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抵押物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自己的财产作为债务的担保物,以保证债务的履行。抵押物的存在保障了抵押权人的权益,同时也需要考虑抵押人的权益。在保障双方权益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抵押人权益保障:抵押权人应当遵守合同约定,不得违反抵押协议,保障抵押人的财产权益。抵押人有权要求抵押物的合理评估和保管。
2. 抵押权人权益保障:抵押权人有权依据抵押协议收取抵押物的利息或收益,同时也有权要求抵押人履行债务,保障自己的债权利益。
3. 公共利益保障:抵押物的抵押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也有影响,因此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防止不良抵押行为的发生。
法律依据:
1.《担保法》第八条规定:担保人依法享有担保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2.《担保法》第十六条规定:担保人有权要求担保物的合理保管,保护担保物的安全和完整。
3.《民法典》第一千五百六十条规定: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4.《物权法》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抵押人有权要求抵押物的合理评估和保管。
5.《民法典》第一千七百五十三条规定:债权人对抵押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