蠧》篇,指斥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避公役的人)、商工之民为危害国家的五种蠧民。蠧,蛀虫。引《晋书·庾峻传》:“秦塞斯路,利出一官,虽有处士之名,而无爵列於朝者,商君谓之‘六蝎’,韩非谓之‘五蠹’。”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至如商韩六蝨,五蠹,弃孝废仁,轘药之祸,非虚至也。”
三、汉语大词典
战国末韩非作《五蠹》篇,指斥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避公役的人)、商工之民为危害国家的五种蠹民。蠹,蛀虫。《晋书·庾峻传》:“秦塞斯路,利出一官,虽有处士之名,而无爵列于朝者,商君谓之‘六蝎’,韩非谓之‘五蠹’。”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至如商韩六虱,五蠹,弃孝废仁,轘药之祸,非虚至也。”
四、其他释义
散文篇名。载于《韩非子》。文中以学者(战国末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侠客)、患御者(依附权贵逃避战争或劳役的人)、工商之民为“五蠹”,认为必须将其清除,国家才能免于衰落、灭亡,并提出了重视耕战之士以富国强兵的观点。体现了法家的治国原则。
五、关于五蠹的成语
蠹国殃民 鼠啮蠹蚀 蠹国病民 蠹简遗编 蠹居棊处 蠹啄剖梁柱
六、关于五蠹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