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盗用他人的专利如果情节严重的,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按假冒专利罪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三条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哪些行为属于专利侵权行为
(一)实施他人专利行为
这类专利侵权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未经权利人许可;
(2)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根据《专利法》第11条的规定,具有以下三种具体形式:
1、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他人发明专利产品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
2、使用他人发明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依照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3、制造、销售或进口他人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二)假冒他人专利行为
此类专利侵权是指侵害专利权人的标记权,根据《实施细则》第84条规定,有以下四种形式: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3、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另外,《专利法》第59条还规定了另一种违法行为,即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此种行为不是专利侵权的表现形态,也就不是专利侵权,不承担专利侵权责任,仅承担一般的民事侵权责任,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予以处罚。
二、专利管理机关可以处理哪些专利纠纷
根据专利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专利管理机关可以处理的专利纠纷有:
1、专利侵权纠纷;
2、有关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他人实施发明的费用纠纷;
3、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纠纷;
4、关于对职务发明人奖励和报酬的纠纷。
专利管理机关对上述纠纷所作出的处理决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专利管理机关所在地的中级人民起诉,当该对专利案件无管辖权时,当事人可以向专利管理机关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起诉。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向人民起诉的,专利管理机关的处理决定即发生法律效力。专利管理机关对侵权行为作出的处理决定,当事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专利管理机关可以请求人民强制执行。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