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系数确定后,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根据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定,工资标准可由双方协商确定。若没有约定,则按劳动者本人岗位工资的70%计算,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对于连续休假不超过6个月的职工,根据工龄不同,工资计发比例为60%至100%。而对于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职工,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计发比例为40%至60%。
法律分析
一、铁路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此外,按以上三个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二、计算系数确定
(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①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④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⑤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①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便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铁路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确定工资标准。如果未约定,则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如果仍无约定,则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系数根据职工连续休假的工龄确定,从60%到100%不等。根据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可以得出具体的病假工资数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2015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 铁路职工玩忽职守、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铁路运营事故的,滥用职权、利用办理运输业务之便谋取私利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2015修正):第三章 铁路建设 第三十五条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铁路的线路、车站、枢纽以及其他有关设施的规划,应当纳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
铁路建设用地规划,应当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远期扩建、新建铁路需要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安排。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2015修正):第二章 铁路运输营业 第三十一条 铁路军事运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