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育为民,服务师生”为宗旨,以创建“文明科室”为载体,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学风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树立我校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努力创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富有团队精神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二、工作目标
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增强教职工的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
提升教职工的师德师风水平;
争创市级“文明科室”。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执教。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执教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教师的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树立新教育理念,强化师德修养。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全体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从“以分取人”转向“以分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好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启发者、引路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抓实德育工作,提高育人实效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班主任例会制度、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等,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力争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2)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各班要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要特别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班主任要将思想教育寓于日常教育之中,要注意对学生个别差异,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实实在在、有的放矢的具体要求。
(3)加强少先队工作。少先队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落实少先队常规管理,发挥少先队作用,认真组织好主题队日活动。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
(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准随意停课、调课和提前放学。不加重学生负担和加班加点现象。
(2)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后进生等常规工作。积极倡导“课堂新生态”,营造“民主平等、双向互动”的和谐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3)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制度。相关人员每月做好常规工作自查并写好小结。教研组长定期对相关人员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并反馈;分管领导对教师常规工作每月进行随机抽查并做好记载;校长对班子成员的常规工作每月进行随机抽查并做好记载;同时班子成员定期对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抽查并做好记载。每月召开的校务例会对相关人员的自查小结进行反馈讲评。
(4)加强教研教改工作力度,走“科研兴校”之路。本学期将继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篇论文、一篇教学设计、一篇教后感、一篇读书笔记、一次业务讲座)。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教改实验,写好教学反思。大力开展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即听、评课),推选优秀课例及优秀论文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评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水平。鼓励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教案设计比赛等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