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的教学目标的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借助线段图等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具体到本单元时,教师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植树问题中“植树”的路线可以是一条线段,也可以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如圆形。即使是关于最基本的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情形。如两端都要栽,一端栽另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而在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可以转化为在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中的“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情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针对数学广角的特殊要求,把重点放在在了两端都栽的问题上,让学生通过经历两端都栽的问题掌握研究的方法,指导发现问题的结论,从而为植树问题的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本课我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少就是多,慢就是快的原则。导入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手发现其中的秘密,认识间隔和棵数之间简单的关系,通过课件介绍生活中与间隔有关的问题就是植树问题。然后借助图表、线段等方法,渗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进行小数据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在学生借助图表、线段及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全班交流,使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规律特别明显,充分理解了两端都栽的问题明确棵数=间隔数+1。而后经过各种各样的梯度训练,让学生经历敲钟、电线杆、车站等各种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有关的其他问题,然后提升到间隔数、总长、间距等之间的复杂关系解决上,建立完整的解决问题的体系。
本节课中不足的问题有:设计中的重点部分是让学生在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思考交流,总结方法。我在让学生交流的时间上给的不够,学生没有达到充分的内化知识,不能很好的展示其中的关系,在梯度训练中的变式练习就明显感到有的孩子吃力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把握好时间,把话语权交给学生,适时智慧引导,才能够让学生乐于参与有方法,不断拓宽长知识。
本节课我重视了课堂中的设计想把简单做扎实,我觉得只有基础扎实了,才会有更高更远的风景。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