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总部、分部的卫生保健特级复评顺利进行,小板桥幼儿园的A级食堂验收圆满完成。卫生保健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各项检查评比中都要得到体现,我们能积极配合幼儿园各部门,收集资料,做好台帐,赢得了检查组领导的好评。
新《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抓好幼儿园膳食营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此,我们实施了营养膳食科学管理办法,以确保幼儿的营养均衡、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一、制定科学、合理、平衡的膳食计划,科学制定带量食谱
合理营养是创设健康膳食环境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和物质能量代谢的必要条件。合理营养体现在膳食上就称为平衡膳食。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包含所有的营养素,任何一种营养素也不可能具备全部营养功能。所以,我们把各种食物合理调配,使具有不同营养特点的食物在膳食中占有适当比例,从而保证幼儿的营养需要和膳食供给平衡、各种营养素和热量平衡、各种氨基酸平衡和各类食品平衡。
科学合理制定幼儿食谱,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根据需要,我们成立了有家长参与的食谱制定小组,参与幼儿食谱的制定。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每月开一次会,听取各方意见,及时改进,不断提高膳食质量。另外,保健老师定期计算每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制定食谱。
二、科学烹调是保证膳食质量和保存食物营养成分的重要环节
科学烹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和提高其营养价值均有重要作用。我们做好食堂人员的培训,具体做法如下:
1、洗。仔细冲洗,去除寄生虫卵和残留农药,尽量不在切后洗,更不在水中浸泡,以减少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
2、切。根据幼儿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的特点,菜肴制作时原料要切得细、碎,尽量做到现切现烹,以减少营养素的流失。
3、配。既配质量,配色、香、味、形,更注重配营养,荤素搭配,粗细搭配。
4、烫。根据菜肴属性,有些原料需要水烫处理。蔬菜在沸水中翻个身就捞起,保持鲜艳的色泽,口感的脆嫩。比如菠菜有人主张不宜作水烫处理,殊不知菠菜在沸水烫后,虽然损失了部分维生素,但也能除去较多的'草酸,有利于体内钙的吸收。
5、烹。减少营养素流失的烹调原则是旺火急炒。使用旺火急炒,叶菜类的维生素C平均保存率为60~70%,而胡萝卜素的保存度则可达到76~96%。急炒时加热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水溶性蛋白质的流失,如蛋、鸡、鸭、猪血中,均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这些水溶性蛋白质会逐渐凝固,加热时间愈长,凝固得越硬,会影响口感及营养素的利用。
6、调。烹调时不宜过早加盐,煮豆、烧肉时加盐太早,会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凝结过早,不易吸水膨胀而碎烂;烧汤时加盐过早,会导致蛋白质过早凝结而影响汤汁的浓度。
可见,幼儿营养是否充分,不仅与膳食结构、原材料质量有关,而且与烹调过程及技巧有关。不科学的烹调技术和方法会导致营养物质流失或破坏,降低了营养价值。
三、根据幼儿的膳食心理特点来搞好食物调配与烹饪
3~6岁的幼儿喜爱花样面点与各种配菜,喜爱色香味形均佳的饭菜,爱吃带馅的食品,他们不爱吃太长的菜叶、滑溜溜的紫菜、猪肝和酱色太深的汤。所以,我们可将孩子平时不爱吃,但营养丰富的猪肝、胡萝卜制成馅,做成包子,将不爱吃的豆制品卤成五香和海鲜酱豆腐干当点心吃,使他们乐于接受,增进营养素的摄入。根据孩子的需要,我们的食谱常换花样,主食种类也非常多样,如营养饭、花卷、包子、面条、粽子等。增加了各种粥、粗粮,并在传统的煲汤中加入了各种时令蔬菜,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四、创设合理的饮食环境,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优雅的环境可以使孩子心情愉快,增强肠胃的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注意营造和谐的进餐气氛,不强迫幼儿进食。在进餐过程中,师幼、幼幼之间有交流,融知识教育、情感交流、行为与习惯的训练为一体。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幼儿的膳食平衡,有利于幼儿消化器官活动和疾病预防,也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的形成。要求孩子定时定量、定地点进餐,细嚼慢咽;要不偏食、不挑食、不剩饭撒饭,饭前作好准备;要创设良好的相互模仿与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进餐过程中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五、加强食堂人员工作质量考核
在食堂人员中开展公平竞争考核活动,是解决幼儿膳食营养要求与食堂工作质量矛盾的关键,也是实施幼儿园膳食科学管理的关键。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成立考核小组,提出考核方案,考核方案里的考核指标,以表格形式表示。表格尽可能体现全面性、公平性、数据性。表格具体由每班保教人员如实填写上交。考核按表格要求,根据当天当餐的食物,从色、香、味、形、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这种公平、公开、竞争、量化的考核方式解决了前面提出的矛盾。实施膳食科学管理的结果是:幼儿欢心、家长放心、保教人员开心、食堂人员舒心、领导宽心。
今年,我站妇幼保健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和正确领导下,我冰点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为核心,加大工作力度以提高人口素质,保障生殖健康为重点,以儿童妇女健康服务为宗旨优化服务模式,提高我站妇幼保健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残缺率,拓展服务领域,使我区妇幼保健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
一、加强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辖区妇幼保健工作。
一是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推行住院分娩做好孕产妇系统化管理,我站管理范围户籍孕产妇数为115人,其中早孕建册112人,建册率97.39%;孕产妇系统管理112人,其中住院分娩115人,产后访视113人,访视率97.41%,常住孕产妇数为136人,其中早孕建册129人,建册率94.85%;孕产妇系统管理129人,其中住院分娩136人,产后访视130人,访视率94.2%,高危妊娠追踪随访及结案率100%,孕产妇死亡0人,免费叶酸发放89人。
二是加强开展妇女普查工作,根据妇女保健要求,为已婚妇女进行查体,对防治妇女病起到重要作者,并且掌握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通过普查对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两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极大保障了妇女的身心健康。
三是完善“两个系统化管理”措施,进一步巩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六位一体”的功能,不断加强孕产妇、儿童系统化管理工作,对以开展的产后访视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加强,完善确保我区人敢对我站的工作满意。
四是加强网络建设,完善妇幼保健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并定期进行培训指导,加强业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二、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
根据区卫生局及区妇幼保健院的安排,组织业务技术人员参加各种相关工作业务的培训学习,大大提高了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建设合体系。
三、今后工作仍继续加强社区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管理,并与区妇幼保健院、计生等服务部门建立联动系统,把社区保健工作做到扎实有效,真正为妇女儿童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四、妇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意识偏低,整体服从管理较弱,部分人存在着不理解服务现象。
二是工作量较大,医务人员少,影响妇幼保健工作实施力度。必须加强稳定及扩充妇幼保健人员队伍。
三是加强全面开展妇检工作,更好完成妇女病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