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于谦作者:于谦
《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作者:于谦。年代:明代。别称:于忠肃、于肃愍、于少保。字号:字廷益号节庵。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出生时间:1398年5月13日。去世时间:1457年2月16日。主要作品:《入京》《岳忠武王祠》《咏煤炭》《咏石灰》《荒村》等。主要成就:组织北京保卫战;改革军制。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的详细介绍:
一、《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的全文 点此查看《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的详细内容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二、注解
混沌:古代指世界未开辟前的原始状态。这里指未开发的煤矿。
乌金:指煤炭,因黑而有光泽,故名。
阳和:原指阳光和暖。这里借指煤炭蓄藏的热力。
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
爝火:小火,火把。
浩浩:广大无际貌。大火炉。
鼎彝:原是古代的饮食用具,后专指帝王宗庙祭器,引申为国家、朝廷。这里兼含两义。鼎,炊具;彝,酒器。
元:通“原”,本来。
赖:依靠。
生成力: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
苍生:老百姓。
三、赏析
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 第一句:咏煤炭点题。 第二句:正面抒怀,说这里蕴藏着治国安民的阳和布泽之气。“意最深”,特别突出此重点的深意。“春浩浩”承接“阳和”,“照破夜沉沉 ”,对照着写,显示除旧布新的力量。古人称庙堂宰相为鼎鼐,这里说宰相的作为,有赖于其人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比喻。 第三句:“铁石”句表示坚贞不变的决心,也正是于谦人格的写照。 第四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从煤炭进一步生发,即杜甫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之意而扩大之。末句绾结到自己出山济世,一切艰辛在所甘心历之的本意,即托物言志。 综上: 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四、译文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钟鼎彝器之制作,全靠原力之生成。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又穿暖。不辞辛劳与艰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五、《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于谦其他诗词
《石灰吟》、《荒村》、《入京》、《咏煤炭》、《立春日感怀》。相同朝代的诗歌
《嫦娥》、《午日观竞渡》、《重赠吴国宾》、《赠尚子·意气凭凌一当百》、《中元见月》、《嫦娥·月宫清冷桂团团》、《谒文山祠》、《过寿陵故址》、《迎銮曲·弓如满月向江开》、《次韵留别张西盘大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