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家访目的,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学员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夜校,祖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两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我利用《家校联系手册》自始至终,能保持着与家长的联系,即时关注学生的一切动态,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家访中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要素。
第一是爱心,我班有三分之二的师生都是下岗打零工,相当一部分学生闺女由祖父母管理及寄托在亲戚朋友家中,在家的家长也没有心思管教子女,这样给不小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压力:一方面要给学童家长灌输新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趁此机会又要想尽处心积虑转变“活跃生”的思想。比如我班有一位学生,脾气倔强,经常迟到旷课,与父母发生矛盾之后就日夜不归家,无心学习,他吃软不吃硬,我私底下帮忙他谈了很多次,可他依然如故,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为此我三番五次给他家中打电话阿吕迪或家访,争取他父母的支持,但未见好转,我百思不得其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成功教育者梅塞县的秘决就是对自己学生的不放弃”。我通过他的密友摸清他的性格,针对他的脾气对他采用“软”磨的办法,又让当他纪律委员,有的放矢,一步一步转化他的思想体系,他的家长看到他的进步非常高兴,特地邀请老师去他家作客。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理沟通了师生,家访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扬起了风帆。
第二是要有耐心,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有位教育工作者,对饱含每一名学生要倾注自己的全都心血,只要有挚爱才会得心应手,才能达到效果,眼见现阶段学生状况:
1、信息资料广。
2、家庭结构复杂。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4、家长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
5、辩别是非能力差。如果单靠呀学校教育是即使不行的,那么就要求我们必须搭起家访之桥,取得社会的支持!
三、做到真诚坦率,学会了解宽容。
每接触一个学生贫苦,我都把这个当做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一是建立良好的谈话氛围,使家长了解我的家访原因,使于沟通感情,二是学员做好家长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作用,在和学童沟通的同时,不要忘了在身旁的学生。重新认识他们的家庭生活、周围环境、个人交往和兴趣,爱好等情况,思想、心理和性格特点。这样,在较短家庭时间里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新时代的中学生,他们富有幻想,敢于实践,常常相悖有一些不合大人规范的想法与做法,对此进行具体分析和指导,班主任在家访时不能只简单简单明了批评、训斥,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采取驾御,要学会宽容,这样做,容易加深学生与班主任的感情交融,得到家长的信任,达到充份的效果。
四、家访工作常“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重视、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了不免受皮肉大学生之苦。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我家访的对象若是雷米雷蒙县,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我利用间隔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先感化家长,再去联络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给家长“报喜”是后进生转化的良药,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花朵。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以使透彻我深刻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手段不可缺少的方式,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访视一个新阶段。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