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续签未达成一致时,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合同条件并劳动者同意续签。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5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合同时,除上述例外情况外,用人单位也应支付经济补偿。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应通过书面劳动合同确定,如果未及时订立,应在一个月内补订。提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法律分析
一、未续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1、合同到期未续签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除外。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如何确定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拓展延伸
未按期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及其影响
未按期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是指雇主或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雇主未按期签订劳动合同可能面临罚款、支付赔偿金或承担其他法律后果的风险。此外,未按期签订劳动合同还可能影响员工的权益保障,如无法享受合法的工资、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和休假等权益。因此,雇主应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按时签订劳动合同,以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和财务风险。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未续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应当尽快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雇主未按期签订劳动合同可能面临罚款、支付赔偿金或其他法律后果,并可能影响员工的权益保障。因此,雇主应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以确保合法权益的保障和避免不必要的法律责任和财务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的种类】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基本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