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那时它还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由于泥沙淤积,西湖南北两侧的山麓逐渐形成了沙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沙嘴逐渐靠近并最终连接在一起,成为沙洲。在沙洲的西侧,一个内湖——西湖就这样诞生了,这个时间点大致是秦汉时期。张岱在《西湖梦寻》中记载:“大石佛寺,考旧史,秦始皇东游入海,缆舟于此石上。”这里提到的大石佛寺就位于西湖北侧的宝石山下,至今仍留有“秦始皇缆舟石”的景观。
自隋朝大业六年开凿江南运河以来,与北运河相连,沟通了南北五大水系。便捷的交通不仅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旅游活动的繁荣。
到了唐朝,西湖的面积达到了约10.8平方公里,比近代的湖面面积大近一倍。湖的西部和南部深入到了西山脚下,而东北面则延伸到了武林门一带。当时,香客们可以乘船直达山脚下,然后再步行上山拜佛。然而,由于当时尚未修建水利工程,西湖时常因大雨而泛滥,也会因久旱而干涸。