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都的相关词语是:汩都都、都都摸摸、都都磨磨。
州都的拼音是:zhōu dū。注音是:ㄓㄡㄉㄡ。结构是:州(独体结构)都(左右结构)。
州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州都详细内容】
州大中正的别称。三国魏曹丕时行九品中正制,郡置中正,州置大中正,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隋时避讳,改大中正为州都,常以重臣兼任,如炀帝为晋王时,即曾任州都。开皇后罢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州都遂废。州都[zhōudū]⒈州大中正的别称。三国魏曹丕时行九品中正制,郡置中正,州置大中正,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隋时避讳,改大中正为州都,常以重臣兼任,如炀帝为晋王时,即曾任州都。开皇后罢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州都遂废。
二、基础解释
州大中正的别称。三国魏曹丕时行九品中正制,郡置中正,州置大中正,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隋时避讳,改大中正为州都,常以重臣兼任,如炀帝为晋王时,即曾任州都。开皇后罢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州都遂废。
三、引证解释
⒈州大中正的别称。三国魏曹丕时行九品中正制,郡置中正,州置大中正,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隋时避讳,改大中正为州都,常以重臣兼任,如炀帝为晋王时,即曾任州都。开皇后罢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州都遂废。引《晋书·刘毅传》:“置州都者,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宋书·恩倖传序》:“州都郡正,以才品人。”陈垣《史讳举例》卷六:“魏晋以后,诸州皆置大中正,以甄别流品。隋时避讳,改为州都,而去中正之名。”
四、汉语大词典
州大中正的别称。三国魏曹丕时行九品中正制,郡置中正,州置大中正,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隋时避讳,改大中正为州都,常以重臣兼任,如炀帝为晋王时,即曾任州都。开皇后罢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州都遂废。《晋书·刘毅传》:“置州都者,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宋书·恩倖传序》:“州都郡正,以才品人。”陈垣《史讳举例》卷六:“魏晋以后,诸州皆置大中正,以甄别流品。隋时避讳,改为州都,而去中正之名。”
五、关于州都的成语
六、关于州都的诗词
<<《水龙吟·游柳州都乐山水云洞》>> <<《和子有感时·八州都督新推毂》>>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送郑太保瀛州都监》>> <<《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送从兄祕校咸赴衢州都掾》>>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