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约定,法律对此没有强制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至第十五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是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具体合同类型的订立需要双方协商一致。
法律分析
法律对此并没有强制规定第一次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具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约定。
《劳动合同法》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初次签订后的期限规定是多久?
劳动合同初次签订后的期限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双方协商决定,通常为一定的时间段。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限一般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形式。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通常在1年以上不超过3年,但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10年。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则没有明确的终止日期,双方可以通过提前通知或达成一致解除合同。此外,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劳动合同期限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双方协商来确定。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双方协商决定,劳动合同初次签订后的期限并没有被法律强制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限主要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形式。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通常在1年以上不超过3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10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的终止日期,双方可以通过提前通知或一致解除合同。具体的劳动合同期限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双方协商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 【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